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炳政

姜炳政

姜炳政,高分子物理學家。在高聚物輻射化學,用散射方法研究高聚物和嵌段共聚物形態結構和高分子共混體系相分離與結晶過程;在用橡膠增韌塑膠和有機/無機納米雜化材料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炳政
  • 別名:中國
  • 職業:科研
  • 畢業院校:東北人民大學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代表性論著,

人物生平

姜炳政,1933年10月18日生於上海市,幼年喪母,少年喪父,家庭經濟發生了劇變,從國中便開始努力學習,畢業後考入江蘇省立上海中學,繼而又考取了上海三樂堂獎學金,得到了全部生活和學習資助。由於勤奮刻苦,在數理化和英語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其兄姜炳南(已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研究員)對他的幫助和影響很大,支持和鼓勵他繼續進入大學學習。1954年姜炳政考入東北人民大學化學系,大學四年,以幾乎全優的成績修完全部課程。在校期間,勤學好問,注意閱讀參考書籍,積累了廣博的知識。先後聽過著名化學家唐敖慶、江元生、孫家鐘等教授的授課,深受這些理論化學家的嚴謹創新的影響,使他在以後的科研工作中遵循認真求實和不斷探索的準則。
姜炳政姜炳政

技術成就

出於對化學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力,姜炳政選擇了當時興起不久的高分子化學為專業課,高分子物理化學為專門化課,1958 年4月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作大學畢業論文,題目為“聚乙烯紫外光光敏交聯”,畢業後被留在該所,從此他選擇了科研作為其終身從事並為其鞠躬盡瘁的事業。他師從錢保功教授,錢先生的啟發式教育,放手鼓勵獨立工作和學術民主的作風給予了姜炳政廣泛學習、深入工作的良好環境,對其影響很深。他現在對研究生實行的、深受學生歡迎的指導方法就是錢保功優良作風的再現。
由於姜炳政在聚乙烯光交聯和聚丙烯腈改性處理物的磁電性能的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現,1962年受到錢保功的推薦並通過了所領導考核,被破格提拔為助理研究員,這在當時的應化所是很少見的。
1979年姜炳政被德國洪堡基金會錄取為獎學金生。他選擇了去德國Mainz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E.W.Fischer教授實驗室學習,主要從事和進修用散射方法研究高分子形態和結構方面的工作。E.W.Fischer教授當時論文雖不過百篇,但已是國際高分子物理界的著名學者,他學識淵博,理解問題深入,學風嚴謹,實驗和理論並重,思維敏捷,要求嚴格,對姜炳政回國以後的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該實驗室,姜炳政一方面選擇了當時最新發展起來的用中子散射方法研究聚碳酸酯的題目,同時又考慮到我國國情,另外用X射線小角散射方法研究其結晶和熔融。他還特別注意參加該所大量的學術活動,積極廣泛吸取各方面的知識,在與教授和同行們的交流中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對當時高分子物理的前沿問題有了進一步深入的了解。在德國工作和學習的這段經歷對其回國後開展國內的研究工作的幫助很大。
姜炳政回國後,繼續以更大的熱情投身於科學研究工作,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科研項目,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獎勵。除了在改革開放以前參加的項目,如共聚甲醛的研究,碳纖維的研究,獲得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獎外,還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98年)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1989年)。
因姜炳政在學術上的顯著成果,1986年,當他還是副研究員時,即被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破格批准為博士生導師。姜炳政鼓勵研究生勇於探索實踐,大膽創新,注重科學研究方法;主張學生在學習期間打好理論、實驗、外語和計算機的基礎;在閱讀文獻時,注意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勇於提出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他已指導了30多名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這些學生都沒有辜負他的辛勤教育和培養,具備了獨立科研的能力,並適合時代的發展需要。目前他們中絕大部分在國外工作,回國的也已成為科研戰線的骨幹。
