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評:理論與例證》主要內容簡介:21世紀是新聞傳播興盛和日常化套用的新時代,新聞傳播教育的目標正朝著培養專業學生知識結構複合、操作技能綜合、職業思維創新的方向快速發展。面對時代的要求、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需求,我們不僅要正視新聞教育中存在的滯後於實踐發展的突出問題,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擔當新世紀新聞創新人才培養的重任。
基本介紹
- 書名:媒介批評:理論與例證
-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 頁數:264頁
- 開本:32
- 品牌:四川大學出版社
- 作者:曾婭妮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1449912, 756144991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媒介批評:理論與例證》:新聞學國家特色專業系列教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媒介批評概述
第一節 媒介批評的內涵
一、新聞批評與媒介批評
二、“批評”釋義
三、媒介批評的定義
四、媒介批評的本質:價值判斷和理性審視
第二節 媒介批評的功能與任務
一、媒介批評的主要功能
二、媒介批評的具體任務
第三節 媒介批評的類型
一、基於學術層面的批評
二、基於感想層面的批評
三、基於觀察分析層面的批評
第四節 媒介批評的主體
一、媒介管理者
二、專家
三、媒介從業人員
四、客群
連結閱讀——風險放大與媒體責任
第五節 媒介批評的對象
一、各種新聞傳播媒介
二、媒介行為
三、媒介現象
四、媒介從業者
五、媒介產品
課堂案例分析之一
媒介缺席:都市報節假日停減刊現象分析
第二章 媒介批評的歷史脈絡與當代發展
第一節 眾說紛紜的媒介批評起源
第二節 資本主義國家的媒介批評
一、美國的媒介批評
二、日本的媒介批評
三、英國的媒介批評
四、資本主義國家媒介批評的特徵與評析
第三節 當代新中國的媒介批評發展
一、改革開放之前的媒介批評(1942-1978年)
二、新時期的中國媒介批評
第三章 媒介批評的特性與規範
第一節 媒介批評的特性
一、批評指向的差異
二、批評邏輯的差異
課堂案例分析之二
“解說門”事件當中的媒介人角色審視
課堂案例分析之三
部落情感對接:媒介人主觀情感與新聞客觀規則的調和
第二節 媒介批評的規範
一、時空通觀
二、整體照應
三、效果求證
第四章 媒介批評的常用方法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
一、內容分析法概述
二、內容分析法在媒介批評中的適用範圍
三、內容分析法的優勢與劣勢
四、內容分析法的分類
五、內容分析法的步驟
第二節 參與觀察法
一、參與觀察法的具體內涵
二、參與觀察法的優勢
三、參與觀察法的局限
四、參與觀察法的分類
五、參與觀察法的具體步驟
第三節 比較分析法
一、比較分析法的內涵,
二、比較分析法的基本形式
課堂案例分析之四
從汶川地震到玉樹地震:看中國媒體的成長
三、比較分析法的原則
第五章 媒介批評的理論資源
第一節 傳媒作為文本世界(一)——符號學分析
一、索緒爾的語言符號學
二、巴特、費斯克等人的傳媒文本批判理論
三、符號學理論在媒介批評中的運用
第二節 傳媒作為文本世界(二)——敘事學分析
一、敘事的日常化存在
二、敘事分析
三、敘事學分析在媒介批評中的運用
第三節 傳媒作為文本世界(三)——女性主義
一、女性主義及其媒介批評理論的形成
二、女性主義批評的主要流派及其批評實踐
三、女性主義在媒介批評中的運用
第四節 傳媒作為文化世界——文化工業與流行文化研究
一、文化工業研究及其媒介批評實踐
二、英國文化研究及其媒介批評實踐
第五節 傳媒作為權力世界——意識形態分析
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分析
二、傳媒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六章 新聞傳播媒介的解讀
第一節 新聞傳播過程及異化
一、新聞傳播過程解析
二、事實向新聞的轉化過程及其異化
三、新聞傳播過程中的異化分析
連結閱讀——媒體炒作弊端多
課堂案例分析之六——新聞記者的公權益與自侵害
第二節 新聞傳播功能及異化
一、新聞傳播的功能
二、新聞傳播功能的異化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 媒介批評的內涵
一、新聞批評與媒介批評
二、“批評”釋義
三、媒介批評的定義
四、媒介批評的本質:價值判斷和理性審視
第二節 媒介批評的功能與任務
一、媒介批評的主要功能
二、媒介批評的具體任務
第三節 媒介批評的類型
一、基於學術層面的批評
二、基於感想層面的批評
三、基於觀察分析層面的批評
第四節 媒介批評的主體
一、媒介管理者
二、專家
三、媒介從業人員
四、客群
連結閱讀——風險放大與媒體責任
第五節 媒介批評的對象
一、各種新聞傳播媒介
二、媒介行為
三、媒介現象
四、媒介從業者
五、媒介產品
課堂案例分析之一
媒介缺席:都市報節假日停減刊現象分析
第二章 媒介批評的歷史脈絡與當代發展
第一節 眾說紛紜的媒介批評起源
第二節 資本主義國家的媒介批評
一、美國的媒介批評
二、日本的媒介批評
三、英國的媒介批評
四、資本主義國家媒介批評的特徵與評析
第三節 當代新中國的媒介批評發展
一、改革開放之前的媒介批評(1942-1978年)
二、新時期的中國媒介批評
第三章 媒介批評的特性與規範
第一節 媒介批評的特性
一、批評指向的差異
二、批評邏輯的差異
課堂案例分析之二
“解說門”事件當中的媒介人角色審視
課堂案例分析之三
部落情感對接:媒介人主觀情感與新聞客觀規則的調和
第二節 媒介批評的規範
一、時空通觀
二、整體照應
三、效果求證
第四章 媒介批評的常用方法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
