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官

姚官(本名:姚廣孝)今,安徽省渦陽縣高公鎮姚樓村人

基本介紹

  • 本名:姚廣孝
  • 別稱:姚官
  • 字號: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
  • 所處時代:明朝中期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今,安徽省渦陽縣高公鎮姚樓村
  • 出生時間:1335年
  • 去世時間:1418年
  • 主要作品:《逃虛子詩集》《道余錄》《淨土簡要錄》《佛法不可滅論》等。
  • 主要成就:輔佐朝政
人物故事,主要功績,軼事典故,

人物故事

今安徽省渦陽縣高公鎮姚樓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村內一直流傳著關於‘姚樓’·姚官 等許多年代久遠而美麗的傳奇故事!
古老相傳姚氏家族人丁興旺,經多帶相傳,約明朝中期,村內出現一位出類拔萃的代表性人物——姚廣孝。此人相貌非凡自幼聰明機智,勤學好問。成年後的姚廣孝文武雙全,行俠仗義,團結鄉里,樂善好施,姚氏家族推舉姚廣孝為新一任族長!當上族長後,姚廣孝帶領村民興修水利,開辦學堂,開設藥鋪,村內凡貧困家庭的兒童或病人可免費入學,治病。在姚廣孝和村民的努力下,加上風調雨順,村內出現一派繁榮景象,家家豐衣足食,戶戶安居樂業。根據家族發展需要,姚廣孝對於家族的未來,有了新的想法和規劃。
姚氏家族人丁興旺,多年來積攢了豐厚的物質基礎,要保持長久的興旺發達,姚氏一族決定向外拓展。首先,族長召集村民宣布建設新村,並對建設新村選址,進行商議。根據搬出的戶數,新村建設規模的大小以及所需資金進行商討,最終大家一致同意集資建設新村。姚廣孝請來有名的風水先生,經長達數月的多地勘察,最後選擇了距高公廟東南約13里處,柳溝東岸的一塊風水寶地作為新村建設用地。並從外地請來能工巧匠進行設計施工。又抽調精壯勞力,採取先挖圍壕後建房。經三年的努力,建成樓房數十座,村中心樓房高達7層,院落五十多個。竣工後,此莊園被命名為——姚樓。新村建成後從舊村搬出包括姚廣孝一家在內的數十戶人家於新村定居!
村內房屋布局合理,道路井然,除中心高樓外,村西南設有花場,草園(草園為囤積糧草之用)。另建有下水道配套設施,由村東至西直通柳溝。
村東南建有姚氏宗祠家廟,每年四季都有祭祀活動。因戰火摧殘,日久年深,如今村內所以古老建築已蕩然無存,但村內遺址處依舊隨處可尋青磚古瓦。此外村外還有油坊,鼓園。鼓園內設有一牛皮大鼓,遇有緊急事務擊鼓為號,召集族人集合之用。
村南有有一大土豪約占地有五畝,名曰皮壕。壕中央有一平台,平台上豎立一根木樁,如有族人違反族規,違反族規者被扒去衣物吊在平台中央的木樁上,夏季爆嗮兩個時辰,冬季凍上兩個時辰,以示懲戒。村南令建有羊坑 ,為宰殺牲畜,家畜的場所。
村西1000米處,柳溝以西有荒地540畝,當時名曰遛馬場。姚氏一族所有青年,每年都組織在此習武騎射,舉行比賽,來提高技藝,以防戰亂,匪徒流寇的侵犯。隨著歲月的流逝,遛馬場也失去了原有的性質,慢慢的被後人叫做了姚官荒。
村東北建有響場,為穀物脫粒的場所,因響場下方是空的,而且綴有銅鈴,馬匹拉著石磙打場時銅鈴會鈴鈴作響便得名為響場。
姚廣孝多行善事,在乾溪溝以東另有120畝的莊園,為了教化當地民眾,他和族人一塊出資建了一座廟宇,名曰歡樂寺。以此來告訴信眾以及後人,為人為善是人生最快樂的事。乾溪溝南,李門集處由於沒有橋樑,當地百姓出行不便。姚廣孝得知後,便個人捐修了一座橋樑。因方便了當地百姓出行,趕集,下地幹活,受到了百姓稱頌。百姓為了感激他自發給她立了一座功德碑。並把此橋命名為姚橋,還送給他一個綽號‘姚大官人’,姚官之美名由此而得,流傳至今。
姚官生卒、生平等可至山西洪洞縣了解求證!

