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自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蒼山縣
- 職業:軍人
- 性別:男
人物簡介,先進事跡,苦的是環境,不苦的是精神,垮的是困難,不垮的是意志,缺的是條件,不缺的是智慧,忘的是危險,不忘的是傳統,舍的是小家,不捨的是大家,
人物簡介
姜自飛是一位入伍十年的老兵,十年全部在遠離陸地的海島上度過。在江蘇公安邊防總隊前三島邊防大隊的守島官兵中,他是駐島時間最長的一位,現任達山島邊防派出所機電班班長。這位來自山東省蒼山縣的農家子弟,1991年12月入伍到江蘇省邊防總隊後,聽說江蘇省武警邊防要接防前三島,他第一個向組織上遞交上島的申請書。1992年12月份,根據開發、建設前三島的需要,解放軍撤防,江蘇省武警邊防部隊進駐前三島。就這樣,姜自飛成了第一批駐島的官兵的一員。十年來,姜自飛的領導已換了五任,他又迎來送往一批批戰友,可他自己卻依然“以島為家,以苦為榮、安心邊防、熱愛邊防、紮根邊防”。守島以來,他16次受上級嘉獎,1993年被總隊評為優秀共青團員,1999年至2001他連續三年被連雲港市邊防支隊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今年7月,他被公安部邊防局評為全國公安邊防部隊優秀共產黨員。
先進事跡
苦的是環境,不苦的是精神
達山島是前三島中的一個島嶼,它在黃海的最外圍,距離陸地60多公里,面積僅0.11平方公里,上面有我國領海的基準點,由達山島再向東12海里就是公海。前三島的氣候、環境的惡劣是遠近聞名。多風、多石、多昆蟲,多霧、多腥、多潮濕,這是前三島艱苦環境的寫照。當前社會燈紅酒綠的環境與海島枯燥乏味及孤寂的生活形成強烈的對比,使部分官兵的思想產生了動搖。說句實話,姜自飛上島不久,也部曾有過不適應,也曾獨自一人坐在礁石上為當初的選擇後悔過。但每當他看到從解放軍部隊留下來的一位老兵--當時已守島12年的志願兵王緒新那種愛島如家、愛崗敬業的執著勁。姜自飛漸漸領悟什麼才是戍邊人的情懷,自己該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艱苦的環境,多年的守島生活,他不僅自己注重每天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增強對黨性和國家有關政策的了解,能夠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領會市場經濟形勢的迫切需要。同時他還注重對新兵的言傳身教,促使他們樹立一個革命軍人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確地調整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係。姜自飛就是這樣多年以來與戰友同甘共苦,齊心協力為築起海上的綠色長城獻出了自己的青春。
垮的是困難,不垮的是意志
沒水、沒電、沒新聞,“白天兵看兵,夜晚數星星”。守島官兵既有生活困難,又有寂寞困擾。小島四面環海,奇缺的是淡水,官兵們的飲用水是登入艇運來的自來水,而生活用水,則是收集起來的雨水。有時船期推遲,自來水用完之時,他們就不得不吃有點苦澀的雨水。島上無新聞,因為收到報刊信件都要比陸地晚半個月,因此再新的新聞一上島就成了舊聞。島上不通電,只有台柴油發電機,可每晚發電也只是兩個小時,由於島上潮濕,機器運轉性能不好,電力不足,對電器損壞厲害,腐蝕快。雖然有的困難被打垮,但有的困難將長期存在,島上缺醫少藥,海島遠離大陸,苦是自然的,寂寞是少不了的,困難更是難免的。這些對於姜班長來說,體會是深刻的,經歷是苦澀的。首先面臨現實的困難是疾病,在島上一但病情嚴重卻無法及時醫治。當病魔侵擾時,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記得上島時,由於不適應島上的海洋氣候,他先是拉肚子,接著是感冒,甚至是發燒到了39度,吃了藥還是不管用,當他看到領導和戰友們焦急的樣子時,他說“沒事,休息休息就好了”,第三天他堅強地挺過來了。在島上呆過的人都知道守島官兵都會得皮膚病,特別是爛襠,這種滋味只有嘗試過的人才知道,也只有守島的邊防衛士才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當惡劣的氣候環境變化時,姜自飛和所有戰友將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嚴峻的生與死的考驗,在1997年11月由於受到颱風的影響,大隊的給養船一直來不了,島上斷了菜,斷了油,姜班長和戰友們天天只能吃醬油泡米飯,時間長達30天,這些擺在姜自飛面前的殘酷現實,他沒有被嚇倒。
