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谷家宗祠始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的威海谷家宗祠坐落於威海市環翠區姜南莊村。祠堂是中國祭祀祖先的場所。 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另外,族親們有時為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海谷家宗祠
- 位置:山東省威海市
- 分類:宗祠
谷家宗祠,族人祭祀之誠,石頂子山下的“官家塋”,谷氏族人,谷生琰其人其事,
谷家宗祠
威海谷家宗祠坐落於威海市環翠區姜南莊村,始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二期工程竣工於同治初年,廟碑立於同治四年(1865年),整座廟院占地約四五畝。這四五畝對家廟來說已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了。原先家廟的三進廟房,大門連同兩耳房(為看廟人居住)為一進;中間一進是大廳,為接待前來祭祀的族人和客人之用,相當於今天的“招待廳”;第三進是大殿,供奉先祖:內掛有家譜,家譜下有一長條幾,擺著祭器和祭品。建築是清式的廟宇建築,門前帶長廊,檐下有廊柱,是整座廟中最高最寬的主題建築。後來又在大殿後面建起一幢草房,為倉庫。而清末時,曾有一族人於廟後不遠處建一亭,亭檐下懸一掛匾,曰“禮門儀路”。此匾尚存。祠堂設計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寺廟在建築裝飾、供奉禮儀上,昔日之盛不可勝說。
廟門:松木的紅漆大門,每扇門板皆有4厘米厚,一邊一個鬥神畫像,秦瓊執鐧,尉遲恭執刀。至今門上早已油漆斑駁,而鬥神畫像仍有蹤跡可尋。據說,先前門前又有數條護門板,黑色,插式,護在門外。待開廟,先逐條卸下護門板,然後開啟廟門。門兩旁一邊一個石鼓,鼓上有雕刻的花紋,是品級的標誌。而廟的外牆又由很多石塊相互咬合壘成,極美,曰“花牆”。
門外的窗戶前有兩個一米多高的石柱子,是為旗標座,上插數米高的旗桿,常年掛旗,旗在風中獵獵作響。至今還可見到那兩個破損的旗桿座石,被人扔在廟前的牆根下。
廟內前後兩個大院的地面以及廟前空地上,皆用一種專門打制的方石塊鋪就。現今你走進去,仍能感到它那緊密的契合,它那堅硬的平整,歷近一個半世紀而不亞於現代的鋪設。當年廟內前後兩院內還有兩棵“百日紅”,俗名叫“痒痒樹”。
當年靠廟內東西兩牆下,還有兩個花壇:奇花異草,假山怪石,美不勝收。
祭器祭品:當年的祭器,有香爐,蠟台,香桶(盛香用的大圓桶子),皆錫制。有豆油燈,還有假荷花。這些都常擺在供桌上。祭品有囫圇豬羊,囫圇雞,皆脫色,所謂“三牲”者即是。
這三牲祭品,開廟設祭讀祭單時,讀為“剛鬣一腔”“柔毛一隻”“時夜一隻”。有大餑餑(稱為“大面”)兩摞。大餑餑是族人安排16戶家境殷實且有巧婦的家庭來蒸的,一鍋只能蒸3個,以籠屜做鍋蓋。
楹聯和匾額:谷生琰舊居門楣上有一塊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的“進士及第”匾額;門內還有御賜“武魁”匾額一塊。谷生琰死後於家廟之外,在張村和黃家皂(張村西南3里)之間的大道北邊,早年從那裡舉行祭祀谷生琰的活動,豎一高大的鱉馱碑,其上刻有對谷生琰的褒揚之詞。
