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框架論:中國形象在美國報紙中的呈現

媒介框架論:中國形象在美國報紙中的呈現

《媒介框架論:中國形象在美國報紙中的呈現》筆者邵靜在詳細梳理國內外涉華報導研究現狀與特點的基礎上,引入了目前學界較為新穎的框架分析法,利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中近千篇的涉華報導樣本,對美國主流媒體中涉及到的有關中國形象的框架進行了歸納、比較與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媒介框架論:中國形象在美國報紙中的呈現
  • 類型:報刊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9787516131633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邵靜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330頁
  • 開本:16
  • 定價:58.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媒介框架論:中國形象在美國報紙中的呈現》分別從樣本分析、框架總結和比較、框架過程探究、國家形象提升等幾個方面對“中國形象在美國主流報紙中的呈現”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剖析。

作者簡介

邵靜,女,1982年8月生人。2011年畢業於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傳播學專業,現為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媒介交叉理論、傳播理論、國際傳播。代表性成果包括《媒介儀式論:媒介事件的界定與儀式化表述一一以我國的春節聯歡晚會為範本》(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10年第1期),《媒介框架論:新聞傳播中框架分析研究的現狀、特點與走向》《中國傳媒報告》2011年第1期),《網路媒介中的偶然性事件傳播》《當代傳播》2007年第2期)等。

圖書目錄

導論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二相關研究綜述
三研究問題陳述
四樣本選取與方法運用
五本書的寫作結構與主要內容
第一章《紐約時報》涉華報導中的中國形象分析
第一節新聞文本的數據統計與概述
一樣本的選擇與抽樣
二主題編碼與原則
三信度檢驗
四不同主題新聞文本的分布情況
五特點總結與原因探尋
第二節《紐約時報》“政治類”涉華報導的框架分析
一《紐約時報》“政治類”涉華報導的樣本選擇、編碼與類目設定
二《紐約時報》“政治類”涉華報導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第三節《紐約時報》“經濟類”涉華報導的框架分析
一《紐約時報》“經濟類”涉華報導的樣本選擇、編碼與類目設定
二《紐約時報》“經濟類”涉華報導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第四節《紐約時報》“民族宗教類”涉華報導的框架分析
一《紐約時報》“民族宗教類”涉華報導的樣本選擇、編碼與類目設定
二《紐約時報》“民族宗教類”涉華報導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第五節2009年《紐約時報》涉華報導的框架總結
一中國是美國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夥伴
二中國的崛起令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感到擔憂
三中國能源消耗巨大,已經成為貪婪的能源侵占國
四中國利用各種手段,努力在全球談判或國與國之間的摩擦中占據優勢
五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依舊存在,美國“旁觀者清”
六中國政府無法讓人民享受到真正的民主與自由
第六節本章總結
第二章《華盛頓郵報》涉華報導中的中國形象分析
第一節新聞文本的數據統計與概述
一樣本的選擇與抽樣
二主題編碼與原則
三信度檢驗
四不同主題新聞文本的分布情況
五《華盛頓郵報》主題分布的特點總結與原因探尋
第二節《華盛頓郵報》“頭版”涉華報導的框架分析
一《華盛頓郵報》“頭版”涉華報導的樣本選擇、編碼與類目設定
二《華盛頓郵報》“頭版”涉華報導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第三節《華盛頓郵報》“中國專題新聞”的框架分析
一《華盛頓郵報》“中國專題新聞”的樣本選擇、編碼與類目設定+
二《華盛頓郵報》“中國專題新聞”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第四節2009年《華盛頓郵報》涉華報導的框架總結
一《華盛頓郵報》與“中國專題新聞”中建構的相同框架
二《華盛頓郵報》與“中國專題新聞”中建構的不同框架
第五節本章總結
第三章《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的比較
第一節在總結中比較《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異同
一在總結中比較《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的建構內容
二在總結中比較《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的建構方式
第二節從比較中總結《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的異同
一從比較中總結兩報異同時的樣本選擇、編碼與類目設定
二從比較中總結兩報異同時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第三節本章總結
第四章美國媒體涉華報導框架的建構過程
第一節媒介框架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框架研究的理論前提
二媒介框架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媒介框架的建構過程與影響因素
一媒介框架的建構過程
二影響媒介框架的因素
第三節媒介框架的作用與評價
一媒介框架的作用
二評價媒介框架
第四節本章總結
第五章美國媒體涉華報導框架與中國形象
第一節美國主流媒體中的中國形象
一國家形象的定義
二美國主流媒體中的中國形象
三本書所總結的美國主流媒體中的中國形象
第二節評價美國主流媒體中的中國形象
一美國主流媒體中中國形象的影響力
二理性評判美國主流媒體中的負面中國形象
第三節本章總結
本書結語
一本書的內容概述
二本書的創新與不足
三相關課題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附錄1《紐約時報》“政治類”涉華報導內容分析編碼表
附錄2《紐約時報》“經濟類”涉華報導內容分析編碼表
附錄3《紐約時報》“民族宗教類”涉華報導內容分析編碼表
附錄4《華盛頓郵報》“頭版”涉華報導內容分析編碼表
附錄5《華盛頓郵報》“中國專題”涉華報導內容分析編碼表
附錄6《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2009年涉華報導比較的內容分析編碼表
致謝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救世主”之類的人(treated their Chinese guest as a savior of sorts),“幾年前,中國不在乎我們種什麼,他們購買我們的任何東西,但是如今,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滿足他們,他們改變了我們(They are changing US)”。在威斯康辛州的州長Doyle與中國簽訂人參的獨家代理契約之時,他感慨地說,“我們現在需要保證質量,以前的學生現在變成了老師(The studenthas become the teacher!)”(強調中美間貿易地位的轉變)。由此可見,中國不僅與美國進行經濟和商貿方面的合作,還對美國人的生活、貿易方式等產生了影響,中國在美國社會甚至全球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不容小覷,中美兩國的全面合作也因此不斷深入、相互依賴並激烈競爭。
此外,《華盛頓郵報》的“頭版”涉華報導的框架中還提到了中美兩國間在新的清潔能源開發方面合作的必要性,這主要是從哥本哈根的氣候談判人手,將中國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努力作為報導重點,同時提出了美國對於中國發展新能源的擔憂,主要是擔心中國將會很快領導全球的新能源技術,而將美國甩在身後。但在擔心和憂慮之餘,美國人還不忘要與中國形成雙邊合作,而能不僅局限於自身的發展:許多人提到對於新能源發展新的威脅的擔心,主要是為了刺激美國自身做出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並同時促成與中國的雙邊合作(Many people cite this new threat in order to spurU.S.climate efforts aS well as bilateral cooperation)。可見,在美國人的觀念中,自身發展雖然是很重要的一環,但是促成與中國在技術方面的合作也是不容忽視的。
總體說來,在“中美間全面合作”這一話語下,《華盛頓郵報》所涉及的“頭版”涉華報導中不僅重點報導了經濟方面的合作,對氣候變化、新能源開發方面的合作也有所涉及,“美國和中國經濟已經無法擺脫地糾纏在了一起,相互依賴並激烈競爭”這一新聞框架主導並支撐著相關的頭版新聞,在這一框架下C0—dependency(共同依賴)、inextricably intertwined(緊密聯繫)、cooperation(合作)、laudatory(頌揚)、Pragmatism(實用主義)、change(改變)等辭彙是其中的關鍵字,美國對作為全面合作夥伴的中國的積極態度由此顯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