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派建築是指形成於金華各縣市區獨特的建築體系。除了金華地區,“婺派建築”在紹興地區的嵊州、諸暨,衢州地區的龍游、江山,麗水地區的松陽、遂昌,台州地區的黃岩、仙居等地,都有實例存在。作為一個獨立的文化藝術體系,“婺派建築”主要體現在民居當中。其存在特徵主要是符合禮制與規範,具體表現在中軸對稱、空間敞亮、功能齊全、裝飾寓教於樂等方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婺派建築
- 別名:婺州民居
- 形成地區:金華各縣市區
流派風格,粉牆黛瓦,馬頭牆,二層樓屋,清水木雕,泥胚磚雕,木作做法,形成背景,南宋都市,文化交匯,移民卜居,基本單元,十三間頭構成,十三間頭特色,其他戶型,
流派風格
婺派建築自成體系。宋室南渡,北方士大夫紛紛遷入金華各縣市。卜地營造第宅,他們遵照朝庭頒發的等級制度和御批的《營造法式》。現存不少明朝的實例,是由十三間房子組成的官宦宅院,民間叫“大戶人家”,俗稱“十三間頭”。建築學上稱“基本單元”。
婺派建築以大戶型、大院落、大敞廳及馬頭牆、精裝修為五大特色,不同於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樓、四川掛腳樓、徽州民居、雲南一顆印、陝西窯洞等等著名的地方建築,自立於中國民族建築之林,人稱中國儒家文化活化石。
粉牆黛瓦
以粉牆黛瓦為色彩特徵。前後左右、上上下下所有外牆面,全用白石灰、紙筋灰粉刷;屋頂的前檐、後檐包括所有馬頭牆的脊頂,全用灰色粘土瓦覆蓋。僅此灰白兩色,很素雅、很塊面、很整體,使局部性的磚雕門牆、門樓,由而凸顯、醒目,透射出滿身的文士氣質與風采。
馬頭牆
山牆多用五花馬頭牆或三花馬頭牆收頭,即將磚牆砌築上去高出屋頂,做成幾級跌落的形狀,俗稱“五花馬頭牆”,也叫“三疊馬頭牆”。高低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不但視覺上有如飛似躍的動感之美,而且還有豪情壯志、直衝雲霄的內涵之美,還有失火時阻隔火焰過間、過戶的作用。
二層樓屋
多為兩層樓屋,不是一層,也不是三層。二層者,天三地二,天圓地方,陰陽和諧之故也。
清水木雕
出現在梁架上、門窗上,包括天井周邊額枋、牛腿、雀替、花籃栱、晾台欄桿和井鼓架的木雕裝飾,不上彩色油漆,全都清水成活,顯露著木材的天然色澤、質感和肌理,顯露著雕刻一刀一鑿的痕跡、技巧。木雕不上油漆,是婺派建築與上油漆的潮州木雕、徽州建築最本質的區別之一。
泥胚磚雕
磚雕採用的都是泥胚雕工藝,是在泥胚階段先完成雕刻工序,然後陰乾送窯焙燒,出窯後選最佳的安裝上去。徽州、蘇州建築多用熟胚雕工藝,雕件畫面特為精細。婺派建築採用的泥胚雕工藝,圖案花邊用印模壓出,人物景物用工具雕塑而成,顯得較為粗獷,表面有包漿,具有圓潤感。
木作做法
婺派建築很多地方施斗栱。用斗栱在行內稱大木作——也叫官式做法,古代朝廷營造法典嚴格規定,只許五品以上仕官宅第使用斗栱,庶民廬舍不能用斗栱,只能用小木作——俗稱小式做法。
形成背景
南宋都市
南宋時期,因宋室南渡,有很多皇親國戚、名門望族被朝庭賜居到金華;金華距京城臨安(杭州)不遠,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山川優美,物產豐富。
當時金華經濟社會文化十分發達、思想觀念十分前衛。金華為宋朝理學中心,是呂祖謙、陳亮、唐仲友等大理學家、教育家的故鄉,當時的麗澤書院是講學、聚會、培養生徒的大本營;《中國通史》有載,金華是全國四大造船基地之一和全國四大雕版印書中心之一。
作為宋朝大都市,從地格上進行分析,金華處於浙江心腹之地,被譽為“浙江之心”。因為水陸交通條件優越,東陽江、武義江與婺江交匯於金華城市中心區,可以直通蘭江、衢江、富春江、錢塘江,直抵首都汴京。這在古代是非常了不起的快速交通系統。因此,金華城市文化實際上是一個本地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大融合。
文化交匯
浙北是吳越文化區,浙南是甌越文化區,金華地處浙江中部,正好是吳越文化區與甌越文化區的交接區。金華之西是徽文化區與贛文化區,金華之東是海洋文化區,金華地處浙江中部,故此又是徽文化區、贛文化區與海洋文化區的交接區。而金華人敢於別開生面,既不陷於純粹的吳越、甌越、徽、贛、海洋文化,又能或多或少接納、融匯相鄰文化區的長處,從而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婺文化區。“婺派建築”自成風格,獨樹一幟的緣由也在其中。
