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雲燕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6年3月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學歷:大專學歷
人物簡介,評價,榮譽,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
姜雲燕:解放軍第十八醫院傳染科護士長。
1976年3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
評價
該同志紮根高原,累計為7000多名病人進行了護理,參與搶救高原肺水腫、腦水腫患者30多人次,成功率達100%,把20多名戰友的生命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非典”期間,她帶領全科人員,吃住在科室,對發燒觀察人員果斷採取措施。一個月里,先後接受部隊和地方隔離人員80多名,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榮譽
她先後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獲第三十九屆“南丁格爾獎”。先後獲蘭州軍區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人物故事
2004年4月7日,姜雲燕再次登上海拔5380米高的神仙灣哨卡為戰友們送醫送藥。
從戰士到護士長,從17歲的小姑娘到31歲的母親,姜雲燕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全部獻給了喀喇崑崙山的雪域高原。
這位年輕的黨的十七大代表,懷著對祖國的忠誠和對邊防事業的執著,堅守在全軍海拔最高、環境最苦、保障最難的醫療站上,10多年來,她把維護官兵身心健康、真情奉獻雪域崑崙作為最大光榮。
1993年的一天,17歲的姜雲燕從收音機里聽到了這樣一件感人的事:在遙遠的喀喇崑崙山上,有一群身穿軍裝的女白衣戰士,她們為邊防官兵的健康奉獻著天使般的愛心……
軍中白衣天使的事跡,使姜雲燕萌發了加入到那個英雄群體中去的強烈願望。兩個月後,她踏上了遙遙邊關路。
從未出過遠門的姜雲燕,帶著東拼西借來的500元錢,經過半個多月的顛簸,終於來到了白雪皚皚的喀喇崑崙山。
“我要當兵,我要在喀喇崑崙山上像你們一樣為邊防官兵服務,哪怕讓我當‘編外兵’也行!”風塵僕僕的姜雲燕眼含淚水懇求部隊醫院的領導。
面對這樣一個執著的姑娘,領導暫時留下了她,讓她在醫院幹些力所能及的活。
從此,三十里營房醫療站多了一個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的年輕身影。姜雲燕既能吃苦,又心靈手巧。她每天打掃衛生、做飯洗衣、端屎倒尿,髒活累活搶著乾,還悄悄地學會了換藥打針。她的執著和真誠感動了醫療站官兵和上級領導。同年12月,經南疆軍區特別批准,姜雲燕成了一名光榮的白衣戰士。
從入伍的那一天起,姜雲燕就一再要求到三十里營房醫療站工作。這裡海拔3700多米,年平均氣溫零下9攝氏度,空氣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紫外線強度卻超出平原的2倍,是全軍駐地海拔最高的醫療機構,擔負著喀喇崑崙山和阿里高原40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內守防官兵和駐地民眾的醫療保障任務。
1994年開春的一天深夜,全軍海拔最高的神仙灣哨卡送來一名因腦水腫已經昏迷的戰士。病人嘴唇發紫,滿臉凍瘡,大小便失禁。姜雲燕悉心守護著戰友,每天餵藥、餵飯、換洗,一天幾次拿著沾滿屎尿的衣褲到冰河裡搓洗。兩個月後,戰士痊癒出院,她卻病倒了。
作為一個未婚女孩,護理病號中難免許多難堪,但在特定條件下,女衛生兵必須忘記性別。一次,一名小戰士由於嚴重高山反應神經錯亂被送到醫療點。這天,小戰士發病後脫光了衣服赤條條地躺在地上。姜雲燕一進病房,他赤著身子就往外跑。出門肯定要凍壞,姜雲燕顧不了許多,一邊叫人,一邊死死抱住小戰士任其踢打辱罵,帶著一臉傷痕和淚花直到將小戰士按進被窩。小戰士痊癒告別時,“撲通”一聲跪在姜雲燕面前哭道:“我一輩子忘不了姐姐恩德!”
崑崙高原的日子裡,她一次次冒著生命危險爬冰臥雪到哨卡巡診防病治病,巡診時常為官兵們唱歌跳舞,用業餘時間為官兵織手套、做鞋墊、縫洗衣被。按規定,駐守高海拔地域一年得下山休整。而姜雲燕堅持在喀喇崑崙山上一呆兩年才下山。
1997年,姜雲燕被保送到蘭州軍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深造。畢業後,她堅決要求回到魂牽夢縈的喀喇崑崙山。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姜雲燕談對象只有兩個條件:一是對方必須是喀喇崑崙山的兵;二是必須答應她不離開喀喇崑崙山。最終,她把“繡球”拋給了一個長年馳騁高原的汽車兵。
10多年來,姜雲燕的足跡踏遍轄區所有哨卡,累計行程8萬餘公里,為官兵巡診4萬多人次,被譽為喀喇崑崙山上的“生命女神”。她曾獲得第39屆國際南丁格爾獎、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等榮譽,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