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血管瘤血清標誌物的尋找、鑑定及臨床套用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林曉曦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嬰幼兒血管瘤血清標誌物的尋找、鑑定及臨床套用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林曉曦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血管瘤是最常見的嬰幼兒良性腫瘤,發病率高達1%,但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過於積極的治療可能造成嚴重的醫源性外觀破壞及全身副作用。血管瘤病程伴有血清學的異常,但尚未發現血清標誌物,臨床上缺乏評估瘤體增殖潛能及治療預後的指標。本課題組最早發表了血管瘤血清學VEGF研究的論著,被國際脈管病研究學會發布的分類檔案所引用,是本課題的重要研究基礎。為了尋找可套用於臨床的血清標誌物,我們利用先進的基因晶片檢測血管瘤增生消退期自身對照組織,首次進行系統全面的篩查。經針對分泌蛋白高效篩查,檢測其血清濃度,驗證組織表達,首次發現潛在的血管瘤血清標誌物- - 血管生長素,其血清濃度與病程相關、特異度敏感度強,既往血管瘤研究未見報導,屬源頭創新。現備行前瞻性臨床套用研究,分析其臨床價值,旨在為臨床提供評估血管瘤增殖潛能及治療預後的血清監測因子,以輔助治療時機、治療方式及停藥時間的決策,提高血管瘤綜合治療水平。(請保密)
結題摘要
【背景與目的】 血管瘤是最常見的嬰幼兒良性腫瘤,也是唯一的血管生成天然模型。其特徵性表現為早期快速增生,後期緩慢消退。由於瘤體增殖潛能難以預測,各種治療方式的選擇和套用難以適時適度。為了平衡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急需尋找到一種能監測瘤體增殖潛能的血清標誌物。但目前尋找腫瘤血清標誌物仍富於挑戰性,至今未見類似血管瘤血清標誌物的報導。 【材料與方法】 利用同一血管瘤的增生、退化期自身對照標本,以基因晶片檢測差異表達基因,從中篩查編碼分泌蛋白的基因,篩選可能的血清標誌物。之後,以qRT-PCR、免疫組化、Western blot驗證其在血管瘤組織中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以ELISA法檢測該因子在患兒血清和尿液中的表達水平。最後,分析血管瘤增生早期血清中該因子及VEGF的濃度變化程度和瘤體增殖程度的相關性,並選取該因子血清水平較穩定的淺表或混合型病例,進行自身對照研究,半側瘤體不作治療,觀察後期增生趨勢,另半側以咪喹莫特軟膏外塗,分析其療效和安全性。 【結果】 基因晶片檢測發現62個增生期高表達的差異表達基因。利用新的篩選方法,我們發現缺氧誘導的分泌型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長素(angiogenin,ANG)可能是潛在的血管瘤血清標誌物。之後,驗證得血管瘤增生、退化期組織中ANG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存在差異表達,患兒血清和尿液中ANG濃度變化與增生退化病程相關,並且ROC曲線分析提示具有較強的敏感度和特異度。繼而,分析得增生早期血清中ANG濃度變化和瘤體增殖程度具相關性,而VEGF無此相關性。自身對照研究中,未治療側瘤體93.8%增大程度小於20%,治療側有效率達81.3%,局部副反應較輕,無全身副反應。 【結論】 ANG是一種新的有意義的血管瘤血清標誌物,在血管瘤增生早期監測血清ANG水平,可能有助於評估瘤體的增殖潛能。對於增生早期血清ANG水平穩定的淺表或混合型血管瘤,外塗咪喹莫特軟膏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套用基因晶片檢測腫瘤組織差異表達基因,從中篩查編碼分泌蛋白的基因,是一種便捷有效的尋找潛在的腫瘤血清標誌物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