而到了家廟,廟內柱子上有一圓匾,系御賜,緊附在兩柱之上。上聯曰:“傳戰兩金川大將軍為國捐軀耿耿忠心光百世”;下聯曰:“欽承三襲命聖天子褒封崇祀煌煌巨典著千秋”。廟內其他門楣上、屋檐上以及屋內牆壁上,抬頭望去,滿目匾額,總計不下20塊,有“世受寵榮”“史冊垂勛”“餘慶長流”“俎豆千秋”“念惜先人”“萬古蒸長”等等。
飾物:廟裡有宮燈數十盞,有八角燈,有圓燈,分放廟內各處。開廟之日,廟內處處光亮,通夜燈火輝煌。
“谷家宗祠”,是姜南莊村谷氏祖廟原來掛在廟大門前的一隻橫匾上的四個字。據說這名字就非同一般。一是“家”而不是“氏”。一般家廟都稱“×氏宗祠”;稱“×家宗祠”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得家族中曾有先祖為朝廷立過功勳者,該村族人才可以把他們號稱某家。
因此,雖然“谷家宗祠”現僅是一座殘破的家廟,但卻不可小覷!它原有三進廟房,外帶一幢草房,現剩下兩進,規模上只是原來的一半。然而這卻是一處重要的家廟,因為谷氏在清朝出了個“谷大漢”即谷生琰,故谷廟得以稱“家”而非“氏”。這個家廟在眾家廟中,實在是“佼佼”者。
族人祭祀之誠
谷家宗祠直到上世紀60年代,余煙仍裊裊不斷,族內眾人頻來祭祀,其誠極為殷切。谷家宗祠每每過年、冬至、七月十五開廟三次,尤以過大年從初一到正月十六最為隆重。屆時區內外各村,凡姜南莊這一支谷姓之祖的後裔都來。有羊亭半壁山的,臥龍的,南郊的,北郊的,北觀的,南小城的,中陽的總共36個村,以至遼寧、哈爾濱的本支谷氏也前來祭典。
等各村人到齊了,谷家宗祠里開始放三桿炮,炮是土炮,140厘米高,粗約15厘米,裝上藥,點了火捻子,炮響三遍,祭祀活動即告開始。有按規“行禮”,有“訓子弟禮”,有“除夕祝文”,有“送年祝文”……其中最為虔誠者,當屬現經區谷家窪村的谷氏族人。
大約在清末民初,有一年過年時恰逢大雪,天地皆白;除本村外,其他各村概不能走,惟有谷家窪的谷氏族人踏雪而來,按時而入,竟不差一人!此後立下規矩:每年開廟,必等谷家窪的谷氏族人來到後才開廟,等到啥時也要等!
石頂子山下的“官家塋”
說到“谷家宗祠”,就不能不說“官家塋”,它們都牽扯到一個人,即谷生琰。威海第三批文物保護系列中,已將“谷家宗祠”和“官家塋”石雕一同納入保護範圍之中。
姜南莊,屬於里口山系的一個村莊,有的書上稱它為“前里口”。
人們常把軍馬嶺和“官家塋”混為一談,因為在“官家塋”的正南,有座高突的大山叫軍馬嶺,軍馬嶺之左一高聳的裸石山坡,名“城牆夼”。 “官家塋”、軍馬嶺及東北面的“城牆夼”連成一片,人們也就大體上稱“官家塋”為軍馬嶺了。
“官家塋”為谷氏的祖塋,山坡分為三搭,谷生琰的“衣冠冢”在中搭,再過一夼就是軍馬嶺了。人們稱“官家塋”,事實上也就是指谷生琰的“衣冠冢”墓地。
據《威海谷氏宗譜》上記載:葬谷生琰(衣冠)時是“全鼎御葬”,墓地坐南朝北,正北口是一大石牌坊,上面蹲了兩個石獅子。牌坊之南依次是一對石虎、一對石羊、一對石馬、一對石翁仲。墓地正中立一高大的龍頭碑,上有朝廷題額,又稱“神道碑”。谷生琰墓前則立一青石圓頭碑,和祭祀用的石桌、石香爐及石紙盆等等……這一切都毀於“文革”期間,所有的石柱石碑、石雕石刻全遭毀壞。
谷生琰戰死於乾隆三十八年。沒有谷生琰,沒有他的為國捐軀,就不會有這樣的墓地,也不會有這樣的“谷家宗祠”。
谷氏族人