一、內容分析法概述
二、內容分析法在媒介批評中的適用範圍
三、內容分析法的優勢與劣勢
四、內容分析法的分類
五、內容分析法的步驟
第二節 參與觀察法
一、參與觀察法的具體內涵
二、參與觀察法的優勢
三、參與觀察法的局限
四、參與觀察法的分類
五、參與觀察法的具體步驟
第三節 比較分析法
一、比較分析法的內涵,
二、比較分析法的基本形式
課堂案例分析之四
從汶川地震到玉樹地震:看中國媒體的成長
三、比較分析法的原則
第五章 媒介批評的理論資源
第一節 傳媒作為文本世界(一)——符號學分析
一、索緒爾的語言符號學
二、巴特、費斯克等人的傳媒文本批判理論
三、符號學理論在媒介批評中的運用
第二節 傳媒作為文本世界(二)——敘事學分析
一、敘事的日常化存在
二、敘事分析
三、敘事學分析在媒介批評中的運用
第三節 傳媒作為文本世界(三)——女性主義
一、女性主義及其媒介批評理論的形成
二、女性主義批評的主要流派及其批評實踐
三、女性主義在媒介批評中的運用
第四節 傳媒作為文化世界——文化工業與流行文化研究
一、文化工業研究及其媒介批評實踐
二、英國文化研究及其媒介批評實踐
第五節 傳媒作為權力世界——意識形態分析
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分析
二、傳媒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六章 新聞傳播媒介的解讀
第一節 新聞傳播過程及異化
一、新聞傳播過程解析
二、事實向新聞的轉化過程及其異化
三、新聞傳播過程中的異化分析
連結閱讀——媒體炒作弊端多
課堂案例分析之六——新聞記者的公權益與自侵害
第二節 新聞傳播功能及異化
一、新聞傳播的功能
二、新聞傳播功能的異化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原以為,書稿完稿之時無論如何都應當是一個令自己感到驕傲和興奮的時刻。
事實上,我卻絲毫沒有如釋重負的輕鬆;相反,內心忐忑,惶恐不安。隨著寫作的進行,當初擬定的大綱一改再改,一減再減,這是因為“媒介批評”實在是一門難度極大的課程,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融會貫通的寬廣視野,還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辨能力。而以我自己的學識和精力在短時間之內實在難以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狀態。儘管書稿動筆之初,我也曾躊躇滿志;寫作進程中,我也力求客觀嚴謹,但擺在自己面前的這份書稿還是讓我感到了太多的欠缺和遺憾,惟願將來能夠有機會予以彌補。
事實上,我卻絲毫沒有如釋重負的輕鬆;相反,內心忐忑,惶恐不安。隨著寫作的進行,當初擬定的大綱一改再改,一減再減,這是因為“媒介批評”實在是一門難度極大的課程,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融會貫通的寬廣視野,還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辨能力。而以我自己的學識和精力在短時間之內實在難以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狀態。儘管書稿動筆之初,我也曾躊躇滿志;寫作進程中,我也力求客觀嚴謹,但擺在自己面前的這份書稿還是讓我感到了太多的欠缺和遺憾,惟願將來能夠有機會予以彌補。
序言
21世紀是新聞傳播興盛和日常化套用的新時代,新聞傳播教育的目標正朝著培養專業學生知識結構複合、操作技能綜合、職業思維創新的方向快速發展。面對時代的要求、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需求,我們不僅要正視新聞教育中存在的滯後於實踐發展的突出問題,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擔當新世紀新聞創新人才培養的重任。在諸多人才培養的途徑中,新聞傳播教材的撰寫與使用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的飛速發展與教材編寫、出版的日臻豐富正是新聞傳播的學科建設以及創新人才的培養得以實現的途徑。在內容貼近時代、形式日趨多元的教材編撰和出版現狀下,我們決定陸續推出一批有特色的自編教材。
2007年10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學專業獲得批准,成為我國第一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這是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間擇優重點建設的3000個左右特色專業的建設點之一,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國家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引導不同類型高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
2007年10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學專業獲得批准,成為我國第一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這是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間擇優重點建設的3000個左右特色專業的建設點之一,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國家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引導不同類型高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