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以階

姚以價(1881——1947),字維藩,號龍門,山西河津縣西毋莊人。南京國民政府於3月20日(農曆二月二十八日)追贈陸軍上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以階
  • 出生地:山西河津縣西毋莊
  • 出生日期:1881
  • 逝世日期:1947
辛亥革命期間,姚以價率軍起義,從首義門攻占太原,光復山西,但卻因為與閻錫山意見不合以及性格原因,從抗擊清廷的娘子關前線離軍出走,從此久居他鄉。
他出身寒微,父姚名道除耕種幾畝薄田外,兼作木匠,以養家餬口。以價七歲時父母雙亡,幸賴叔父姚名魁撫養成人。因河津縣古稱龍門,為唐朝名將薛仁貴的故里,鄉談野老間流傳著許多薛仁貴起於貧賤,立功異域,名垂青史的故事,薛仁貴成了姚以價十分崇敬的偶象和立身處世的楷模。因而從學童時代起,就養成了尚武好動,酷愛騎射,秉性剛直,豪爽不拘的個性。而清政府腐敗無能,列強弱肉強食的社會現實,更堅定了他從軍報國、浴血疆場的志向,還在國小讀書時,他就曾以《討蠅檄文》為題,寫下了“拔來三尺劍,逐出幾群蠅”的詩句。
光緒二十八年(1902),停辦兩年之久的山西武備學堂於夏天復辦,在全省招生。血氣方剛的姚以價毅然投筆從戎,與閻錫山、溫壽泉、黃國梁、榮炳等同期考入山西武備學堂。光緒三十年(1904),山西巡撫張曾(易攵)奏準清廷,選派50名學生赴日留學,姚以價因品學兼優,考列上等,與閻錫山、張維清三人享受公費留學的特殊待遇。
旅日期間,姚以價先後結識了溫壽泉、李烈鈞、唐繼堯等激進青年,受到反清革命思想的影響和薰陶,並曾參與李烈鈞等推翻清廷的秘密活動。
1907年,姚以價畢業回國,在山西督練公所任教,1909年升任八十六標五營管帶,後轉任八十五標管帶,因他學科、術科俱佳、練兵有方,深受上峰器重。山西的六個新軍營,經他親自訓練、管理的就有四營,在中下層軍士中享有很高聲譽。在1910年陸軍部會試中,姚以價考列上等,被授予步兵科舉人,協軍校軍銜。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山西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密謀回響。該營同盟會員楊彭齡、張煌為密謀舉事的中堅骨幹,負責中下層士兵的發動工作。當時,姚以價雖然不是同盟會會員,但一向同情革命,思想激進,在新軍中職務較高,聲望素著,因而被楊彭齡、張煌等推為義軍司令,姚也慨然應諾。
10月29日凌晨,起義正式發動。參加起義的八十五標一、二一營官兵在狄村廣場聚眾誓師。姚以價聲情激越地歷數了清兵入關,肆虐中華,揚州十日,嘉定屠城的種種暴行,以及清廷腐敗無能,外患日深,國事日非的情勢。他大聲疾呼:吾輩身為軍人,理當奮起救國,與清廷決一死戰,為億萬同胞雪恥復仇。全場官兵群情激奮,誓死殺敵。
姚以價隨即下達了“攻占太原”、“攻打撫署”的作戰命令:
一、本軍拂曉攻占太原;
二、第一營由督隊官苗文華率領,攻打滿洲城;
三、崔正著率兩隊攻占軍裝局;
四、其餘營隊隨本司令攻打撫署。
接著,他又宣布了四條作戰紀律:
一、不服從命令者斬!
二、臨陣後退者斬!
三、搶劫財物及姦淫婦女者斬!
