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海達德·皮克林

威廉·海達德·皮克林

美國科學家,曾擔任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長達22年之久,人稱“噴氣推進實驗室先生”,是美國航天事業先驅者之一,是“將美國帶入太空時代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廉·海達德·皮克林
  • 外文名:William Hayward Pickering
  • 出生地:紐西蘭的惠靈頓
  • 出生日期:1910年12月24日
  • 逝世日期:2004年3月15日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主要事跡,發現“范艾倫帶”,探索行星的先驅,

人物簡介

威廉·海達德·皮克林,美國航天先驅,前任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1929年移居美國。曾獲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1936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他獲得博士學位後曾回到祖國,但卻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回到母校。1941年皮克林取得美國國籍。
威廉·皮克林1944年到當時屬於美國陸軍編制但由加省理工學院管理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負責遙感技術,開始了飛彈的研製事業。1954年被任命為實驗室主任,一直到1975年。他在擔任實驗室主任的22年期間,被人譽稱為“噴氣推進實驗室先生”。

主要事跡

威廉·海達德·皮克林
威廉·皮克林的科研成就很多。第一項是,他是美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者。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地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美國政府也命令噴氣推進實驗室儘快研製並發射人造衛星。這對剛剛擔任實驗室主任才3年的皮克林是一個嚴重的挑戰。首先,發射衛星需要多級火箭。其次,需要發展遙控和跟蹤技術。第三,當時美國還缺乏製作衛星的技術。在皮克林的領導和組織下,噴氣推進實驗室迅速地掌握了這三項技術,並在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發射了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

發現“范艾倫帶”

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和它的後繼者“探險者3號”,不僅開創了美國人造衛星的先河,而且也作出了一個重大的發現:它們首次發現圍繞地球的高能粒子輻射帶。這是太空時代的第一個重要科學發現,對於以後的太空人進入太空具有重大意義,因為這個輻射帶的粒子中有很大的輻射能量,當飛船通過這個輻射帶時,太空人將承受大劑量的輻射作用,其身體健康甚至生命都會受到威脅,現幾乎所有宇宙飛船的飛行估計都會躲過它。這個輻射帶是“探險者1號”和“探險者3號”上的高能粒子計數器發現的,而該計數器是由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學家詹姆·范艾倫設計的,這條輻射帶因此被命名為“范艾倫帶”,但科學界普遍認為,這裡也有皮克林的功勞,是皮克林為太空事業作出的最大貢獻。
威廉·海達德·皮克林

探索行星的先驅

皮克林還是探索太陽系大行星的先驅者,他領導研製了多個宇宙飛行器,在這裡他有許多“第一”的紀錄。首先,他們所研製的“水手2號”宇宙飛行器是人類第一個在水星附近飛過的人造飛行器(1962年12月),而“水手4號”發回來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火星照片(1965年7月)。在他的領導下,他們實驗室還研製並發射了另外4個命名為“水手”系列的宇宙飛船,它們分別到達過水星和火星軌道,因此,對於“皮克林是探索太陽系大行星特別是火星的先驅者”這樣的評價,皮克林是當之無愧的。
皮克林成為探索太陽系大行星的先驅者不是偶然的。1958年美國組建國家航天署,將研究計畫分為近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和無人宇宙飛船三大領域。皮克林選擇了無人宇宙飛船項目,因為他想到的就是要用無人飛船探索除冥王星外的其他地球八大行星。
後來皮克林領導其實驗室專攻無人駕駛的宇宙飛行器,研製並發射了探測月球和太陽系行星的“流浪者”和“調查者”號宇宙飛行器,他們的工作不僅使人類更多地了解太陽系,而且也為阿波羅登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任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查爾斯·伊拉奇在為悼念皮克林而發表的聲明中說,“皮克林博士是我國空間計畫的泰坦”,恰如其分地總結了皮克林的貢獻。泰坦是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也是太陽神。皮克林一生中獲得了很多榮譽,包括兩次成為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並在1976年退休之際從傑拉爾德·福特總統手中得到美國國家科學勳章。
2004年,威廉·皮克林因肺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卡尼亞達的家中逝世,終年93歲。
現任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查爾斯·葉拉契說:“皮克林博士是我國航天領域的帶頭人。正是他把美國帶入了太空,並讓月球和其他行星向人類敞開了大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