主要功績

姚廣孝文物雙全,還有一手絕技,射箭,達到百發百中箭無虛發。當時地方常有盜匪流寇作亂,百姓苦不堪言。其中有一匪首名為剛正和尚,經常糾集徒子徒孫四處作惡,由於人多勢眾,燒殺搶掠更是猖狂。官府也曾經多次派兵捉拿,結果都已失敗告終。說來也巧,無惡不作的剛正和尚帶著匪徒來到亳州一袋作亂。州官聽說過姚廣孝為人和能力,便派人請他配合官府進行圍剿行動。姚廣孝也想為民除害,立即挑選了武藝出眾善騎射的村民數十人直奔亳州。據官府情報,待摸準匪徒的行動行蹤軌跡、人數後,與官兵一起採取合圍包抄的戰術。當匪徒進入伏擊圈後,姚廣孝一聲令下,數十箭矢雨點般的落入匪徒中,頃刻間傷亡摻重,這時不可一世的匪徒血流滿面、哭爹喊娘,紛紛束手就擒,無一漏網,隨押往官府治罪。
官府很快將此事上奏朝廷,當時皇帝看到奏摺,很是高興,同時被姚廣孝的機智勇猛打動,命地方官員帶姚廣孝進京面聖。姚廣孝來到京城,聖上召見。初見姚廣孝,聖上便覺得此人不凡,可堪大用,想讓他為朝廷效力。姚廣孝本不想做官,但又無法推遲,說做官可以,但是我要去最偏遠、貧窮的地方為官,願為那裡的百姓做點實事。皇上一聽覺得姚廣孝難能可貴,,隨即命戶部查找。戶部很快上奏,山西洪洞縣由於連年天災可顆粒無收,當地百姓流離失所,方圓百里人煙稀少、土地荒涼。於是皇上便命姚廣孝為洪洞縣縣令。姚廣孝接到任命立即行動,風餐露宿馬不停蹄的趕到山西洪洞縣。到了洪洞縣顧不得休整,便帶著衙役四處走訪,了解民情,在全縣張貼告示,發放賑災糧款,朝廷賑災糧款不足時,他就自己掏錢補上。為了鼓勵百姓開荒種田,一邊開塘打井,一邊召集全縣鐵匠打造鉤抓等農具,並免費發放到各村各戶,縣衙還貼出了高價收購茅根等野草的告示。一開始百姓半信半疑,抱著試試的心態把刨出的野草拉到縣衙收購點,果然像告示上說的賣了個好價錢,百姓一看野草也能賣錢,外出逃荒的百姓紛紛返鄉,刨野草去賣。半個月過去,全縣野草清楚的差不多了,姚廣孝安排各地,免費向百姓發放農作物種子,每種一畝由官府發放一定的獎勵。這樣一來提高了百姓種田的積極性。又有一開始的水利工程做保障,莊稼長勢喜人,第一年全縣就有了好收成,百姓感嘆遇到好官了,今後不會再背景離鄉要飯了。
姚廣孝勵精圖治,鼓勵農耕、興辦教育、抑惡揚善。短短的三年間洪洞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百業興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繁榮景象,洪洞縣的百姓為了報答他為官清正廉明,造福於民,家家戶戶自發為他塑像供奉。至今山西洪洞縣人民許多家庭仍然供奉著姚廣孝的塑像。皇上念他為官愛民如子,治理有方,就賜他先斬後奏之權。姚廣孝在山西洪洞縣為官三十載,與當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其間,有多次升遷的機會都被他放棄拒絕了。直到年邁以後告老還鄉,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姚樓安度晚年。
回家後姚廣孝召集姚氏家族各戶分支掌門,囑咐大家做人千萬不能忘本,一定做到“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更不能違背組訓!

軼事典故

關於姚官的傳說有許多,一說姚官共娶兩房,其中偏房娘家為張村鋪,沒有生育能力,偏房娘家父親是一個拿龍的陰陽先生。因為女兒無後難得財產,心生嫉恨,便找到姚官說,姚樓今後要想多出功名,需把家廟從村東南遷到村西北,然後在村內打井72眼,在村外建窯72座。姚官為了姚樓的未來,信以為真,真找來村老商議,就照辦了。結果在打井的時候,井泉冒出的全是血水。姚官得知後知道了風水被破,但為時已晚,一氣之下休掉了偏房,此事以後,村民才得知原來姚樓所在地,按風水說是鳳地,把家廟建在村東南的鳳頭上,鳳飛不走,便會撲棱翅膀,越是撲棱姚樓的人才會越多。結果由於把家廟搬遷到了村西北角壓住了鳳尾,鳳掙脫飛到了張村鋪,如今利辛縣張村鋪得以發展。老人常說如果風水不被破壞的話,姚樓將會有三斗三升的功名。
還有金人託夢於姚官的傳說等等。
姚官一生與人為善,積累下許多財富。被認為是活財神。他怕死後恐怕有盜墓賊要盜掘墳墓,便讓族人想一個方法讓他死後得以安生。姚官死後,姚氏家族想了一個以假亂真的方法,給他買了一百多口棺木,於四門同時出殯分選兩處墓地,其中七十二口棺埋在了乾溪溝東歡樂寺附近,七十二口埋在了姚樓東北角林地。本以為這樣可以使盜墓賊不辨真假而安全了。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埋在歡樂寺附近的一座真墳墓在民國時期還是被盜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