缺的是條件,不缺的是智慧
“半月不來船,醬油泡米飯”,這是流行於前三島的一句戰士自編的俗語,也是前三島艱苦條件的反映。由於前三島距離陸地60多公里,登入艇來回一趟耗費是三四千元,負責運送給養的登入艇只能每半月上島一次。如果遇到海上颳大風,給養船連半個月上一次島的頻率也不能保證,有時一個月還上不了島。這時島上就會出現挖野菜、啃乾糧、醬油泡米飯的局面。前三島缺的是淡水,缺的是泥土,缺的是綠色。為了綠化前三島,美化家園,豐富菜籃子,姜自飛與戰友們一起發揚南泥灣精神,搬起石塊磊起梯田,從陸地運來的泥土填充其間,修起了梯田和蔬菜大棚。可有些植物一上島卻不適應“海洋氣候”,不易成活,姜自飛通過長時間的細心觀察、潛心研究、耐心培植,通過一年又一年的努力,如今前三島不僅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而且島上還根據不同季節種植了蔥、蒜、萵苣、青菜等十餘種蔬菜,官兵們還在島上放養了雞、羊、兔等動物。難怪現在姜自飛和戰友們信心十足地說:“即使不來船,蔬菜吃不完”。姜自飛真正的本職業務是機電工作,他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技術要領,掌握了柴油發電機的故障排除、保養技術和照明電路的安裝技術。1993年10月12日,當時島上的風力發電機還處於正常的運轉之中,當夜12點左右,由於大風突起,加上發電機老化,引起故障,這時風機無法控制,機器超速運轉,控制柜上的警報燈全都亮了,當時沒有其它解決辦法,這時看見姜班長迅速爬上塔架,用扳手啟動自動螺絲,由於螺絲年久生鏽,無法啟動,只好將扳手插進制動鎖片,沒想到扳手被折去了一半自己以被風葉打了一下,從塔架摔下,當時暈了多長時間自己也不清楚。十年來,他共保養柴油機達上千次,排除各類故障上百次,節約維修費達萬餘元,正常發電5萬多千瓦小時,被譽為前三島“光明使者”。
忘的是危險,不忘的是傳統
十年來姜自飛在前三島寫下一首首動人的愛民曲。1997年的一天,一艘山東煙臺的大船帶過來的幾隻小船正在海上作業,突然其中一隻小船被潮水打翻,船上三名船工全部落水,姜自飛心急如焚,頭腦里只有一個念頭,救人要緊。營救船與失事船無法靠近。扔纜繩,讓落水者抓住纜繩,把他們一個個拉過來。可拋了幾次纜繩,都沒有成功,不是爬在船底的落水者騰不出手來,就是船體擺動大纜繩拋不到位。只剩下唯一辦法--跳海去營救。“讓我去!”姜自飛將纜繩系在自己身上,跳波濤洶湧的大海,奮力向翻底的小船游去。連嗆了三四口鹹澀的海水,姜自飛終於靠上失事的小船,抱住一位落水者,營救船上的其他官兵收動纜繩,將他們拉上船。就這樣來回6次,姜自飛使出渾身解數,將三名落水者全部救上大船。等戰友們把他拉上大船時,他已輕累得精疲力竭,一下子癱躺在甲板上。把落水的漁民帶上島後,待海面上風浪小一點之後,姜自飛又與戰友們一道,配合漁民打撈那艘翻過來的漁船,修理被海水浸泡過的柴油機,給漁民挽回了損失。事後,船主非要以重金來感謝姜自飛,卻被他拒絕了,他說,幫助有困難的民眾,這是我們邊防官兵對人民的承諾。十年來,究竟為漁船民服務多少次,為民眾挽回多少經濟損失,姜自飛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只回答:“這類事情太平常了,根本沒有意識去記錄它們,其實為人民服務是我應盡的義務。”
舍的是小家,不捨的是大家
自古流傳“忠孝難兩全”,在姜自飛身上再次得以驗證,當家庭遇到困難時,無法及時給予照顧,姜自飛家中的雙親年邁體弱,為了守島,他顧及不到家中的父母,只有默默地乾出成績來算是對父母的報答。姜自飛的妻子羅虹也是山東人。妻子懷孕了,妊娠反應特別厲害,稍不注意就生病,作為女人,都希望這個時候有丈夫陪伴在身邊。姜自飛本想請個假回家看看,可當前部隊正在開展加強基層全面建設和崗位練兵活動,島上部分官兵被抽下島參加練兵比武。姜自飛只是通過無線電台委託在陸地的戰友給他家打個電話。去年7月6日,羅虹帶著欣喜和委曲從老家趕到連雲港,隨負責給前三島運送給養的公邊32101艇,到島上看望已分別好幾個月的丈夫。已有三個月身孕的羅虹,在海上經過幾個小時顛簸,加上妊娠反應,嘔吐得特別厲害,等到了車牛山島,面色十分憔悴,見到姜自飛,看他變黑變瘦面膛以及在碼頭指揮忙碌的身影,她有多少委曲話和責備的言語卻一句也說不出口,可兩行熱淚卻像斷了線的珠子。今年,羅虹把自己的預產期通過電話告訴在陸地的前三島大隊部,由大隊部用電台轉告姜自飛,在得知妻子即將臨盆生產時,姜自飛匆匆趕回老家,得知部隊正在開展“雙讓”教育,他又不得不作別還在產房的妻子和孩子。回到自己守衛的小島。作為一名士官,一名守島十年的老兵,在成績和榮譽面前,姜自飛依舊默默地履行著守島的職責,乾好本職工作。“什麼也不說,祖國知道我……”這是姜自飛最愛唱的一首歌,也是他踐行“三個代表”的忠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