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過食性腹瀉

腹瀉是新生兒和嬰兒的常見病,發病的原因較多,除腸道病毒和細菌、非腸胃系統的傳染病灶等引起之外,因超量餵食而引起的過食性腹瀉也有相當的比例。

基本介紹

  • 別稱:嬰兒過食性腹瀉
  • 多發群體:嬰兒
  • 常見症狀:腹瀉
小兒過食性腹瀉,在臨床上以過食物質的不同區分為三種:一是碳水化合物過食:主要是過量攝入澱粉食品如米糊、米粉等造成胃腸內澱粉酶相對不足,導致腸內澱粉異常分解而引起發酵性消化不良,出現脹氣、嚴重腹瀉。這類患兒常常因為罹患了呼吸道感染或肺炎,醫生囑咐飲食儘量清淡些,不要過食脂肪和蛋白質,結果做媽媽的單純給予澱粉飲食,造成此類腹瀉。其臨床特點是每日排便數次至數十次,糞質粗糙,正綠水樣或糊樣量多,泡沫多,有酸臭味,有時可見糞便中有小白塊和多量的食物殘渣,或未消化的食物。二是蛋白質過量:有些年輕父母認為小兒生長發育需要蛋白質而大量餵以蛋白食品,遠遠超過小兒的勝利需要和胃腸負擔,於是腸內蛋白質異常分解,進而發生腐敗行性消化不良,。這種腹瀉的特點是:每日排便3—5次或更多,呈黃褐色稀水便,有刺鼻的臭雞蛋味。三是脂肪過食:由於脂肪(包括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進食量過多,大於胃腸消化力,從而引起腹瀉(又稱脂肪瀉)。其臨床特點是:每日排便3—5次或更多,呈灰白色稀便或糊狀,量較多,外觀似奶油,內含較多奶塊或脂肪滴,臭味較重。
小兒過食性腹瀉是餵養方式失誤造成的。年輕父母們應該對此有充分的認識,根據發生的原因調整嬰兒飲食的種類與數量。對於過食性腹瀉患兒首先應大體計算一下按生理需求需要多少蛋白質、澱粉和脂肪,根據病情和消化功能,予以科學調整。實際上,小兒營養三要素的提供是有標準的。蛋白質:母乳餵養的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2克;牛乳餵兒,每日每公斤體重3.5克。脂肪: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4克。澱粉: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12克。
對由於攝取營養過多而引起胃腸消化功能障礙所致腹瀉的患兒,應在限制進食的同時,補充適量維生素B1、B6及多酶片等,以幫助消化。不要認為小兒—腹瀉就是細菌所致而盲目濫用抗菌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