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阿爾托橋”,位於市中心大運河上,建於1588-1591年,橋長48米,寬22米,高7.9米,是一座大理石單孔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尼斯里阿爾托橋
- 位置:市中心大運河上
- 建設時間:1588-1591年
- 橋長:48米
簡介,歷史,地理位置,
簡介
威尼斯建在100 多個小島上,擁有大約150 條運河。最有名的運河就是 “ 大運河 ” ,它位於市區遊客最多的地方,並發揮 “ 大街 ” 的功能。這條運河在構成這個歷史上的市中心的六個行政區間蜿蜒穿流,最後流入威尼斯湖。
大運河上最有名的是“里阿爾托橋”,位於市中心大運河上,建於1588-1591年,橋長48米,寬22米,高7.9米,是一座大理石單孔橋。
歷史
威尼斯歷史上的中心在瑞阿爾托島上,這個名字取自拉丁語 rivus altus,意思是高的堤岸。十世紀時,在鄰近的島嶼上自發地形成了一個 糧副食品市場,所以在1264年,建成了第一座連線兩地的木橋。 這個木橋於1444年坍塌,當時觀看婚禮遊行隊伍的人群擁擠在橋上,橋承受不了重量而坍塌。
1588年由Antonio da Ponte(安東尼奧·達·龐替)設計的單石拱橋取代了原先的木橋,而沒有採納帕拉第奧和米開朗基羅的設計方案。Da Ponte 的橋保留了最初的有屋頂的店鋪——現在是目光銳利的金匠們和俗氣的旅遊者經常出沒的地點,但過去曾是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故事的發生地。遊客可以注意到該橋如何傾斜地跨過大運河 ,以便與Ruga degli Orefici (金匠路)的軸心成一直線。
直到1854年,這裡是步行跨過大運河的唯一地點。如果白天遊覽此地,一定要在天黑時返回。或更好恰值薄霧升騰,此時大橋真正呈現仙境般的氛圍。
地理位置
威尼斯最長同時也是最寬的水上街道是將威尼斯分割成兩大部份的“大水道”。大水道上橫跨著三座著名的大橋:斯卡爾齊橋,里亞爾托橋和學院橋。有45條可以行駛水艇和被稱作“貢多拉”的威尼斯尖舟的“溪道”與大水道相交匯。有350座橋樑把全城各部份連在一起。城市分6個區:卡納雷交區、聖馬可區、卡斯楚區、道索杜羅區、聖波羅區和聖十字區。1480年以前所有的橋樑全是木橋,後來都改成了石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