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彬

姚建彬

姚建彬,男,湖南漢壽人,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歐美文學、中西比較文學、烏托邦文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建彬
  • 出生地:湖北漢壽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 學位/學歷:文學博士
  • 專業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學術代表作:《走向馬克思主義闡釋學》、《烏托邦小說,作為研究存在的藝術》
  • 任職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 職稱:教授
人物經歷,學習經歷,學術兼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出版圖書,研究成果,研究課題,論著,所獲榮譽,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95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8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1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1年7月進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3年7月獲中國博士後證書。
2003年7月至今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2009年至2011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所長。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英國劍橋大學英語學院做訪問學者;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短期在新加坡新躍大學短期講學;2012年、2013年在香港浸會大學短期講學。

學術兼職

曾任“湘江新聞社”理事、“北京市博士後聯誼會”常務理事,“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聯誼會”理事長。
兼任“中國比較文學教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員、“國際比較文學協會”會員。《今日中國文學》(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CLT)雜誌輪值副主編、《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編委、《勵耘學刊》(文學卷)編委。

主講課程

“外國文學史”、“比較文學概論”、“烏托邦小說研究”、“比較文學基本理論”、“比較文學經典選讀”等。

研究方向

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歐美文學、中西比較文學、烏托邦文學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姚建彬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3年4月
《走向馬克思主義闡釋學:詹姆遜的闡釋學研究》集中探討了詹姆遜的馬克思主義闡釋學體系本身,將其置於西方闡釋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這兩條理論線索的交匯點上予以研究。作者首先追溯了詹姆遜的理論淵源,在此基礎上全面詳盡地討論了其理論體系的“總體化”、“基本原則”、“歷史化”這一主要策略,以及作為核心的“意...

研究成果

研究課題

參與由章安祺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課題“西方現代無論與古典文論的淵源關係”的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的研究課題為“十六世紀以來的英國烏托邦小說”。
獨立主持北京師範大學青年教師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 “十六世紀以來的英國烏托邦小說研究”。
獨立主持北京師範大學2006年度教學建設與改革立項項目“比較文學概論雙語教學”。
參與劉象愚教授主持的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雙語課程建設項目“比較文學經典選讀”。

論著

先後在《外國文學》《中國文學》《世界文學》《北京師範大學學報》《文藝理論與批評》《中國文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譯)文二十餘篇。代表性論文有《烏托邦小說,作為研究存在的藝術》(載《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從多層級文本序列看福斯特在中國的形象變遷》(載《中國文學研究》,2013年第1期)等。
已發表《走向馬克思主義闡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等專著,先後參加了《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中外比較文學名著導讀》(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等著作的編寫工作。
翻譯了《殺戮欲——論自該隱和亞伯至今的各種暴力根源》(商務印書館,2013年)、《烏托邦之死——冷漠時代的政治與文化》(新星出版社,2007年)、《不完美的圖像——反烏托邦時代的烏托邦思想》(新星出版社,2007年)等學術著作。

所獲榮譽

2001年12月,博士學位論文《詹姆遜的馬克思主義闡釋學研究》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2011年,獲北京師範大學“京師英才”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