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象

始祖象

始祖象學名Moeritherium,意為來自埃及的摩里斯湖(LakeMoeris)的野獸。體型很小,大小近似現代馬來貘,有5個趾頭,長著長尾巴,有幾個不同的種。始祖象生活在沼澤與河畔,以柔軟的水生植物為主食,生態位類似於今天的河馬。在磷灰獸出現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則普遍認為大象最原始的祖先是始祖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始祖象
  • 拉丁學名:moeritherium
  • 別稱莫湖獸,莫里斯獸,米瑞斯獸,長鼻獸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獸亞綱
  • 長鼻目
  • :始祖象科
  • 始祖象屬
  • 分布區域:非洲埃及,蘇丹,塞內加爾等地
  • 生存年代:晚始新世至早漸新世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始祖象的演變,化石,新發現,

簡介

始祖象生活在四千七百萬年前,並不是象的祖先。體高近1米,以植物為食。它很可能部分時間在水中生活。像河馬一樣,眼睛和耳朵在頭上很高的地方,這樣在沼澤地里打滾時,眼睛和耳朵仍能露出水面觀察四周情況。始祖象沒有長鼻子,但它有一些特徵與象開始進化時的特徵很相似,因此當初人們發現它時,認為它是象的祖先。所以起名叫始祖象。但現在很多古生物學家認為在非洲發現的另一類古象才是象的真正祖先,始祖象不過是長鼻目進化史上的一個旁支。由於生活習性與長鼻目主流進化相差太遠,它甚至不能代表原始長鼻目,而在亞洲發現的炭丘獸明鎮獸可能是比始祖象更古老的長鼻目動物。
始祖象
晚始新世出現的始祖象是長鼻目進化史上的一個分支,身體笨拙,大小像河馬,趾端有扁平的蹄。既沒有長鼻子,也沒有長長的象牙,只是上唇稍大些,上下頜的第2對門齒也稍大些。

形態特徵

始祖象(Moeritherium),於一百年前發現於非洲北部,,生活在距今約 3 千至 3 千 8 百萬年的始新世晚期至漸新世早期。 大量的化石及詳細的形態學研究表明,始祖象僅有現代的豬那樣大,生活方式可能與河馬相近。它的身體較長,四肢粗壯,腳掌寬闊,腳趾的末端有扁平的蹄甲,尾巴短而細。
與身體特徵相比,始祖象頭部的特徵則更為進步,它的頭骨相對較長,眼睛明顯靠前,顴弓也隨之加長,上下頜的第二對門齒相對較長,上頜的第一、第二對門齒及犬齒都很小,下頜的第一對門齒也很小,第二對門齒和犬齒則退化消失了,這些特徵都表明始祖象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具有了向現代象類發展的、尚處萌芽狀態的特徵。始祖象的外鼻孔位於頭骨的前端,雖然可能存在較為靈活的上唇,但是並沒有現代象那樣的象鼻。

生活習性

從化石記錄中,大象的祖先可以追溯至始新世(距今約五千五百萬年前),現今非洲北部埃及莫里斯湖附近一帶的始祖象。它是一種笨重的動物,但是不似現代的大象如此體型龐大,它的體重大約在二百公斤,身高約六十公分,整個外表體型就像現代的亞洲象未成年時一般。推測它是一種半棲水性的動物,以水中植物為食,就像現代河馬的習性一樣。從化石結構比對來看,其鼻骨的位置在頭骨的前方,顯示長鼻尚未發展出來。但是它可能已發展出寬大粗厚的上唇,以助於翻動沼澤中的植物。此外,眼睛與耳朵的位置也較靠上方,使得在水中活動或翻攪水草時,眼睛與耳朵還能保持在水面上方。
始祖象
雖然始祖象尚未發展出伸長的大門牙,但是在多處的結構與功能已經可看出大象的特徵與雛形。例如頭骨長與朝下發展,頭骨後方寬廣使得能夠與頭部強壯的肌肉連線,下顎骨粗厚,下犬齒退化,門齒略呈長牙的發展趨勢。
始祖象可以說已經幾乎具備了長鼻目動物的基本特徵,爾後所有的長鼻目動物皆是從這個基礎出發,進行多樣且複雜的輻射演化發展。整體而言,它們的發展趨勢大致分別為體型逐漸增大,四肢也逐漸壯大以支撐沉重的身軀,鼻子愈來愈長也愈靈活,頭骨也愈來愈大,而脖子卻愈來愈短,門牙愈向前伸長發達,臼齒髮展成接續輪替生長型,並有多樣的磨蝕與咀嚼形式以適應不同的食性。

