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芩四物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姜芩四物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鑒》卷四十四。具有清熱涼血,活血調經之功效。主治經水先期而至,血澀少,其色赤者,乃熱盛滯血。症見經水量多,色深紅或紫,質粘稠,時下血塊,小腹疼痛,心胸煩熱,舌紅,面紅口乾,小便短赤,脈弦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芩四物湯
  • 組成:當歸、赤芍、熟地
  • 出處:《金鑒》卷四十四
  • 功用:清熱涼血,活血調經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使用注意,文獻摘要,

組成

當歸、赤芍、熟地、川芎、薑黃、黃芩、丹皮、延胡索、香附(制)各等分。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清熱涼血,活血調經。

主治

經水先期而至,血澀少,其色赤者,乃熱盛滯血。

方義

本方治療之月經病,乃因熱入血分,瘀熱鬱結所致,故立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法治療。方由四物湯加減化裁而成,其秉承四物湯養血調經之意,又增加清熱涼血,化瘀行滯之品,屬清、消、補三法合用之劑。方中黃芩清熱瀉火;赤芍、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此三藥合用,氣血兩清,兼行血滯、使瘀熱清解而經調。薑黃、川芎既活血化瘀又行氣止痛;延胡索、香附行氣解郁,調經止痛;此四藥合用以調理氣血,使氣行瘀散而經痛止,月經復常。當歸、熟地黃養血補虛,其用一則可防辛散之品耗傷陰血,二則婦女以血為本,養血有利於固本調經。諸藥合用,清熱涼血,行氣化瘀,養血調經,共成清而不寒凝,散而不傷正,補而不礙邪之調經良方。

運用

診斷要點為經水量多,色深紅或紫,質粘稠,時下血塊,小腹疼痛,心胸煩熱,舌紅,面紅口乾,小便短赤,脈弦數。
臨床常用於經水先期而至,血澀少,其色赤者,乃熱盛滯血,亦可用治慢性盆腔炎原發性痛經、肩周炎屬瘀熱者。

加減化裁

如熱盛而見口苦、下腹灼熱疼痛者,易熟地黃為生地黃,加山梔子、蒲公英以清熱瀉火;如瘀盛而見小腹刺痛、血塊較多者,加田七、蒲黃以活血化瘀;如兼肝鬱而見胸脅脹痛、情志不暢者,加川子、鬱金、柴胡以疏肝解郁。

使用注意

虛寒性月經先期、脾虛崩漏者,均不宜使用本方。

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金鑒》:“若血澀少,其色赤者,乃熱盛滯血,用四物湯加薑黃、黃芩、丹皮、香附、延胡通之,名姜芩四物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