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檢行為的理論和實證研究- - 以浙江省為例

婚檢行為的理論和實證研究- - 以浙江省為例

《婚檢行為的理論和實證研究- - 以浙江省為例》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李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婚檢行為的理論和實證研究- - 以浙江省為例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李魯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婚檢從強制改為自願後,婚檢率驟降,出生缺陷等相關疾病上升。如何提高婚檢率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難題和複雜的行為醫學問題。本項目以浙江省為樣本,借鑑合理行動理論(TRA)創新適合我國國情的婚檢行為醫學理論,並運用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建立和驗證自願婚檢行為的數學模型,解釋婚檢行為背後的經濟、社會、文化和情感等影響因素及內在機制;建立流行病學干預佇列,採用行為醫學、公共政策等理論和方法開展自願婚檢政策下婚檢行為依從的實證研究,並提出政策建議。通過婚檢行為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有助於降低出生缺陷和提高相關疾病早發現、早治療率,有效減少家庭和社會的經濟和精神負擔,提高相關人群健康水平。

結題摘要

研究背景:婚前醫學檢查是保障母嬰健康,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一級預防措施。自2003年新《婚姻登記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婚檢從強制變成自願選擇,各地婚檢人數大幅度下降,與此同時婚育疾病的檢出率卻仍在緩慢提升,這一嚴峻現象已成為當前婚育保健工作的棘手問題。許多省份紛紛推行免費婚檢政策來挽救急劇下跌的婚檢率,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與強制時期的婚檢率仍差之甚遠。因此,如何讓準新人夫婦自願參加婚檢,提高婚檢率,是婚育保健工作急需探索解決和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研究目的:本研究將以浙江省作為一個樣本地區,首先通過分析自願婚檢的行為特徵和可能的影響因素,提出適合我國婚檢依從行為解釋和干預的理論假設模型,並基於理論模型設計婚檢自願性行為的綜合干預方案,通過實證研究來評價干預的實際效果和分析干預對婚檢自願性行為的影響路徑,並提出改善婚檢實施效果的建議。 研究方法: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收集資料。首先,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按照地理分布、經濟水平和文化特徵等因素選擇浙江省有代表性的12個縣(市、區)作為調查點,隨機抽取2572人進行婚檢自願性行為的現狀研究,並採用多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和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婚檢依從行為影響因素的驗證。其次,與20對未參加婚檢的夫婦、20對已參加婚檢的夫婦,5名婚檢中心負責人和婚檢醫生進行半結構式深入訪談,進而設計婚檢自願性行為綜合干預方案。隨後選取杭州市G區婚姻登記處作為干預現場,進行為期五個月的干預研究。在現場攔截準備辦理結婚登記但尚未參加婚檢的準新人,共調查了458對準新人夫婦(干預組228對,對照組230對)。通過泊松回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型、成本效果分析來解釋和評價婚檢自願性行為干預措施的影響機制和效果。 研究結果:婚檢行為主要受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威脅感等通過婚檢意向間接影響,外部政策環境對婚檢行為有影響但較小。社會讚許性會對婚檢行為影響因素的網狀結構產生影響,特別是益處感和障礙感等婚檢行為態度對婚檢行為的影響。個體的性別、年齡、戶籍、教育程度、收入、醫療保險類型、是否曾婚檢過等人口學變數對婚檢沒有影響,但職業、體檢史、結婚登記類型等有影響。通過婚檢自願性行為綜合干預的實施,可以提高準新人對婚檢的認知水平,樹立積極正向的行為意圖,提高準新人自願參加婚檢和領取婚檢檢查結果的行為,為當前婚育保健工作提出建議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