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志增
- 別名:中國人民解放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乳山市白沙灘鎮曹家莊村
- 職業:少將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
- 主要成就:是第7屆全國人大代表
人物介紹,具體事例,
人物介紹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民眾遊行方陣的第一輛車——“浴血奮戰”彩車上,挺胸站立著一位胸前掛滿獎章的老兵,只見他面對天安門城樓,莊嚴地舉起右手,向黨和國家領導人敬禮。從廣場東華表到西華表,標準的軍禮持續了整整92秒……在秒表的滴答行走間,老人思緒起伏,想起了與他並肩作戰、為新中國的建立獻出了鮮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們,他說:“作為倖存者,我有責任把他們那種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如同‘浴血奮戰’這個名字,要勿忘歷史,勇擔責任。”他就是全軍先進離休幹部、總參原防化部部長姜志增老將軍。
具體事例
1.為了傷員早日康復
1945年10月,16歲的姜志增參軍後被分配在膠東軍區後方醫院做護理工作,在入伍的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即被評為模範黨員,並榮立三等功。
1947年6月,為及時搶救戰場上的傷員,膠東軍區後方醫院派出一個野戰手術隊到前線配合行動,姜志增主動要求參加。姜志增主要負責藥品和手術器械供應,在完成本職任務的同時,他還一邊協助進行手術,一邊精心護理傷員,圓滿完成了搶救傷員的任務,得到領導的高度稱讚。
1947年11月,華東軍區13縱隊投入到圍攻海陽城國民黨軍第54師的戰鬥。一次,一個大的收容手術任務持續了3晝夜,為保證藥品供應和手術器械的連續消毒使用,姜志增3天3夜沒有休息,任務圓滿完成了,他卻昏倒了……戰鬥結束後,縱隊為他榮記二等功。
1948年4月,昌濰戰鬥打響前,醫療隊根據以往戰鬥中搶救傷員鹽水用量大、供不應求的狀況,姜志增經反覆試驗,成功地使用蒸餾器、燒瓶等,採用蒸煮消毒等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注射用鹽水的產量,解決了搶救傷員的一大難題。濟南解放第二天,他隻身冒險進城,蒐集到6大箱敵人遺棄的藥品和手術器械,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13縱隊手術隊的器械裝備水平。為保證醫療器械安全,他常常背著蒸餾器行軍,腰被壓得不能彎曲,直到現在還留有腰肌勞損後遺症。
在解放戰爭中,他多次參加戰鬥、先後榮立過5次二等功、14次三等功。
1947年6月,為及時搶救戰場上的傷員,膠東軍區後方醫院派出一個野戰手術隊到前線配合行動,姜志增主動要求參加。姜志增主要負責藥品和手術器械供應,在完成本職任務的同時,他還一邊協助進行手術,一邊精心護理傷員,圓滿完成了搶救傷員的任務,得到領導的高度稱讚。
1947年11月,華東軍區13縱隊投入到圍攻海陽城國民黨軍第54師的戰鬥。一次,一個大的收容手術任務持續了3晝夜,為保證藥品供應和手術器械的連續消毒使用,姜志增3天3夜沒有休息,任務圓滿完成了,他卻昏倒了……戰鬥結束後,縱隊為他榮記二等功。
1948年4月,昌濰戰鬥打響前,醫療隊根據以往戰鬥中搶救傷員鹽水用量大、供不應求的狀況,姜志增經反覆試驗,成功地使用蒸餾器、燒瓶等,採用蒸煮消毒等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注射用鹽水的產量,解決了搶救傷員的一大難題。濟南解放第二天,他隻身冒險進城,蒐集到6大箱敵人遺棄的藥品和手術器械,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13縱隊手術隊的器械裝備水平。為保證醫療器械安全,他常常背著蒸餾器行軍,腰被壓得不能彎曲,直到現在還留有腰肌勞損後遺症。
在解放戰爭中,他多次參加戰鬥、先後榮立過5次二等功、14次三等功。
2.乾一行 愛一行 專一行
1954年4月,姜志增從熟悉的醫療衛生崗位改任91師防化主任。為適應防化兵的任務要求,組織安排他到軍委化學兵學校學習半年。在半年的時間裡,他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鑽研防化業務,很快就成為了防化兵的行家裡手。
從1969年8月開始,姜志增先後擔任福州軍區作訓部副部長、防化部部長。在組織軍事訓練和防化業務建設中,他認真貫徹軍委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研究未來戰爭的特點,從難從嚴訓練部隊。為提高部隊在核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他於1977年至1979年連續3次組織師規模的部隊,在核化條件下進行實戰演習,不斷研究改進訓練方法,提高訓練質量。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員楊成武、政委李志民等軍區領導稱他為“問不倒”的部長。1980年3月28日,《解放軍報》在頭版專門刊發了《姜志增部長被譽為“防化行家”》的文章。
