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賽多-北京國小

姆賽多-北京國小

姆賽多-北京國小位於奈洛比馬薩萊貧民窟入口處,該國小始建於2001年,原名“姆賽多國小”,有190多名學生,其中三分之一是孤兒,還有三分之一來自單親家庭。創建於2001年,原名“姆賽多國小”。2006年,這所學校在中國駐肯亞大使館的捐贈下修建了新校舍。為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感謝,校方在新校舍落成後將校名改為“姆賽多-北京國小”。2014年11月20日,新華社記者再次對學校進行採訪,此刻的學校條件已經得到了更多改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姆賽多-北京國小
  • 外文名:未查
  • 所屬地:肯亞 奈洛比
  • 創建時間:2001年
  • 原名:姆賽多國小
  • 改建時間:2006年
  • 校園屬性:公立國小
  • 主要課程:斯瓦西里語、英語、數學等
  • 升學年級:九年級
  • 涵蓋:幼稚園,國中
基本信息,2014年現況,

基本信息

肯亞是一個貧富差距懸殊的國家,馬薩萊是肯亞第二大貧民窟。馬薩萊(Mathare)貧民窟位於奈洛比北部,在奈洛比及其他一些城市存在很多像馬薩萊這樣的貧民窟。而“姆賽多-北京國小”的落成讓人們看到了希望,因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使當地民眾擺脫貧困,才能讓住在破爛鐵皮房內的孩子們擁有未來。
施泰納對中國政府出資幫助建造這所國小表示感謝,認為這一善舉將為肯亞其他扶貧行動提供很好的榜樣。
中國駐肯亞大使張明說,聯合國環境署及其志願者與中國駐肯使館一起為這所學校的落成付出了努力。中國使館將繼續與該校保持聯繫,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學校提供更多幫助。他還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爭取將來獲得中國政府向肯亞提供的獎學金,赴華留學。
校舍建成孩子們載歌載舞校舍建成孩子們載歌載舞
孩子們們每天都能在學校得到一頓免費午飯,這對於幫助這些生活在貧困中的孩子們避免輟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於1980年在肯亞發起了“學校免費午餐”計畫,吸引了大批肯亞貧困兒童返回校園,免費午餐甚至是許多貧困兒童每天唯一的一餐。 因為沒有餐桌,學生只能坐在地上吃飯。
孩子們在吃午飯孩子們在吃午飯
孩子們坐地上吃飯孩子們坐地上吃飯
劉芳菲海清到非洲“姆賽多-北京國小”獻愛心
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新華社非洲總分社共同主辦的“明月行動?關愛非洲”大型環保公益活動日前在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行,主持人劉芳菲、演員海清、歌手李健等來到“姆賽多-北京國小”參加愛心捐贈活動。
2013 年6月21日,來到肯亞首都奈洛比“姆賽多-北京國小”參加愛心捐贈活動的中國主持人劉芳菲、演員海清歌手李健等人剛到學校門口,就見孩子們整齊地列著隊,用剛學會的漢語熱情地喊“歡迎”。
校長基阿格介紹說:“學校為孩子提供一頓午飯,老師們會教授一些基本科學知識,並開設了足球和表演課程。”
順著狹窄的樓梯上到二樓,在一間僅1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有77名二年級學生在上課。教室里,四五個孩子共用一張長板凳當桌子,沒有椅子,沒有電燈,只有兩扇窗戶透進昏暗的光。
看到中國客人來了,孩子們在老師安吉拉的帶領下,用斯瓦西里語唱起歌來。安吉拉教授二年級學生所有的課程。她說這些孩子都很聰明,“我要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讓他們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進入教室那一刻,就看到孩子們真誠渴望的眼神。我從沒有見過那么善良的眼睛,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劉芳菲說。
海清說:“貧民窟和學校最初留給我的印象是震驚,沒想到會這么窮,但看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之後,我看到了他們的快樂和希望。”

2014年現況

海清在姆賽多-北京國小海清在姆賽多-北京國小
學校建成後越來越多的學生入學,因此,肯亞中國經貿協會出資援建、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專家設計的新校舍於2014年落成啟用。擴建後,“姆賽多-北京國小”涵蓋幼稚園、國小和國中共9個年級,共有670名學生,還在不斷吸引更多學生。
據校長貝內迪克特·齊安吉說,2014年從“姆賽多-北京國小”畢業的孩子中,共有四人考上大學,其中兩人進入了肯亞最好的大學——奈洛比大學。
新校舍採用國內新興的輕鋼結構預製體質,主體結構在中國組裝完成,採用新研發的拉伸吊裝技術,使建築師能夠在貧民窟複雜的社會和土地環境中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項目。 對於貧民窟的孩子,上學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學校如同一盞不熄的明燈,指引著孩子們追逐夢想。校長齊安吉的夢想是把這裡建設成一所標準化和現代化的學校。“我希望日後人們一提起教育機構,就會提到姆賽多-北京國小。”
有了社會的關注和好心人士的捐贈,學校有了計算機,電視,圖書館等配套設施,讓孩子們有了更好更多的學習條件和機會,開拓了孩子們的眼界去認識這個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