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 infantum Noicolle)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地方病學名詞,出自《地方病學名詞》第一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嬰兒利什曼原蟲
- 外文名:Leishmania infantum Noicolle
- 所屬學科:地方病學
- 公布時間:2016年
嬰兒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 infantum Noicolle)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地方病學名詞,出自《地方病學名詞》第一版。
嬰兒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 infantum Noicolle)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地方病學名詞,出自《地方病學名詞》第一版。定義利什曼原蟲屬的一個蟲種。引起內臟利什曼病和地中海沿岸地帶...
在我國流行的是杜氏利什曼原蟲(L.donovani),它能引起黑熱病,又名黑熱病原蟲。形態 無鞭毛體 無鞭毛體又稱利杜體,蟲體卵圓形,大小為(2.9~5.7) μm×(1.8~4.0)μm,寄生於人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巨噬細胞內。瑞特染液染色後,細胞質呈淡藍色,內有一個較大的圓形核,呈紅色或淡紫色。動基體位於核旁...
根據國內的觀察,在白蛉季節內出生的嬰兒至出現臨床症狀大體需4~6個月。但利什曼病潛伏期的長短還受到患者的免疫力、營養水平以及感染原蟲的數量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延長或減短。2.早期症狀 利什曼病的症狀大都是逐漸發生的。初起時一般有不規則發熱,脾臟隨之腫大,並伴有咳嗽及腹瀉。恐懼和失眠亦為利什曼病早期常見...
euzoonotic leishmaniasis)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地方病學名詞。定義 在野生動物間傳播,人接觸傳播媒介也可感染的利什曼原蟲病。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內蒙古的荒漠地帶,病原體為嬰兒利什曼原蟲,傳染源為受感染的野生動物,媒介為野棲的吳氏白蛉和亞歷山大白蛉。出處 《地方病學名詞》第一版 ...
人-犬共患型內臟利什曼病(anthropozoonotic leishmaniasis)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地方病學名詞。定義 野棲或近野棲型的中華白蛉傳播的人-犬間互相傳播的由嬰兒利什曼原蟲引起的一種利什曼原蟲病。病犬為主要傳染源,主要發生在甘肅、四川、陝西和山西的山丘地帶,患者大都是10歲以內的兒童。出處 《...
內臟利什曼病 內臟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地方病學名詞。定義 趨內臟的利什曼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病原體在東半球為杜氏利什曼原蟲和嬰兒利什曼原蟲,在西半球的中、南美洲為恰氏利什曼原蟲。出處 《地方病學名詞》第一版 ...
杜氏利什曼指名亞種(L.donovani donovani)為我國黃淮等平原的人源型黑熱病病原;杜什利什曼原蟲嬰兒亞種(L.donovani infantum),可引起嬰兒利什曼病和犬利什曼病,分布在我國的新疆、甘肅、四川等西北地區。 病人和感染動物是本病的傳染源。通過白蛉叮咬而傳播,主要病變發生在內臟,少數特殊病例則以皮膚損害或單純淋巴...
在嬰兒利什曼原蟲流行地區進行的3項田間試驗數據表明,與未治療犬相比,治療犬的利什曼原蟲(由白蛉傳播)感染風險顯著降低。受白蛉感染壓力的影響,本品對降低利什曼原蟲感染的有效率為88.3%~100%。本品能夠改善犬的疥蟎感染,3個月可治癒。藥動學 使用本品後,吡蟲啉和氟氯苯氰菊酯兩種活性成分從項圈的聚合物基質...
9-dicarboxylate hydrate 套用領域 酒石酸銻鉀三水合物被用作一種含Sb(III)的藥物,以研究其在嬰兒利什曼原蟲的無菌無鞭毛體中誘導與DNA片段化相關的細胞死亡的能力,它也可用作標準溶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譜與電感耦合電漿質譜聯用 (HPLC-ICP-MS) 測定表層土壤中的Sb(III)和Sb(V)等準金屬濃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