姜炳政曾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內多所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聘請他為兼職教授,長期擔任《高分子學報》、《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等雜誌的編委,中科院化學所工程塑膠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聯合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吉林大學超分子科學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並為IUPACIV-2“商品高聚物的結構和性能”協作組成員,多次應邀出席國內外大型學術會議並作邀請報告。
姜炳政迄今計發表英文、中文論文140餘篇,並被國外刊物論文多次引用。
聚乙烯經高能輻照後一般使結晶度下降或非晶化,對輻照非晶化過程,1980年以來流行的看法是輻照對晶區的破壞非晶化自片晶表面開始,隨輻照劑量增加逐步延伸到片晶內部,直至片晶全部破壞和非晶化。姜炳政則利用X-射線小角散射等方法證明,實際上,輻照破壞由片晶內部發生,逐步加劇,直至片晶全部破壞和非晶化,同時由熔點下降估算內部破壞程度,而且表明在晶區內部也有交聯發生。
一般認為非晶高聚物內部,鏈段排布完全無規。姜炳政用五種不同氘化位置的部分氘化聚碳酸酯的中子散射實驗結果指明,高分子的鏈段雖屬長程無序,但近程卻有相當程度的有序,提出了鏈段間有一定程度的有序排列的模型,可以相當滿意地解釋不同氘化非晶聚碳酸酯的中子散射曲線。
姜炳政在嵌段共聚物的研究中提出了用與其中一種嵌段相容的均聚物溶於此種嵌段的微區以改變其微相形態的辦法,相當方便地得到了一種新的形態結構;獲得了很難得到的有序雙連續雙金剛石形態結構;提出了嵌段共聚物微區界面的分維結構。
在聚乙烯基類高聚物的玻璃化溫度的研究中,姜炳政由統計熱力學出發,得到了其玻璃化溫度與高聚物鏈剛性和分子量等參數的普適定量關係式,不僅可以很好地定量描述高聚物的玻璃化溫度,而且用蠕蟲鏈模型對低聚物的玻璃化溫度也可滿意地定量描述。
對橡膠增韌工程塑膠,姜炳政和同事們進一步發展了美國杜邦公司吳守恆博士研究結果,提出了對增韌效果起決定效果的橡膠粒間臨界距離的影響因素——拉伸速率、測試溫度和塑膠基材性質等因素,定量地進行了關聯,並且實驗加以驗證。
在聚己內酯於其相容共混體系中的環帶狀球晶的生成機理的研究中,姜炳政根據體系的結晶溫度與該體系玻璃化溫度之差起了主要作用的觀點,及得到的很好的組合曲線,提出了鏈活動性對環帶間距影響的理論。
在受限高分子的相行為的研究中,姜炳政用多個交聯體系的結晶行為實驗驗證了錢人元先生提出的下列論點:存在著一個交聯點間的臨界鏈段長度,一旦小於這個長度,高分子鏈段就不能結晶。
近年來,姜炳政又從材料化學的角度開展了有機/無機納米雜化體系的研究,對蒙脫土使高聚物大幅度提高其模量的異常現象,提出了其間存在界面層的重要貢獻問題,通過模型計算,可以定量解釋這一異常現象。姜炳政還開展了有機/無機納米雜化功能材料的研究,得到了半導體納米雜化體系的量子尺寸效應的結果和電發光材料。

簡歷

1933年10月18日 出生於上海市。
1954-1958年 吉林大學化學系學習。
1958-1962年 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62-1979年 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79-1986年 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0-1982年 由德國洪堡基金會獎學金資助在德國Mainz大學物理化學所工作。
1986年至今 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2-1998年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四和二十五屆理事會理事。
1986年至今 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989-1993年 中國科學院高分子物理聯合開放實驗室副主任。
1993-1998年 中國科學院高分子物理聯合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

代表性論著

1 錢保功,姜炳政,侯恩鑒.聚乙烯的紫外光光敏交聯.科學通報,1958:66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