據威海谷氏宗譜記載,威海谷氏均為同宗同族,別無旁支。先祖谷資由山東兗州魚台遷來。資傳升、升傳翱、翱傳景暘、景暘傳遷岳、遷岳傳養士、養士傳必登、必發、高登、豐登、雲登等五大支系。主要分布在威海谷家疃、姜南莊、谷家窪、半壁山、臥龍、岳家莊、高家莊、牛角溝等地。
據古譜記載,清末民初年間有二百多戶遷居關東,族人遍布關外,遼寧、黑龍江、吉林都有分布。經考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的谷姓後人為威海谷氏的旁支,為第七代始祖谷雲登的後人。
谷生琰其人其事
谷生琰,民間稱他是“谷大漢”。在谷昭儀先生主編的《威海谷氏宗譜》中有比較詳實的記錄:記為“進士及第”“為國捐軀”和“身後哀榮”三部分,表現了谷生琰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所立下的卓越功勳。
谷生琰,字錫九,雍正二年(1724年)生於威海衛姜南莊村(現環翠區張村鎮)。因其身材高大魁偉,力大無窮,武功高強,鄉里人稱他"谷大漢"。乾隆皇帝封他為"谷大將軍",是清代乾隆年間赫赫有名的一員勇將。
谷生琰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人家,這個家族崇尚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種田"。谷生琰的父親谷予泓(字龍川)這一代開始在北京經商,開了一家黃酒廠,名叫"柳泉居"。由於人緣好,經營得法,生意越來越紅火,上至宮廷,下至市民,無不交口稱讚。谷予泓生有二男,長子生琰,次子生璇。"琰"和"璇"都是美玉。谷予泓希望兩個孩子將來能成為正直的人,白璧無瑕。
生琰幼年就長得虎頭虎腦,體壯如犢。體力比同齡兒童大好多倍,飯量也大得驚人,生性好動,幼年習武。他心地善良,嫉惡如仇,好打抱不平。他常說,"仁首之勇,雷霆不移"。那些橫行鄉里,恃強凌弱的惡棍潑皮,無不聞風喪膽。祖父谷允宜常常情深地撫摸著孫子的頭說:"我虎孫以後必是一員勇將,定能光宗耀祖。"後來谷予泓把生琰、生璇接到京城讀書,兄弟二人均在太學就讀,生琰聞雞起舞,苦練武功。谷予泓和大學士劉統勛是世交,兩家往來頻繁。當劉統勛之子劉墉到"柳泉居"第一次見到谷生琰時,被這個高大魁偉的大漢驚呆了(族中傳說其身高一丈),鼓勵他說:"偉丈夫,應以國家之務為己任,建功立業,光宗耀祖,人生百年,猶如一瞬,豈能久待!"殷切地囑咐他一定要參加武科考試。一席話,說得生琰心馳神往,一雙巨手緊緊握著劉墉,動情地說:"兄言極是,願遵命",聲如洪鐘,二目久久對視,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至此,生琰全力以赴,文武兼修,準備應試。功夫不負有心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武舉(亞元,第二名);乾隆二十二年中武進士(該屆武科考試文、榮、威只取了一名武進士),銓四川川北守備。乾隆見其高大魁偉,武功高強,隨即調到宮內任四品帶刀護衛,侍於帝側不出左右。乾隆皇帝登基後,在文治上為人稱道,在"武功"上也多有建樹。他在《十全記》中說:"十功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都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稱自己為"十全老人"。他先後指揮平定了邊境叛亂和擊潰境外侵略者的挑釁不下10餘次,從而維護了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促進了少數民族與漢族、鄰國與大清之間經濟、文化的溝通、交流。在這十餘次戰役中,谷生琰參加了"緬甸、安南之役"、"大小金川之役"。在戰鬥中,他一馬當先,浴血奮戰,"投死為國,以義滅身"。
