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姜花果實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芭蕉目
- 科:姜科
- 屬:姜花屬
- 種:姜花
-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廣西、廣東、湖南和台灣
- 採收時間:秋、冬季採收
- 用量:煎湯,3-9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果實。
性味
味辛,性溫。
功效
溫中散寒,止痛。
主治
用於寒濕郁滯,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收,剪下果穗,曬乾。
形態特徵
莖高1-2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4.5-8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急尖,葉面光滑,葉背被短柔毛;無柄;葉舌薄膜質,長2-3厘米。穗狀花序頂生,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4-8厘米;苞片呈覆瓦狀排列,卵圓形,長4.5-5厘米,寬2.5-4厘米,每一苞片內有花2-3朵;花芬芳,白色,花萼管長約4厘米,頂端一側開裂;花冠管纖細,長8厘米,裂片披針形,長約5厘米,後方的 1枚呈兜狀,頂端具小尖頭;側生退化雄蕊長圓狀披針形,長約5厘米;唇瓣倒心形,長和寬約6厘米,白色,基部稍黃,頂端2裂;花絲長約3厘米,花葯室長1.5厘米;子房被絹毛。花期:8-12月。
生長環境
產於我國四川、雲南、廣西、廣東、湖南和台灣;生於林中或栽培。印度、越南、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