婿水河發源於秦嶺深處,在大山里千迴百轉之後,終於從部隊駐地東北方向的北山山口奪路而出,進入漢中盆地;大院人所熟悉的,恰好就是婿水河出山後最初流經的,自北山山口經許家廟、五門堰、加工場、西馬堰最後到斗山的這段河段。
作為古人修建的水利工程之一,五門堰有些類似於四川灌縣的都江堰,只是規模要小的多;顧名思義,五門堰是一個建有五個過水門洞的石砌水壩,河水在壩前分流,通過五個門洞後被引入壩後的渠道,多餘的河水則漫過石灘泄入河流的主幹道;壩後的渠道原有兩條,按照古人的設計,從五門堰通過的河水中,三個“門”的水量被注入兩條水渠中的一個,其餘兩個“門”的水量則被注入到另一個。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兩個水渠中的一條已經淤塞廢棄,目前只剩一條渠道仍在發揮著灌溉作用。如同灌縣百姓為了紀念李冰父子而修建了二王廟一樣,人們在五門堰附近也修建了一座紀念寺廟,不過這座寺廟過去一直沒有正式開放,好像還住著人;去年“返鄉”回漢中時,見那裡已被騰了出來並正在翻修,估計是準備迎接遊客,我和兒時的夥伴們也終於有幸進入廟中參觀。
北山山口,當地百姓在婿水河上修建了一道攔水壩,將河水引入一條被我們稱之為“大渠”的渠道,而在距北山山口十來里路的許家廟鎮的東邊,河水又被一個名為“五門堰”的水利工程引入一條被稱之為“小渠”的渠道;雖然“大渠”的工程規模和輸水量均大於“小渠”,但“小渠”的名氣卻遠遠大於“大渠”,這是因為“小渠”以及作為其源頭的五門堰是始建於漢代的水利工程,至今可是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