四、燒毀教堂及騷擾外國僑民者斬。
命令下達和宣布軍紀之後,起義部隊即兵分三路向省城進發。拂曉時分,義軍前哨即從新南門(後改稱首義門,舊址在今五一廣場)破關而入,直撲巡撫衙門,驅散了撫署的親軍衛隊,將巡撫陸鐘琦,協統譚振德亂槍擊斃。太原起義宣告成功,姚以價為山西辛亥革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太原光復之後,各路義軍將領及上層人士齊集省咨議局,組成了山西軍政府,公推八十六標標統閻錫山為都督。為防堵清廷派兵入晉,姚以價被山西軍政府委任為東路軍司令,率所部民軍前往娘子關、固關一帶據險設防。
清軍統帥吳祿貞也系老同盟會會員。他奉命率第六鎮清兵及曹錕、盧永祥等部由保定南下抵達石家莊之後,即借“宣撫”之名,按兵不動,暗中卻派老同盟會員何遂前往娘子關與姚以價取得聯繫,由姚連夜電約山西軍政府都督閻錫山前往晤談,共籌大計。雙方商定共組“燕晉聯軍”,以吳祿貞為聯軍大都督兼總司令,閻錫山為副都督兼副總司令,截斷京漢鐵路,直搗北京。後因吳祿貞被袁世凱派人刺殺,“燕晉聯軍”失敗瓦解。清廷另派張錫鑾為山西巡撫,督率曹錕、盧永祥所部三萬餘人向娘子關、固關一線發動猛攻。
當時,姚以價所部官兵僅兩千餘人,眾寡懸殊,情勢危急。姚以價一面派人向太原告急,一面寫信給正定鎮總兵徐邦傑進行策動,勸其棄暗投明,反戈一擊。同時,指揮所部民軍奮勇抗擊,與清軍在娘子關下相持達兩月之久。但因眾寡懸殊,力不能支。而姚與閻錫山又因意見不合,將帥不和。在此情勢下,姚遂棄隊而去,娘子關落入清軍之手。
娘子關失守後,三晉門戶洞開,清軍長驅直入,直逼太原,山西軍政府倉惶撤出,由閻錫山、溫壽泉兵分兩路向南北轉移。形勢急轉直下。姚以價因任娘子關棄隊先走,受到時人的責難,被譏為“臨陣而逃的敗軍之將”,留下了終身的污點。這也是辛亥之後,姚以價久居他鄉,不肯返里的導因之一。
姚以價從娘子關出走之後,先到武漢,轉赴天津,次年曾一度返回太原。因姚一向恃才傲物,目空四角,生性耿介,胸無城府,從不把閻錫山放在眼裡。在娘子關作戰時,即因與閻錫山意見不合,影響戰事,深為閻所忌恨。此次姚以價返回太原,閻一面設宴請姚,一面又指使其御用文人在晉陽日報撰文,攻訐姚以價在太原起義時,藉口有病,在率隊攻打撫署時躲進醫院;在娘子關作戰時,又棄隊而走。同時又組織劇團演出了一個名曰《辛亥革命》的劇目,把姚醜化為一個手持刀片的魯莽武夫。姚一怒之下,即踢翻宴席,砸了報館,將報館主筆門牙打掉。爾後,姚出城至黃國梁公寓,打電話對閻錫山說;我明天要到北京,與我拿一萬兩銀子來做川資。閻雖然十分不滿,但因姚系辛亥首義功臣,一時間奈何不得。再者見驅姚離晉的目的已經達到,遂於第二天親自帶人將銀子送到姚處,並假意挽留姚說:我把軍務司長和師長的位子都給你空著,你願幹啥都行。姚當即答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老子不在你小子手下幹事伺候,旋即離並赴京,在將軍府任職。
當時總攬清廷軍政大權的袁世凱得知姚與江西都督李烈鈞交往甚厚,送請姚赴贛,對李加以籠絡。姚即藉機離京赴贛,被李烈鈞委任為總參謀長。不久,李在江西發動二次革命,姚銜命北上,有所策動,被袁偵知,屢次派兵搜查其宅第。姚復離京前往雲南,策動滇軍反袁,任援陝滇軍司令,積極參與蔡松坡(蔡鍔)為首的護國戰爭。及至袁世凱死後,姚又重返北京。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姚參加討伐曹餛、吳佩孚的活動,被任為山西軍討伐司令官,授將軍府晉威將軍。1930年蔣閻馮大戰爆發,姚被南京政府任命為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受命宣撫山西,在韓復榘、石友三等部從事反間活動,策動韓、石所部包圍大同,進攻雁門關,使晉軍側背深受威脅。嗣後,被南京政府授予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上將參議。
抗日戰爭爆發後,姚以價毅然捐盡家資,隻身赴陝西(邠)縣旅居,命其長子姚鳴第從軍魯北,堅決抗日,後在山東聊城戰役中為國捐軀。
在旅居陝西期間,姚以價與中共領導人林伯渠相漢,對中共“捐棄前嫌,團結禦侮”的主張亟表贊同,因而受到國民黨右派勢力的疑忌,於1941年六月被免去軍事參議院參議之職。1945年九月抗戰勝利後,始授於陸軍中將之銜。為避蔣介石特務的迫害,姚於1946年又遷往蘭州,寄居於名士水楚琴的花園,與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時有過從。
解放戰爭開始後,姚又回到陝西(邠)縣,不久患病,入西安醫院,於1947年3月10日(農曆二月十八日)病逝,終年66歲。寄柩臥龍寺,由陝西當局在三晉會館主持召開追悼會,南京國民政府於3月20日(農曆二月二十八日)追贈陸軍上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