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W·M·戴維斯,1850年2月12日—1934年2月5日)是美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地貌學家以及氣象學家,常被稱為“美國地理學之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廉·莫里斯·戴維斯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850年2月12日
- 職業:地理學家、地質學家、地貌學家以及氣象學家
人物簡介,生平經歷,科研領域,學術著作,
人物簡介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WilliamMorrisDavis,1850—1934年)是美國地理學界的著名學者,地貌學派的創始人。他是美國費城人。186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870年獲工程碩士學位;1870—1873年任阿根廷氣象台(拜爾多瓦城)助理員;後回哈佛大學進修地質和自然地理,1876年在哈佛大學任助教,兩年後升為講師,後又升為副教授、教授,1899年被指定為哈佛大學地質系斯特吉斯·胡珀基金會教授,直到1912年退休時為止;1909年任柏林大學訪問教授,1911—1912年為巴黎大學訪問教授。1904年參加發起成立美國地理學會,1904年、1905年、1909年三度擔任美國地理學會主席;還擔任過美國地質學會主席。
生平經歷
W·M·戴維斯生於費城的一個基督教貴格會家庭,父親是愛德華·M·戴維斯(Edward M. Davis),其母瑪麗亞·莫特·戴維斯(Maria Mott Davis)是女權主義者Lucretia Mott之女。戴維斯186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並在次年獲工程碩士學位。
其後,戴維斯在阿根廷的科爾多瓦工作了三年,並成為了納撒尼爾·謝勒(Nathaniel Shaler)的助手。1879年,戴維斯成為了哈佛大學地質學講師。(但是,他從未完成過他的博士學位。)同年,戴維斯在斯普林菲爾德同艾倫·B·華納(Ellen B. Warner)結婚。
W·M·戴維斯最具影響力的貢獻是提出侵蝕輪迴說,最初於1884年左右提出,其內容通過河流如何塑造地形來表述。侵蝕循環理論將較大型的河流分為三個層次:上層、中層和下層,每一層都有截然不同的地形和與之相關的性質。
這個理論用發生學觀點解釋地貌的發生和發展,雖然在早期對地貌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戴維斯的很多地形演化理論(有時被稱為戴維斯地貌理論)被現代地貌學家所大量批判。同樣遭到批判的是他的極端追求。還有與之截然不同的、質疑其思想和方法的地貌學家。事實上,直到他退休的時候,他的學說幾乎壟斷了地形景觀理論。
在現代,有時指責某人使用戴維斯的地貌理論,是為了試圖使人懷疑他的科學論文不可信。
他是美國地理學者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並在早年深入涉足國家地理學會,為國家地理雜誌撰寫過大量文章。
戴維斯於1911年從哈佛大學退休。其首任妻子逝世後,1914年他在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娶瑪麗·M·懷曼(Mary M. Wyman)為妻。1928年,在第二任妻子逝世後,他在米爾頓娶了露西·L·坦南特(Lucy L. Tennant)。
戴維斯在其84歲生日前逝世於帕薩迪納。
科研領域
戴維斯是哈佛旅行俱樂部的主席,曾廣泛旅行過各個大洲,對乾燥區、冰川和珊瑚礁等特殊地貌有過探索,對美國東、西部地區的地貌發育有深入研究。套用發生學觀點研究地貌的發生與發展,通過對科羅拉多大峽谷、阿巴拉契亞山地、大西洋沿海平原河谷發育等研究,創立“地理輪迴”(Geographicalcycle)學說,也稱“地貌輪迴”(Geomorphiccycle)學說。所謂“地理輪迴”學說,指他在《地理學論文集》(GeographicalEssays)一書表述的有關地貌發育的理論,“地理輪迴”說實質上是侵蝕循環理論,是在地殼抬升的情況下,流水侵蝕形成地形的一個理想過程。
他認為由河谷的形態可以表現侵蝕的發育階段:當原始地面未經河谷切割,河谷呈“V”形,河水在河谷里往下奔流,這一階段為“青年”期;當原始地面被分割殆盡,地形起伏很大,地面開始下降,河谷開始向兩側擴展,這一階段為“壯年”期;當谷地地面已降低成緩坡,河流蜿蜒於寬闊的河谷里,這一階段為“老年”期。然後地殼又抬升,侵蝕又重新開始,這樣周而復始的進行下去,形成各種各樣的地貌形態,這一理論就是侵蝕循環,就是地貌輪迴,即地理輪迴。這種輪迴可以用函式關係表示,這種函式關係就是著名的三項式公式,其中三個變數因數是:構造、營力和時間。所謂構造指基岩的性質與位置;營力即諸如流水侵蝕、土壤蠕動、地下水和冰川侵蝕、風動搬運等外力因素的結合;時間指地形發育的階段。
學術著作
戴維斯的理論在德國以外的世界廣大地區,得到了普遍的讚許和傳播,尤其備受近代地理學著名的大師德·馬東男的很高評價與推崇。但在德國,卻遭到猛烈的批判,而成為本世紀初轟動世界的著名學術論戰。1908年戴維斯應阿·彭克的邀請,到柏林大學作訪問教授,發表了著名的講演,題目是《地形的解釋性描述》。這個講稿由阿爾夫雷德·呂爾(AlfredRühl,1882—1935年)譯成德文1912年在萊比錫出版。赫特納的批評文章還在這一著作未出版的前一年就發表在《地理雜誌》中;1912年初版的《大陸表面形態》一書,更進行了系統的批判。
與此同時,瓦爾特·彭克(WalterPenck,1888-1923年)的遺著《地貌的形態分析》(DieMorphologischeAna-lyse,1912年)經他的父親阿·彭克的審校出版。瓦·彭克被譽為“地貌學的哥白尼”,他針對“地理輪迴”學說,進行了系統、尖銳的批評,他爭辨地認為:在一個抬升地塊邊緣的原始陡坡將會與原始地面位置平行處向後退,來維持其陡坡形態不致被夷平。其後各階段的抬升將呈現一系列的陡崖,逐個後退;而河流將流過一系列的侵蝕交叉點。每個點的基準面不同,逐個向河源後退。
德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帕薩格(SiegfriedPassarge,1867—1958年)博士也在《地形發生學》(PhysiologischeMorphologie)一書中,針對戴維斯的演繹法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與批評。戴維斯的同胞鮑曼(IsaiahBowman,1878—1950年,耶魯大學哲學博士,1915—1935年美國地理學會會長,1935—1948年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校長)與他一道,同德國的同行進行論戰,1926年他在《地理評論》第16期發表了《地形的分析:瓦爾特·彭克論地形輪迴》(TheAnalysisofLandforms:WalterPenckontheTopographicCycle),就是參戰論文。這一場論戰持續時間達半個多世紀,至今也不是絕對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