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城

姜維城

姜維城遺址是岷江上游一處極具代表性的重要遺址,位於汶川縣威州鎮的今汶川中學後山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姜維城
  • 地理位置:岷江上游
  • 門票價格:免費
  • 發現時間:2003年度遺址發掘
  • 亮點:新石器、漢代和宋代等時期的遺存
姜維城概述,姜維簡介,評價,

百科名片

姜維城遺址包含了新石器、漢代和宋代等時期的遺存,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2003年度遺址發掘的宋代遺存中發現的遺蹟和遺物為了解當時這一地區各民族文化、經濟交流和中央政府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傳說蜀漢大將軍曾在汶川一帶駐防,現存有古城牆,有人為之命名為姜維城。

姜維城概述

威州鎮汶川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是阿壩州的門戶。這裡古屬冉毿部,綿池鎮為郡、縣舊址。姜維城在今威州鎮。自漢代以來所設汶江、綿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內岷江得名(古“汶”、“岷”通用),歷代治所有所變遷。現為汶川羌族自治縣。縣城威州四面環山,堡子關雄踞雜谷腦河與岷江之間,有“三山雄秀,二水爭流”之譽。汶川境內的藏羌歷史上是善戰的民族,羌碉尤其是居住和軍事兩用的獨創性建築。姜維城的存在也恰好說明這裡曾是蜀漢和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地方。

姜維簡介

姜維(202~264) 是三國時期蜀國名將,曾經到汶川平定邊亂。姜維本是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人。《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姜維是羌族人,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幹部”之一。早年任曹魏中郎,後投蜀漢,任倉曹掾,繼升中監軍、征西將軍。蜀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攻魏,病亡五丈原軍中,姜維等秘不發喪,擺脫司馬懿追兵,從容撤回漢中。費褘死後,他掌蜀漢兵權,並升任大將軍。景耀六年(263),漢中失守,姜維自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撤兵,魏將諸葛緒據守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橋頭,斷其歸路,姜維從側後進擊,迫退魏軍,乘勢過橋,與蜀將廖化、張翼會師,據守劍閣(今四川劍閣東北),魏軍10萬被阻。因魏將鄧艾出奇兵直逼成都,劉禪出降,姜維奉命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鐘會復興蜀漢,參與魏將鐘會叛魏,事敗被殺於成都,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公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姜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或許諸葛亮特別器重姜維,除了姜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

評價

縣城背依的岷江東岸山樑上如長龍盤旋而臥的姜維古城,滄桑不改偉岸。沿著正在施工修建的姜維城盤山公路,來至點將台,置身茫茫天地間,頓生曠世滄桑之感。
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馬懿克日擒孟達》有一段關於蜀軍與羌人作戰的描繪:“忽見羌兵分在兩邊,中央放出鐵車,如潮湧一般,弓弩一齊驟發。蜀兵大敗,馬岱張苞兩軍先退……”後來蜀軍是靠了天上的關公下凡相救,後來孔明的妙計才贏了羌人。假設這場戰役就發生在姜維城外,這片土地就是當年的沙場。
古城牆全用泥土夯築,儘管經過2000多年歲月的打磨,垛口卻依然清晰,滄桑不改偉岸。古城的風骨、古城的氣節、古城的靈魂和精髓,需要人們用心靈的觸覺去領悟、用精神的煉爐去融匯、用生命的真誠去注釋。從它斑駁破碎的光影中,我看見了古代先賢、三國蜀漢名將姜維叱吒風雲的一生,甚至看見他為抵禦魏將鐘會大軍,點燃的烽火……
登上點將台,置身茫茫天地間,頓感人之渺小。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那種曠世滄桑的感覺登時湧上心頭。姜維城幾千年積澱下來的歷史深度和厚度,讓人痴迷,讓人敬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