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直觀:論麥克盧漢傳播學研究的現象學方法

媒介的直觀:論麥克盧漢傳播學研究的現象學方法

作者: 范龍ISBN: 9787811352122出版: 暨南大學出版社版次: 2009-6-1開本: 16 定價: 25.00元

基本介紹

  • 書名:媒介的直觀:論麥克盧漢傳播學研究的現象學方法
  • 作者:范龍
  • ISBN:9787811352122
  • 定價:25.00元
  •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6-1
  • 開本:1/16
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介紹

作為一位在傳播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的學者,麥克盧漢的聲名曾經大起大落,幾度沉浮。有關他的評論無論是褒是貶,大都局限為一種隨意性的言說,少有學理層面的探討,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價值;而對於其思維方法的認識則尤為膚淺混亂,長期充斥著各種不合事實、不負責任的狹隘偏頗的觀點,嚴重阻礙了“麥克盧漢研究”的發展和深入……
本書提出可以通過將麥克盧漢的思維方法納入現象學的視野加以考察而對之作出某種相對確切和深刻的理解與判斷。

內容簡介

作為一位在傳播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的學者,麥克盧漢的聲名曾經大起大落,幾度沉浮。有關他的評論無論是褒是貶,大都局限為一種隨意性的言說,少有學理層面的探討,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價值;而對於其思維方法的認識則尤為膚淺混亂,長期充斥著各種不合事實、不負責任的狹隘偏頗的觀點,嚴重阻礙了“麥克盧漢研究”的發展和深入。
針對上述狀況,本書提出可以通過將麥克盧漢的思維方法納入現象學的視野加以考察而對之作出某種相對確切和深刻的理解與判斷。本書認為,現象學作為現代西方最主要的哲學思潮之一,具有極其重大的方法論意義,從根本上標誌著一種以本質直觀為核心的哲學方法。通過對麥克盧漢著作的文本學解讀,本書發現,麥克盧漢的傳播學研究明顯體現出“面向事情本身”的現象學精神,其最具代表性的“媒介即訊息”的論點宣示了可被直觀把握到的媒介本質,它作為對關於媒介效應的自我意識體驗加以現象學的描述和反思的必然結果,實際上正表現了麥克盧漢在有關媒介的認識領域中對於本質直觀的成功運用。基於上述認識,本書指出,麥克盧漢可被視為一位主觀上雖未參加現象學運動,而客觀上卻在其學術實踐中遵循和運用了現象學的基本原則與方法的“廣義現象學家”,其傳播學研究與現象學方法之間存在著顯著聯繫。
在將麥克盧漢傳播學研究的主要方法解釋為現象學方法的基礎上,本書進一步指出,作為傳播學研究的兩大傳統方法的實證方法和批判方法,本質上分別是進行事實歸納的經驗方法和進行理論演繹的思辨方法。通過比較,本書認為,現象學由於從哲學方法論上解決了傳統的經驗論和唯理論哲學所無法解決的“個別”與“一般”的關係問題,用強調“現象即本質”的本質直觀彌合了“現象界”與“本體界”之間的鴻溝,因此有助於消除實證方法的“經驗一般化”困境並補足批判方法的“總體性”缺陷,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對這兩種傳統的傳播學研究方法的超越。
鑒於現象學方法相對於傳統方法所具有的上述優越性,本書提出有必要將現象學方法引入傳播學研究,其意義在於現象學方法可以豐富傳播學研究的方法論體系、凸現傳播學研究的時代特徵並敞開傳播學研究的思維視域。本書指出,在研究方法的薄弱業已成為阻礙我國傳播學發展的巨大路障的情形下,必須兼容並包地借鑑包括現象學在內的西方傳播學的方法論思想,以紮實的方法論研究來推進我國傳播學的理論建設。

作者簡介

范龍,男,1976年生,湖北武漢人。1999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2002年和2007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分獲新聞學碩士、博士學位。2007年留校任教至今。現為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站博士後、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傳播理論和教育傳播。曾獲2008年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已在《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大學》、《新聞前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國大學教學》、《現代教育科學》、《浙江大學學報》、《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重慶大學學報》、《湖北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外國哲學》、《文化研究》全文轉載或收入索引。現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研究項目、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研究項目、華中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研究項目和華中科技大學人才引進基金研究項目各一項,並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研究項目一項。

目錄

摘要
Abstract
序言一
序言二
1 緒論:一項著眼於“方法”的麥克盧漢研究
1.1 研究緣起
1.2 文獻綜述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4 研究方法
2 麥克盧漢:一位由特殊經歷造就的傳播學家
2.1 從文學批評到傳播學研究
2.2 “新批評”與伊尼斯巧合的雙重影響
3 現象學:一種本質直觀的哲學方法
3.1 作為“方法”的現象學
3.1.1 “方法”與“方法論”
3.1.2 現象學運動統一於它的“方法”
3.2 本質直觀是現象學方法的核心
3.2.1 直接直觀的基本原則
3.2.2 直觀基礎上的本質洞察
3.2.3 本質直觀的方法論地位
4“媒介即訊息”:現象學方法在麥克盧漢傳播學研究中的運用
4.1 回溯直觀自明的媒介現象
4.1.1 最廣義的媒介觀
4.1.2 在自我意識體驗中“理解媒介”
4.2 洞察原初先驗的媒介本質
4.2.1 一段經典的現象學描述
4.2.2 “媒介即訊息”宣示了可被直觀把握到的媒介本質
4.2.3 以現象學反思祛除“那喀索斯綜合症”
5 比較:現象學方法對傳播學研究的傳統方法的超越
5.1 現象學拒斥實證方法的緣由
5.1.1 麥克盧漢眼中的實證方法
5.1.2 實證方法的“經驗一般化”困境
5.2 現象學擯棄批判方法的途徑
5.2.1 麥克盧漢眼中的批判方法
5.2.2 批判方法的“總體性”缺陷
5.3 現象學方法代表了一種“真正的哲學態度”
6 啟示:傳播學研究中引入現象學方法的意義
6.1 現象學方法豐富了傳播學研究的方法論體系
6.2 現象學方法凸現了傳播學研究的時代特徵
6.3 現象學方法敞開了傳播學研究的思維視域
7 餘論:以方法論研究推進我國傳播學的理論建設
7.1 “方法”是制約我國傳播學發展的“瓶頸”
7.2 兼容並包地借鑑西方傳播學的方法論思想
附錄一:麥克盧漢生平大事記
附錄二:麥克盧漢傳播學著作要目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