始祖象的演變

始祖象存活的年代並不算短,從始新世到漸新世,經歷了約二、三千萬年的時間。當它告別地球舞台之時,也可稱的上是功成身退,因為經由始祖象所繁衍出來的各類長鼻目動物群,刻正朝向興盛發展,並且逐漸遍布世界各地。
大約在距今萬 3000 萬年前的漸新世晚期,始祖象沿著3個方向發展,一支是恐象,一支是短頜乳齒象,第三支經過長頜乳齒象、劍齒象等階段,最後進化到現代象。
乳齒象是始祖象的直接後裔,最早出現的是古乳齒象和湖象。他們的分布也都限於非洲的早漸新世地層中。古乳齒象的身體比始祖象大一倍,上門齒進一步發育,成為持續生長的向下彎曲的長牙。釉質層僅限於牙齒的外側。臼齒有3個橫脊,所有的臼齒都同時使用,而不是一個接替一個生長和使用。
更新的化石證據顯示,始祖象並不是象的祖先,只是長鼻目進化史上的一個已滅絕分支。

化石

查爾斯·威廉·安祖魯(Charles William Andrews)在1901年根據在埃及費勻(Al Fayyum)的Qasr-el-Sagha地層中發現的化石,描述了一個始祖象的種:Moeritherium lyonsi。安祖魯然後根據這個地區於1902年在fluvio-marine地層發現的化石,描述了另一個較小的種:纖細始祖象(Moeritherium gracile)。第一具Moeritherium trigodon化石由安祖魯在1904年於費勻的綠洲地層中發現,它們的化石也在北非及西非的其他地方被發現。西洛瑟(Schlosser)在1911年將Moeritherium lyonsi分成兩個不同的種:Moeritherium lyonsi與安德魯始祖象(Moeritherium andrewsi)。Moeritherium lyonsi是在Qasr-el-Sagha地層中發現的種,而安德魯始祖象則是於fluvio-marine地層中發現的一個巨大的新種。在2006年時,古生物學家根據在阿爾及利亞發現的始新世晚期的化石,命名了一個最新的種:Moeritherium chehbeurameuri。

新發現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日前稱,通過研究從埃及考古發掘出來的遠古始祖象化石,此始祖象的化石是在埃及發現的,估計重量有225-350公斤,沒有現今大象的大耳朵和象鼻。科學家將此次發現發表在2006年4月14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院學報上》,他們發現始祖象並不像現在這樣只生活在陸地叢林中,而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
始祖象頭骨化石始祖象頭骨化石
英國牛津大學古生物學家亞歷克山大-劉說,最新的研究表明,始祖象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江河和沼澤中。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大象與現代水生動物,如海牛有親緣關係,但是他們從未確定過古代大象親屬曾生活在水中。如今,該研究則顯示出了這部分進化鏈關係。亞歷克山大-劉說:“我認為這是首個真正的證據,可以證明大象有半水生血統。人們曾經一直預想大象有這種血統,卻從未證實過。我們發現,它所吃的食物非常接近於全水生動物,不過我們知道它不可能完全是水生動物,因為它的骨頭分析顯示,它一定曾在陸地上來回行走,從而增加了腳部重量。”始祖象生活於始新世,體形龐大,長長的鼻子頂端兩側長著一對小小的眼睛。
亞歷克山大-劉與紐約州立石溪大學的艾里克-塞菲爾特一起,對始祖象的牙釉進行了分析。通過測量牙釉中的化石特徵,研究人員們可以了解始祖象吃什麼,以及其食物的主要來源是陸地還是水。該始祖象的化石是在埃及發掘出來的,當時那裡曾經是一片熱帶雨林。研究人員們認為,始祖象的生活方式可能與河馬類似,會在江河和沼澤中活動,但不像鯨那樣完全生活在水中。這頭始祖象可能重約225到350公斤,不過雙耳和象鼻卻不是很大,它的上嘴唇可以盤卷,這可能是最終演變成現代象鼻的源頭。劉說:“許多生物學家和動物學家都認為大象是一種非常高級且有智慧型的動物,因此能更多地發現了解它們的歷史對我們來說非常有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