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威廉·麥克布萊德(William Leon McBride),男,
美國普渡大學 漢森傑出教授,第一任擔任
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 (FISP)主席的美國學者,積極推動世界哲學的共同體。
威廉·麥克布萊德在喬治城大學讀本科時就已經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主修
哲學 (根據美國的本科生教育制度,一個大學生會被要求修讀很多不同專業的課程),輔修政府學。
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前任主席威廉·麥克布萊德
22歲時,作為美國大學生的麥克布萊德駕車遊覽歐陸,橫穿南斯拉夫,深入孕育共產主義思潮的沃土調研,在法國共產主義重鎮
里爾 交換學習。此經歷讓他開始研究
馬克思主義哲學 。回到美國之後,進入耶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
耶魯大學 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了一段時間。博士論文出版時題目叫《法律與社會的根本變革:哈特與薩特論革命》(Fundamental Change in Law and Society:Hart and Sartre on Revolution),這也是麥克布萊德出版的第一部著作。從
耶魯大學 畢業後,他始終留在普渡大學並成為漢森傑出教授,談及理由是因為喜愛兩個學校共同的哲學多元包容精神。
麥克布萊德放棄了在耶魯的執教機會而選擇取在普渡大學執教。曾與妻子共同開設一門開創性的課程,叫做“女性哲學”。
人物經歷 在麥克布萊德出生之前,母親已經在高中英語老師的崗位上工作了19年。父親是一個藥劑師,所以他希望麥克布萊德成為一個科學家或者是醫生,但是從國小高年級開始,麥克布萊德就比較傾向於人文學科,對哲學問題很有興趣。
1960年的夏天,在法國南部共產主義重鎮
里爾 ——《
國際歌 》的誕生地——22歲的美國
喬治城大學 畢業生,駕車獨自開向歐洲腹地,伴隨他的既有
薩特 、
尼采 等
存在主義 書籍,也有厚厚的
馬克思 研究著作。作為富布萊特獎學金獲得者,威廉·麥克布萊德在進入耶魯攻讀哲學碩博前在此有一年時間深入理解
馬克思哲學 。麥克布萊德的遊覽目標中也有歐洲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這豐富了他判斷馬克思重要性的依據。而此時養成的治學習慣——“用腳求證,用智平衡”也就此伴隨了他一生。
1960年代開始,美國的哲學研究一直以
分析哲學 為主流,撇開偏見探究
左翼 的馬克思思想,以政治哲學、歐陸哲學為終身研究重點,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學術遠見。青年麥克布萊德和蘇聯交換生做深入溝通,參加南斯拉夫實踐小組活動並保持持久的聯繫,也促成了他治學的第二個顯著特點——對平衡的追求。
個人生活 麥克布萊德的母親是高中英語老師,父親是一個藥劑師。
威廉·麥克布萊德的妻子安琪拉(Angela)從事精神科護理,後來負責護士行政管理。曾在印第安納大學擔任了一段時間的護理學院院長。早年曾寫過一本名為《母親的成長與發展》書,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
西蒙娜•德•波伏娃 的著作《
第二性 》的影響,試圖從女性角度來解讀母性。
2018年5月,麥克布萊德和夫人Angela在羅馬
個人作品 1977年,著作《馬克思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Marx)出版,2015年再版;
《馬克思的哲學》
《薩特的政治理論》(Sartre's Political Theory)
《社會與政治哲學》(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薩特的政治理論》和《社會與政治哲學》
《東歐劇變的哲學反思》
《東歐劇變的哲學反思》(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Changes in Eastern Europe)
教授課程 關於社會哲學和政治哲學的本科生課程
“女性哲學”
獲獎記錄 富布萊特獎學金(Fulbright Grant)獲得者
因在哲學和教育事業上做出的傑出貢獻而入選《馬奎斯世界名人錄》(Marquis Who's Who)
人物觀點 有觀點認為只有一種或者少數幾種在西方世界得到健全發展的哲學形式才是“真正的”哲學,而我的“哲學的全球化”就是要堅持拒斥這樣的觀點。
社會兼職 曾擔任北美法語哲學協會主席,北美社會哲學協會主席。
學術譜系 在普渡大學教的第一個博士生是
瑪格麗特•西蒙斯 (Margaret Simons)。
瑪格麗特·西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