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劇(縉雲縣)

婺劇(縉雲縣)是中國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申報的一項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認證於2007年。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婺劇(縉雲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戲劇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中國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縉雲婺劇與金華婺劇同宗共祖,發端於徽戲,至今有四百多年歷史。縉雲婺劇以其基本保留安徽徽戲、處州亂彈兩腔原味而受關注,這兩種古老唱腔在原地都已經失傳。縉雲婺劇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獨特的地方特色成為當地最喜聞樂見的草根文化的代表。縉雲婺劇漫長發展過程中,浸透著濃重的鄉土氣息、折射出民族地域文化風采而成為藝術大觀園裡的一枝奇葩,繁榮和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歷史淵源

縉雲古時地處婺州、台州、處州三府交界,歷來為戲劇之鄉。婺劇包括“徽戲”、“亂彈”、“崑腔”、“高腔”、“灘簧”、“時調”六大聲腔。據本地老人說,早在乾隆、嘉慶年間(1801年前),縉雲章村、胡村、東余、臚膛等地便有本土班社存在。
婺劇的前身以徽戲為主。在地方民俗中,婺劇徽班分金華路和永康路,永康路是婺劇徽班中的一支勁旅,永康路的主要力量均源出於縉雲班社。1908年,縉雲就有了第一支徽班“大品玉”,當地俗稱“子仙班”,1913年壺鎮三眼井村的呂希照、呂阿四在永康創辦了“呂風台班”,尚屬縉雲人辦的職業徽班還有“大聯升”、“縉東舞台”、“高升舞台”、“宏廣舞台”、“慶樂舞台”、“漢炎班”等幾十個班社,其陣容整齊,名伶雲集。其中數“子仙班”的歷史最長、影響最大、流傳最廣。70年代末,縉雲縣先後曾有130多個民間劇團,隨著市場的優勝劣汰,目前全縣仍還活躍著30多個民間婺劇團。

基本內容

縉雲素稱戲曲繁盛之地,有著良好的婺劇傳統和廣泛的民眾基礎。婺劇已經深深根植在了民間,儘管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但是至今依舊保持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成為了民間最喜聞樂見的草根文化的代表。在縉雲農村,平安戲、還願戲、廟戲等各種慶典演出一年到頭長演不衰,民間會拉會唱婺劇的人到處都是,社區、老人班都有自發組織的樂隊、小唱班,不經意間就能從弄堂巷口、小河池塘邊聽到那悅人的腔調。至今,縉雲的婺劇演出團體之眾、演出場次之多均屬全省之最,且形成濃郁縉雲特色的風格,深受本地和相鄰縣市觀眾的喜愛,同時也推動了當代婺劇的不斷繁榮和發展。

基本特徵

從劇目、器樂演奏、戲腔道白及唱腔等方面,縉雲婺劇有著自己鮮明的風格和特徵。因受當地民俗和道教傳統的感染,縉雲婺劇在唱腔中揉合了一定的法事色彩和山歌味,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在器樂演奏方面,特別是嗩吶吹奏,古老渾厚、深沉大氣、字花韻滑。在唱腔的演奏中,如“緊都子”、“流水”、“三五七、“二凡”等都與外地婺劇有著明顯不同的技法和特點。

瀕危狀況

婺劇豐富的劇目與多聲腔劇種形態,是我國戲曲藝術寶庫中一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傳統唱腔都是靠口傳心授留存下來,而隨著社會發展,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多元文化以及其他戲曲的衝擊,古老的傳統唱腔逐漸被遺忘、同化,婺劇這一歷史悠久的“草根戲”也面臨著傳統唱腔、傳統劇目隨老藝人過世而消失失傳的危險,亟待我們予以搶救和保護。

保護措施

為保護古老的曲牌、唱腔,弘揚和傳承這一傳統的表演藝術,從1979年開始,文化館工作人員陸續收集了大量的傳統老唱段、老唱腔,進行編寫整理。2006年8月,縉雲在全省率先成立婺劇促進會,推動了縉雲婺劇事業的快速發展。2008年4月,副省長葛慧君在縉雲調研文化工作時,對縉雲婺劇予以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每年創作1-2個劇目,以加強縉雲婺劇的保護和創新。2008年7月,中央電視台大型紀錄片《中國婺劇四百年》在縉雲仙都開機拍攝。學校還將婺劇引進課堂,當作學生了解鄉土文化的必修課,使古老的縉雲婺劇文化得以傳承。
2006年8月,縉雲縣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個縣級婺劇促進會,指導、引領全縣民間職業劇團健康、有序發展;
2009年,縉雲婺劇正式被列入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浙江省文化館在縣婺劇促進會建立婺劇培育項目基地,該基地是全省首個簽約,並且是麗水市唯一一個“文化良種”培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