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
耕地總面積2385.67畝(其中:田2107.57畝,地278.10畝),人均耕地0.62畝,主要種植糧、煙等作物;擁有林地223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9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1畝,主要種植水果、蠶桑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4221.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968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987戶通電,有73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78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6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8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2107.79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87.7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4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11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5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舊城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光祿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10公里,距離中學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86人,中學生15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6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85.6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3.60萬元,有固定資產102.5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6.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3個,黨員總數135人,黨員中男黨員105人,女黨員30人。 團員184人。
人文地理
該村民族文化豐厚,有傳統的華燈,龍燈,民族歌舞等.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新農村建設
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認真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堅持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與加大村容村貌整治並重,注重社會事業發展與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並舉,尊重農民民眾的規劃建設主體地位,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部份小組無集體經濟收入,基礎設施困難,村民文化素質偏低,看病困難,村委會負債過大,發展公益事業及公共場所困難,發展龍頭企業難度大,道路設施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大力發展特色蔬菜企業,增加民眾收入,利用本地資源優勢,開發利用沙石資源,進一步鞏固集體經濟,重點以完成各自然村路面硬化、文化活動場所為目標,逐年加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