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社出版劉燕編著圖書。本書系國內第一本從傳播科技的角度分析研究當代社會“認同”問題的專著。以全球化和後現代社會為研究背景,從媒介技術與社會發展之間互動關係的視閾,探討當代社會複雜多元的“認同”問題,並從微觀、中觀、巨觀三層面分析媒介技術(特別是電子媒介)對後現代群體/個人認同所起的形塑與建構作用 涵蓋傳播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學科,視角獨特,思維開闊,論點新穎,學理精湛其研究成果體現了傳播學研究的最新進展。 適讀對象:新聞傳播專業研究人員、師生,媒體從業人員,媒介愛好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媒介認同論
- 定價:46.80元
- 作者:劉燕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2
- ISBN:9787811278293
- 副標題:傳播科技與社會影像互動研究
- 叢書:21世紀媒介理論叢書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文摘,
編輯推薦
《媒介認同論:傳播科技與社會影響互動研究》:21世紀媒介理論叢書
作者簡介
劉燕,女,湖南華容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2007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新聞系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傳播理論、軍事傳播、政治傳播等。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媒介認同與傳播文化策略研究》。著有《傳播技術發展與輿論戰的嬗變》等書,並在《新聞大學》、《新聞記者》、《國際新聞界》、《中國傳媒報告》等新聞傳播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緣起及意義
一、選題緣起
二、選題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及文獻綜述
一、關於傳播科技對社會影響的文獻梳理
二、關於認同的相關文獻梳理
第三節 基本思路與方法說明
一、基本思路
二、方法說明
第二章 後現代認同的多樣性
大眾傳媒與“非地域社會群體”的興起
第一節 媒體再現與少數群體認同
一、關於媒體再現
二、少數群體的媒體形象再現
三、媒介文本的解讀與認同定位
四、身份政治與抗爭的認同
第二節 媒體世界中的“迷”文化與認同
一、關於“迷”與“迷文化”
二、“迷”文化的表征形式
三、媒體、“迷”文化與認同
四、個案分析:“超女”現象
第三節 媒體修辭與消費認同
一、消費的意義
二、消費與認同
三、媒體說服與消費認同
第四節 網路世界、虛擬社會與身份認同
一、後現代情景中的網路社會
二、網路中的虛擬社群與認同
三、網路社會中的個人身份認同
第三章 傳統認同的衰微
後現代媒介語境中的語言、宗教和文化傳播
第一節 語言的再部落化與方言電視節目的興起
一、語言、媒介與民族認同
二、方言傳播的盛行與民族標準語的再部落化
三、本土意識的張揚與國族認同紐帶的疏鬆
第二節 後現代宗教、電子媒介與認同異化
一、傳統宗教與“想像共同體”的塑造
二、媒介變遷與電子教堂的出現
三、電子神學與宗教功能的異化
四、現代宗教危機——媒介層面的質疑與反思
第三節 文化全球化、大眾傳媒與認同危機
一、文化全球化的爭論:文化同質與
文化多元
二、全球化與文化身份危機的產生
三、文化身份與認同危機的媒介背景闡釋
四、文化自治:本土化與全球化的對峙
第四章 傳統的重構
大眾傳媒與後現代國族認同
第一節 媒介與社群
媒介促使“想像社群”的形成
一、“社群”、“政治社群”與“想像社群”
二、媒介形態與“想像社群”的形塑
三、“想像社群”的媒介現實建構及其途徑
第二節 媒介與記憶
國族記憶的媒體再現與認同建構
一、記憶、集體記憶與文化記憶
二、媒體記憶方式的變遷
三、現代集體記憶的缺失
四、大眾傳媒對國族記憶的現實建構
第三節 媒介與儀式
媒介儀式化行為中的國族認同和強化
一、儀式概念及其觀念史
二、日常化的媒介儀式環境及其認同塑造
三、媒介事件、儀式行為與國家認同
第五章 餘論
走出媒介技術決定論的藩籬
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今天的中國,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形象,已昂然崛起於世界的東方,讓人刮目相看。世界驚奇地發現,中國社會面貌光彩煥然,已非昔日可比,這似乎只是彈指一揮間。
回首過去,我們看到了輝煌的成就和燦爛的微笑,同時也看到了艱辛的汗水和堅實的腳步。中國的媒介與傳播研究,也與我們的時代同命運、共呼吸,演繹出激越曼妙的交響,我們既取得了累累碩果,也面臨著重重挑戰。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媒介與傳播研究的中國學者,我親身體驗、感受到了這些年中國學界所走過的不凡歷程,可以說是發展與困惑同在,成就與問題並存,我深深體會到祖國給予的堅強支撐,歷史帶來的巨大機會。
後記
20世紀80年代以來,認同成為跨學科研究的顯學,不同學科(如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新聞傳播學、民俗學、教育學、文學等)紛紛從各自的角度去闡釋分析它。認同在全球化語境和快速多變的國際局勢中顯得複雜、敏感和易於流動,對於認同的研究程度更深,切人面更為寬泛。昔日的超級大國俄羅斯,在前蘇聯解體之後,整個社會還一直處於不穩定的政治體系轉型時期,認同問題錯綜繁複,因此在這裡,我對“認同”這個主題有了不同以往、更為深刻的體驗。
2009年5月末,我抵達心儀已久的彼得堡。這是彼得大帝同瑞典歷經多次戰爭獲得的通往歐洲的港口。它偎依在芬蘭灣畔,其中涅瓦河貫穿整個城市,無數的鐵橋和運河交織在一起,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彼得堡有著300多年的歷史,建築歐化,盡顯皇家風範,無論春夏秋冬,都猶如童話世界一般。彼得堡在俄羅斯的地位如同中國的上海,它也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俄羅斯人喜歡用Meranonhc來描述這種流動人口上百萬的城市。近年來移民文化在這裡不斷興起;因為彼得堡這個城市有著夢幻般的外表、迷人的建築、濃郁的古典文化藝術氛圍,無論是哪國人,來了都想長久居住於此。移民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兼容性。
文摘
2.社會關係模式的轉型。社會關係模式由重理性的現代性轉入多義的後現代性。
3.工業生產模式的改變。工業生產模式由20世紀初以大規模批量生產的福特主義轉移至以全球範圍中心化為目標的後福特主義。
4.媒體體制的轉換和媒介之間的融合。在社會巨變的浪潮沖襲下,大眾傳媒的媒介角色和媒介職能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媒體的重心從公共服務體制轉移到商業運營體制上來,資本的累積及利潤的創造成為其首要目標;此外,媒介之間的聚合行為促使世界上大多數的影視產品掌握在以西方為主的少數幾個跨國媒體機構中,這些跨國媒體所制訂的遊戲規則,規範著其他媒體的生存方式。
媒體環境與本質的改變使得原本固定的認同形構,以及媒體傳統上對社群、民族、國家等在政治領域認同建構時所起的作用也發生了變化。伴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日益瑣碎化,個體和社群的身份/認同呈現出多樣化、複雜化、變幻與流動的趨勢和特點。達格倫站在後現代的角度聲稱,在西方,人們對巨觀的代議民主已經失去興趣,他們遠離以國家、國會、政黨為長期認同的政治,轉而投注到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認同,這種微觀政治的特徵是以階級、性別和種族差異建立短暫的聯盟。以強調自主、自覺、改善生活品質,建立集體認同為目標的新社會運動的興起(如女權、反戰、生態保護等),以及建立在種族、性別、宗教、亞文化群體基礎之上的非地域性社群的出現,使身份/認同在後現代環境中的構築和理解日益變得困難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