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藤(中藥)

娃兒藤(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娃兒藤,中藥名。為蘿藦科娃兒藤屬植物娃兒藤Tylophora ovata (Lindl.) Hook. ex Steud.的根。植物娃兒藤,分布於我國雲南、廣西、廣東、湖南和台灣,越南、寮國、緬甸、印度也有。具有祛風化痰,解毒散瘀之功效。主治小兒驚風,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腫痛,胃痛,牙痛,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娃兒藤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捩花目
  • :蘿藦科
  • :娃兒藤屬
  • :娃兒藤
  • 採收時間:春秋季
  • 毒性:小毒
  • 貯藏:曬乾置於乾燥通風處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藥理作用,使用注意,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鑑別,藥材性狀,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別名

七層樓、一見香、小尾伸根、三十六盪《江西草藥》,老君須、藤老君須、白龍鬚、黃茅細辛、三十六根《湖南藥物志》。

入藥部位

植物娃兒藤的根。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入肝經。

功效

祛風化痰,解毒散瘀。

主治

小兒驚風,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腫痛,胃痛,牙痛,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蛇咬傷,搗敷,二到三錢。(《西醫學中醫基本知識 上》)
2、治風濕腰痛,閃挫腰痛,娃兒藤根5錢,酒水各半煎服。(《戰備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研末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敷。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抗腫瘤作用。
3、鎮咳作用。

使用注意

孕婦及體弱者慎用。

炮製

採集加工

春秋季採收根,切片曬乾,備用。

炮製方法

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

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乾燥根呈圓柱狀,細小、多數、叢生,長5~18㎝,表面淡黃色,具細小的縱皺紋,質脆而易折斷,斷麵皮部黃白色,木部細小,淡黃色,莖細長圓柱形,直徑2~5㎜,表面灰褐色,具短柔毛,莖不分枝。葉卵形,皺縮易破碎,淡黃色,兩面具柔毛,展開長2.5~6㎝,寬2~4.5㎝,全綠,枝梢有淡黃色傘房狀聚傘花序,果圓柱狀披針形。

形態特徵

為攀援灌木;鬚根叢生;莖上部纏繞;莖、葉柄、葉的兩面、花序梗、花梗及花萼外面均被銹黃色柔毛。葉卵形,長2.5~6厘米,寬2~5.5厘米,頂端急尖,具細尖頭,基部淺心形;側脈明顯,每邊約4條。聚傘花序傘房狀,叢生於葉腋,通常不規則兩歧,著花多朵;花小,淡黃色或黃綠色,直徑5毫米;花萼裂片卵形,有緣毛,內面基部無腺體;花冠輻狀,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兩面被微毛;副花冠裂片卵形,貼生於合蕊冠上,背部肉質隆腫,頂端高達花葯一半;花葯頂端有圓形薄膜片,內彎向柱頭;花粉塊每室1個,圓球狀,平展;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無毛;柱頭五角狀,頂端扁平。蓇葖雙生,圓柱狀披針形,長4~7厘米,徑0.7~1.2厘米,無毛;種子卵形,長7毫米,頂端截形,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3厘米。花期4~8月,果期8~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900米以下山地灌木叢中及山谷或向陽疏密雜樹林中。

相關論述

1、《江西草藥》:“祛風化痰,通經散瘀。”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孕婦及體弱者慎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