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甸國王莽紀覺死,其弟懵駁繼位,開始唆使邊境的孟艮土司侵犯雲南。乾隆三十二年,生琰隨征緬甸。乾隆三十三年,進兵蠻化村,攻敵寨時,因軍功題補松潘都司,接受皇上賞銀後,回家鄉養傷、省墓。傷愈後,王師征金川,生琰應召赴四川進剿小金川,"以功題補都勻協右營游擊",後因"功列超等",皇帝賞穿黃馬褂,賞戴雙眼孔雀翎,賜"恭親巴圖魯"號(滿語:勇士),賞銀百兩。喜報傳到家鄉,滿村沸騰,族中接旨樹匾,立旗桿。故居大門上方樹一匾,楷書"進士第";里門上方樹一匾,榜書"武魁"兩個大字。樹匾、立旗桿這天,"族中老少皆衣紅",一片歡騰,四里八鄉看熱鬧的盈街塞巷。生琰母親苗氏老夫人,穿著一身自織的粗布衣,腰裡捆著圍裙,一邊幫家人燒火煮喜面,一邊滿面春風地同來賓打招呼。來賓無不為其淳樸家風所感動。乾隆三十八年,谷生琰又奉命率兵攻打大金川,此地是李白詩中感嘆過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之地。谷生琰率士兵在此作戰,其艱難險阻可想而知。押送糧草、彈藥的是一個70歲的提督,途中屢遭搶劫,谷生琰率領將士在山上與叛賊血戰數天,卻得不到糧草、彈藥供應。後來谷生琰身負重傷,左臂被滾石打斷,血染戰袍仍堅持同叛賊血戰了一天一夜,獨臂殺敵29人。終因飢餓無力,流血過多,於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廿六不幸殉難,是年49歲。谷生琰殉難,凶耗傳到京城,朝野震驚。乾隆帝哀嘆不已,傳旨"賜葬",入祀"昭忠祠"(清朝規定,有特殊貢獻的武將,為國捐軀後,入祀"昭忠祠";有特殊貢獻的文臣,一般是官職較高者,死後入祀"賢良祠"),恤銀四百兩,授"武翼大夫"。
生琰既歿,正趕上陶易回鄉省親,長子曰孚來到城裡南街陶易府上,求其為父撰寫"墓志銘"。陶易是位愛民不愛錢的文臣,谷生琰是位忘身不忘國的武將,他二人雖然交往不多,只在入覲時於朝堂見過兩次面,但他們憂國憂民之志相通,拳拳赤子之心相印。陶易在"墓志銘"中回顧了兩人第二次相見時的情景:生琰"言及緬匪事,袒而示我傷痕所在,嘆曰,槍洞我脅不死,墮崖不死,意者其別有死所耶!余益驚異之"。寥寥數語,谷生琰那英勇無畏的大將風範躍然紙上。不久,宮廷賜葬的聖旨到。因為是朝廷賜葬,葬禮和墓地的規格都很高,家譜中記載是"金鼎御葬"。谷生琰在四川的大金川陣亡,那裡多崇山峻岭,遠隔幾千里,遺體無法運回故鄉,故就地安葬。蜀人"敬之以為神,自發立廟祀之",稱之曰"將軍廟"。姜南莊軍馬嶺下的谷生琰墓是衣冠冢,葬有谷生琰生前的衣冠、寶劍和盔甲。朝廷賜葬時,贈輓聯一副:傳戰兩金川大將軍為國捐軀耿耿忠心光百世;
欽承三襲命聖天子褒封崇祀煌煌巨典著千秋。
文化大革命中,谷生琰墓地被毀。
(傳:將軍率部出征時,每到一地,由地方官員驗證,蓋印出關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