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變、趨同及比較

嬗變、趨同及比較

《嬗變、趨同及比較》是黃壽成所著書籍,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嬗變、趨同及比較
  • 作者:黃壽成
  • ISBN:9787520331333
  • 頁數:470
  • 定價:138.00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1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社會大動盪、戰亂頻繁、各族人口不斷遷徙的歷史時期,在各族人口不斷遷徙的過程中,胡漢文化相互接觸、相互碰撞、相互影響,經過嬗變、趨同,*終在北朝後期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全新的漢文化。不過在這種文化的融合過程中,由於北朝後期在中國北方的農牧業地區同時出現了東魏北齊與西魏北周兩大敵對政權,分別統治著山東、關隴兩大區域,由於歷史、文化環境、自然環境不同,加之進入各區域的胡族人數多寡不同、文化水準也有高低之別,這兩大區域最終形成的全新漢文化也就必然存在著諸多差異。

作者簡介

黃壽成,1957年11月生,祖籍江蘇江陰。1994年考上陝西師範大學唐史研究所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唐史專家馬馳教授,1997年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同年分配至歷史系(今為歷史文化學院)工作。後師從賈二強教授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文獻學。
著有《<隋經籍志考證>及其王頌蔚批校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點校有《南部新書》、《西遊記》、《唐摭言》、《公是集》等。

目錄

上編 民族認同
第一章 胡族的漢化
第一節 儒學
一 習讀漢文化經典
二 尊師禮賢
三 重視教育
第二節 禮義習俗
一 禮俗
二 忠孝節義
第三節 姓名籍貫郡望世系
一 東魏北齊統治地區胡族的良好表現
二 西魏北周統治區胡族的表現
第四節 文學藝術
一 語言文學
二 藝術
第五節 社會風尚及生活
一 宗教
二 婚姻及女學
三 社會風氣及生活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各政權制度方面的漢化
第一節 職官制度
一 北齊政權基本沿襲北魏制度
二 北周政權實行周六官制
第二節 選舉制度
一 北齊政權沿用九品中正制並有所發展
二 北周政權恢復察舉制度
第三節 禮儀制度
一 北齊政權繼承發展漢魏以來禮儀
二 北周政權多追循周禮
第四節 法律制度
一 北齊政權法律制度多有創新
二 北周政權法律制度較為落後
第五節 經濟制度及措施
一 北齊政權行均田租調等制度措施
二 西魏北周政權此類制度的演變
第六節 軍事制度
一 東魏北齊政權繼承發展北魏制度
二 西魏北周政權實行府兵制
第七節 都城制度
一 東魏北齊的洛陽模式
二 西魏北周的長安模式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外來文化對漢族的影響
第一節 外來文化對於儒學的影響
一 對於東魏北齊統治區多方面的影響
二 西魏北周統治地區亦不能免俗
第二節 宗教
一 佛教在東魏北齊統治區影響很大
二 佛教對於西魏北周統治區的影響亦不可輕視
第三節 文學藝術
一 語言文學
二 藝術
第四節 風尚習俗
一 社會風俗的變化
二 尚武之風
三 使用胡姓胡名
四 婦女兩性觀念的變化
五 生活器物及服飾
本章小結
下編 區域文化之比較
第一章 胡漢文化之整合趨同及區域差異
第一節 儒學教育之趨同及其差異
一 東魏北齊統治區儒學教育發達
二 西魏北周統治區儒學教育發展稍慢
三 兩大區域的差異
第二節 文化機構設定之異同
一 北齊文林館的設定
二 北周麟趾學的設定
三 兩大機構的異同
第三節 各項制度及其異同
一 東魏北齊政權制度沿襲演變
二 西魏北周統治區制度之變化
三 兩大區域之異同
第四節 學者著述
一 東魏北齊政權統治區著述頗豐
二 西魏北周政權統治區著述甚多
三 兩大區域之比較
第五節 文學藝術表現及其異同
一 東魏北齊統治區文學藝術得到長足發展
二 西魏北周統治區文學藝術也頗有聲勢
三 兩大區域之異同
第六節 禮儀習俗社會生活之趨同及其差異
一 東魏北齊統治區較為文明
二 西魏北周統治區較為落後
三 兩大區域之異同
第七節 北朝後期最高統治者家族漢化及比較
一 高氏家族的漢化
二 宇文氏家族的漢化
三 高氏家族與宇文氏家族漢化之比較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胡漢文化整合趨同及地域差異之緣由
第一節 胡漢文化之整合趨同
一 文化整合趨同的主流
二 文化整合趨同的緣由
第二節 區域文化差異之緣由
一 自然環境
二 人文環境
三 學者的構成
四 士族的存在
五 中樞權力核心中的胡漢比例
六 戰亂之影響
本章小結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