嬾婦

懶婦,懈怠倦惰之女子。比喻很懶的女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嬾婦
  • 別稱:懶婦
  • 反義詞:勤
  • 出自: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蟋蟀在堂
詞語,定義,出自,古文,原文,注釋,譯文,

詞語

定義

嬾婦,即懶婦,懈怠倦惰之女子。嬾,本字;懶,後起字。反義字:勤。

出自

三國吳陸機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蟋蟀在堂》:蟋蟀,一名(音),一名蜻蛚(音列), 楚 人謂之王孫, 幽州 人謂之趣織(即促織),督促之言也。里(音俚)語曰:“趣織鳴,嬾婦驚’是也。
崔豹古今注·魚蟲》:“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則鳴。一雲 濟南 呼為懶婦。”
蟋蟀,秋初而生,遇寒而鳴,促婦人織布備冬衣也,故曰”促織“。懶婦蟋蟀之聲,寤尚無織布,未備寒衣,故驚。後以“嬾婦(懶婦)”為蟋蟀的別名。晉崔豹古今注·魚蟲》:“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則鳴。一雲 濟南 呼為懶婦。” 宋 楊萬里 《張功父索余近詩餘以二集示之蒙題七字》詩:“自笑唫秋如嬾婦,可能擊鼓和 馮夷 。”原注:“蟋蟀也,見《古今注》。”一本作“ 懶婦 ”。
2.獸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獸》:“嬾婦,如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古文

原文

曩有一婦人至懶,日用飲食皆仰丈夫操作。其惟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已。一日,夫將遠行,五日方回,恐其懶作挨餓,乃烙一大餅,中孔,套其項上,為五日之需,乃放心出門而去。及夫歸,已餓死三日矣。丈夫駭,詣房一覘,項上餅惟前近口一缺,其餘則依然未動也。

注釋

  1. 曩:從前。
  2. 至:極。
  3. 仰:依靠。
  4. 惟:只。
  5. 夫:丈夫。
  6. 項:脖子。
  7. 詣:到。
  8. 覘(chān):看。

譯文

從前有個婦人極懶,平時吃飯都依靠丈夫勞作,她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罷了。一天,丈夫要遠行,五天后才能回來,擔心她太懶不做飯挨餓,就烙了一張大餅,中間挖了個洞套在婦人脖子上,夠吃五天的,於是放心出門走了。等丈夫回到家,婦人已餓死三天了。丈夫很驚訝,到房間一看,套在婦人脖子上的麵餅只吃了嘴前面的一塊,其他的依舊原樣沒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