1983年10月,姜志增調總參謀部工作,先後擔任總參防化部副部長、部長。他從國家、軍隊建設的大局著眼,提出了“三個重點、三個結合、三個服務”的防化兵長遠建設方針,即以現代化為中心,以提高整體防護能力為目標,重點抓好教育訓練、科研裝備和理論研究,逐步完善以群防為基礎的軍民結合、軍兵種結合、平戰結合,積極為增強現代國防服務、為契約作戰服務、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並受到時任總參謀長遲浩田的充分肯定。姜志增常說:“一個革命戰士的工作崗位,是黨組織根據革命工作需要而確定的,作為個人必須做到無條件服從黨組織的安排,做到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從1969年8月開始,姜志增先後擔任福州軍區作訓部副部長、防化部部長。在組織軍事訓練和防化業務建設中,他認真貫徹軍委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研究未來戰爭的特點,從難從嚴訓練部隊。為提高部隊在核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他於1977年至1979年連續3次組織師規模的部隊,在核化條件下進行實戰演習,不斷研究改進訓練方法,提高訓練質量。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員楊成武、政委李志民等軍區領導稱他為“問不倒”的部長。1980年3月28日,《解放軍報》在頭版專門刊發了《姜志增部長被譽為“防化行家”》的文章。
1983年10月,姜志增調總參謀部工作,先後擔任總參防化部副部長、部長。他從國家、軍隊建設的大局著眼,提出了“三個重點、三個結合、三個服務”的防化兵長遠建設方針,即以現代化為中心,以提高整體防護能力為目標,重點抓好教育訓練、科研裝備和理論研究,逐步完善以群防為基礎的軍民結合、軍兵種結合、平戰結合,積極為增強現代國防服務、為契約作戰服務、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並受到時任總參謀長遲浩田的充分肯定。姜志增常說:“一個革命戰士的工作崗位,是黨組織根據革命工作需要而確定的,作為個人必須做到無條件服從黨組織的安排,做到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3.離休不離責 退崗不褪色
1990年6月,姜志增離休後,本著終身學習和黨員工作無句號的精神,依然關心國家大事,堅持政治學習,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按時完成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
離休後不久,姜志增就擔任了所在干休所黨委副書記,並先後擔任總參兵種部老幹部大學第四分校名譽校長、總參合唱團第九分團團長等職務,他認真配合干休所領導開展服務工作,盡力為干休所和老幹部謀福利,切實推動和加強離休幹部的內外團結,積極開展多樣化老幹部文體活動。他盡心盡力盡職獻餘熱,成為一名組織老幹部文體活動的牽頭人。特別是2001年,在領導和機關的大力支持下,在他的積極倡導和協調下,部隊大院成立了老幹部合唱團,不僅豐富和活躍了老幹部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推動了部隊大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姜志增始終自覺樹立和維護一名老黨員、離休老幹部的良好形象,用歌聲抒發對黨的忠誠,用詩詞表達對黨的熱愛,用成果報答對黨的培養,用實際行動做到了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離休後不久,姜志增就擔任了所在干休所黨委副書記,並先後擔任總參兵種部老幹部大學第四分校名譽校長、總參合唱團第九分團團長等職務,他認真配合干休所領導開展服務工作,盡力為干休所和老幹部謀福利,切實推動和加強離休幹部的內外團結,積極開展多樣化老幹部文體活動。他盡心盡力盡職獻餘熱,成為一名組織老幹部文體活動的牽頭人。特別是2001年,在領導和機關的大力支持下,在他的積極倡導和協調下,部隊大院成立了老幹部合唱團,不僅豐富和活躍了老幹部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推動了部隊大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姜志增始終自覺樹立和維護一名老黨員、離休老幹部的良好形象,用歌聲抒發對黨的忠誠,用詩詞表達對黨的熱愛,用成果報答對黨的培養,用實際行動做到了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