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巴克萊(William Barclay 1907-1978):英國愛爾蘭著名聖經注釋學家、希臘文專家,曾擔任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神學院院長,同時兼任學院詩班指揮。失聰多年,靠助聽器來助聽,但仍堅持創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廉·巴克萊
- 外文名:William Barclay
- 出生日期:1907
- 逝世日期:1978
個人簡介,寫作風格,散文選讀,
個人簡介
其讓新舊約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走入人們視線,融入生活,在歐美曾經風行一時。其最為著名的代表作是《花香滿徑》,其中《幸福》一文是《花香滿徑》中第一篇。
寫作風格
威廉·巴克萊,主要撰寫跟宗教有關的文字和專文。寫作風格:言簡意賅。把對宗教文化的理解,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形式表達出來,給讀者以高品質的精神享受。
散文選讀
幸福
——威廉·巴克萊
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愛人。
有希望
亞歷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禮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給了甲一大筆錢,給了乙一個省份,給了丙一個高官,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後,對他說:“你要是一直這樣做下去,你自己會一貧如洗。”亞歷山大回答說:“我哪會一貧如洗,我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偉大的禮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個要是只生活在回憶中,卻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經開始終結。回憶不能鼓舞我們有力的生活下去,回憶只能讓我們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監獄。
有事做
一個英國老婦人,在她重病自知時日不多的時候,寫下了如下的詩句:
現在別憐憫我,永遠也不要憐憫我,
我將不再工作,永遠永遠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過失業或者沒事做的時候,他就會覺得日子過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虛。有過這種經驗的人都會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種幸福。
能愛人
詩人白朗寧曾寫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對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甦醒。”生命中有了愛,我們就會變得煥發、謙卑、有生氣,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著我們去完成。有了愛,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變得萬紫千紅。
最完美的禱告應該是:“主啊,求你讓我有力量去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