移民卜居
金華人不被人家同化而獨樹自我的原因,是金華人多為北方移民,出自人格品質較為獨立的名門望族、皇親國戚。以東陽為例,110多個姓氏中,80多個姓氏是北方移民,其中有趙匡胤弟弟趙匡美的裔孫,有郭子儀的裔孫。再如金東區,有嚴子陵的裔孫,有范仲淹裔孫,例子俯拾即是。
外來姓氏多是形成金華文化特色的另一大原因。除了朝廷指令遷居金華,地方志上記載,還有因為戰亂時逃到金華卜居的,還有因為到金華經營商業而定居下來的,還有因為遁世隱居到金華的,還有因為在金華任官秩滿而住下的……金東區有一個小小的白溪村,古時為什麼有六七十個姓氏的人聚居呢?家譜上寫著,因為不但“可居、可田”,而且還可以經商做生意,是“可啟後,可開先”、真正的“不拔之基”。
故此可以這樣說,金華人的祖先大多是外地人,多是讀書人,儒家傳人,見識廣,手眼高,所以創造了極具儒家氣質、儒家精神的文化。表現在生存空間環境上面,便是“婺派建築”。
基本單元
十三間頭構成
婺派建築明清朝最規範、最時尚、最流行的平面形式,由十三間房屋組合而成——即院落上房三間,院落兩側廂房各三間,然後加上房、廂房交接形成的角隅區各兩間房屋俗稱“洞頭屋”,單家獨院的,民間俗稱“十三間頭”, 理論上謂之“基本單元”,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左右,兩層合計建築面積上千平方米。既有供祭祀、會客、宴席之用的堂屋,又有分別作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大小兒子的臥室,還有四間“洞頭屋”安排廚房、廁所和豬舍及堆放農具之用。如此內部使用功能齊全,合得攏,分得開,可供祖孫三代同灶而居。民間稱之“大戶人家”。
十三間頭特色
1.土地利用強度極高。“十三間頭”建築適於居住區低層高密度的布局模式,雖然是農耕時代珍惜土地的產物,但蘊含著鄰里關係和諧,祖孫三代同居互相照應,建設成本低廉等等優點,數百年來活態存在,可以佐證其合理性、科學性的存在。
2.平面布局對稱、均衡,冬暖夏涼,四季皆宜,自成完整的陰陽和諧的小單元、小宇宙,巽、震、坎、離、乾、坤、艮、兌八卦齊全,能供不同命卦人聚居,而且極為不容易地做到了每個門多不騎卦。
3.有大小客廳三間、臥室六間、廚房一間、廁所一間和貯藏室兩間,使用功能齊全,動靜搭配,布局甚為嚴正、合理。
4.“三明兩暗”的院落式結構,上接天氣、下接地氣,通風采光效果俱佳。
5.外廊、內廊縱橫安排,既是室內外的過渡空間,又具有良好的交通性,而且能夠符合消防救援與疏散的要求。
6.由於“十三間頭”結構極為規範,因此不但有利於對樑柱、門窗以及木作、石作、瓦作等大小構配件進行預製加工,而且有利於工口材料預算、籌備和營建過程管理,其科學性、藝術性和文化性發揮得淋漓盡致,預示著建築標準化、工業化開始走進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
7.梁架、門窗等部位的木雕裝飾,不多不少恰到好處,白坯成活不施油彩,而且畫面上有教育意義,可以說非常雅致,非常大氣,極為成功地構築了性格品位別具風采的、儒家傳人的生存空間與環境。這在北京、徽州、福建、陝西、雲南、西藏、四川等地民居中,很難找到可以媲美的例子。
8.“十三間頭”作為基本單元,可以用中軸線設計原理往後不斷擴建,由此形成一個規模較大的建築群——例如東陽的盧宅、白坦等村莊,都是幾百年保存下來的實證,可謂真正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手法。而幾個建築群出現,就變成一個聚落,變成一個村莊,久而久之,便是一個集鎮。
其他戶型
在婺派建築中,繼十三間頭(包括變體的十五間頭、十一間頭、九間頭)與廿四間頭之後,也有中小戶型。小戶型指100 平方米左右的半合型民居,中戶型指200 多平方米的對合型民居。半合、對合型民居,中軸線左右對稱,三間上房,有正屋,有兩廂,有小天井,三合院形式,或加三間成為對合的四合院形式,然後清水木雕、泥胚磚雕、壁畫、堆塑和端頭起翹的馬頭牆,保持婺派建築本質特徵。去掉大戶型中三間上房兩側的廂房和洞頭屋,使500 平方米的大三合院變成100 平方米的小戶型三合院,使官宦大宅民間化、經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