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彩虹蟾蜍

婆羅洲彩虹蟾蜍

薩姆巴斯溪流蟾蜍,也被稱為婆羅洲彩虹蟾蜍,1924年僅發現了3隻這樣的單獨個體。據悉,這3隻歷史上珍貴的蟾蜍樣本僅發現於馬來西亞婆羅洲,它們的身體是彩色皮膚、長著細長的腿。近90年來人們對這種神秘蟾蜍的了解,僅限於教課書插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婆羅洲彩虹蟾蜍
  • 拉丁學名:Ansonia latidisca
  • :動物界
  • 蟾蜍科
基本信息,分布範圍,保護級別,最新報導,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婆羅洲彩虹蟾蜍
別稱:
指盤澗蟾、三發澗蟾、彩虹蟾蜍、薩姆巴斯溪流蟾蜍
拉丁學名:
Ansonia latidisca
命名者及時間:
Inger, 1966
英文名:
Sambas Stream Toad,Borneo Rainbow Toad
界:
門:
索脊動物門
綱:
目:
科:
屬:
澗蟾屬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尼,馬來西亞。
自然棲息地為亞熱帶與熱帶潮濕的低地森林及河流。其生存因棲息地破壞而受到威脅。2010年保護國際組織在其發行的《全球尋找失去的兩棲動物》(Global Search for Lost Amphibians)中將指盤澗蟾列為“世界最想找到的十大兩棲動物”(world's top 10 most wanted frogs)之一。2011年7月,由Indraneil Das博士率領的來自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的科學家在西沙撈越Gunung Penrissen山脈中一棵樹的樹枝上發現了三隻指盤澗蟾。這是1924年對上一次發現之後,人類再一次發現其蹤跡。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4年兩棲綱紅色名錄——瀕危(EN)。

最新報導

它們的身體是彩色皮膚、長著細長的腿。近90年來人們對這種神秘蟾蜍的了解,僅限於教課書插圖。
婆羅洲彩虹蟾蜍(示意圖)婆羅洲彩虹蟾蜍(示意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自然資源保護者首次拍攝到世界上最隱蔽的兩棲動物,這種彩虹蟾蜍自從上世紀20年代就已消失。
這種瀕危滅絕物種是國際環境保護協會科學家在“全球搜尋消失的兩棲動物”項目中發現,得到了馬來西亞薩拉沃克大學的支持,經過為期數個月偏遠森林搜尋任務之後,他們在一顆樹上發現3隻彩虹蟾蜍。
婆羅洲彩虹蟾蜍和厄瓜多的Rio Pescado亞足蟾蜍是國際環境保護協會十大遺失兩棲動物,薩拉沃克大學的英德拉內爾-達斯(Indraneil Das)博士負責這項研究,他們對Saramak西部地區Gunun Penrissen山脊展開清洗式搜尋,最終才發現這種蟾蜍。
德拉內爾說:“這種美麗蟾蜍的發現是令人興奮的,同時對於兩棲動物的健康生態系統至關重要,激發我們展開更多的搜尋工作來發現那些消失的物種。它們提醒我們大自然仍保存著我們仍未揭曉的寶貴秘密,這是為什麼將保護自然環境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他強調稱,兩棲動物是環境健康的指示器,它直接暗示了人類的健康程度,這對於人類生存環境是不可低估的。
目前,德拉內爾對婆羅洲彩虹蟾蜍的發現地點保守秘密,避免一些不法分子偷捕它們進行寵物貿易。德拉內爾是國際環境保護協會兩棲動物專家,他倡議進行全球性搜尋,當他發現這些消失近90年的神秘蟾蜍時簡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說:“這是近90年來首次發現婆羅洲彩虹蟾蜍,當我們逐漸放棄希望時,卻在大自然中獲得驚人發現,尤其是發現地球上一些瀕危滅絕物種。兩棲動物處於這一悲劇的最前沿,因此我希望這些奇特的物種可作為環境保護的佼佼者,激發和鼓勵馬來西亞及全球各地的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婆羅洲彩虹蟾蜍(生存環境)婆羅洲彩虹蟾蜍(生存環境)
自然資源保護者稱,由於人類捕殺和棲息環境遭受伐木業、種植業的破壞,婆羅洲許多瀕危滅絕的動物都處於危險境地。現最新發現的3隻婆羅洲彩虹蟾蜍體長達到5.1厘米,分別是1隻成年雄性、1隻成年雌性和1隻未成年蟾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