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縣河口鎮直夫初級中學

如東縣河口鎮直夫初級中學

學校占地41畝,綠化面積達35%,建築面積1萬1千多平方米,已經整體實現硬體設施標準化,校園環境園林化,教學手段網路化。學校於2000年通過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國中驗收,先後被評為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省綠色學校,市文明單位,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市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學校,市環境教育十佳學校,市綠色學校,縣文明單位標兵,縣教科研先進學校,縣安全文明單位,縣質量優等學校,2008年又被評為縣文明單位,縣“先進職工之家”,市“青年文明號”創建單位,2009年3月獲縣“體育工作先進學校”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東縣河口鎮直夫初級中學
  • 學校占地:41畝
  • 綠化面積:達35%
  • 建築面積:1萬1千多平方米
學校簡介,管理制度,組織活動,歷史沿革,革命烈士,紀念革命烈士,

學校簡介

如東縣直夫國中創建於1958年,是以王直夫烈士命名的。現有教職工63人,其中黨員19人,具有中高級職稱25人,學歷達標率92%,雙大專或本科畢業的超50%。學生551人,三個年級分別為四軌。
學校一貫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構築人才高地,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多年來,堅持以“樹職業理想,講職業道德,練職業技能,守職業紀律”為主題,鑄造師魂。通過開展“樹師表形象,創文明校風”、“黨員先鋒崗”、“五好女工”等系列活動,以及定期舉行的教師“三德”演講會、“師德標兵”報告會、青年教師座談會,不斷增強廣大教師教育人的使命感、責任感。學校花大氣力、真功夫大力推進課程改革,以江蘇省《管理規範》和教育局一系列教學檔案為抓手,狠抓“三定一規範”的執行,組織教師走出去學習,也從網上、報刊上選學課改的經驗,特別是杜郎口中學、即墨28中改革的成功經驗。
全校確定了4個實驗班,運行態勢很好。組織教師人人上過關課,鼓勵教師構建與創新課堂教學新模式,開闢了《直中簡報》每月登載教師們關於課改的經驗體會,也編印下發了“我說教改”的專輯。可以說全校課改革作熱火朝天,其優勢以逐步顯現。每學期都開設“五課”(即幹部先行課、骨幹示範課、同軌對比課、課改實驗課、改薄跟蹤課),促使教師向45分鐘要質量。通過教學基本功競賽、“教壇新秀”評比等系列活動,實施“七一”工程(即一口標準的國語、一手端正的粉筆字、一份優秀教案、一堂高效率的好課、一份高質量的試卷、一套比較嫻熟的現代教育技術操作本領),從而促進一批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增強了學校發展的後勁,僅08年我校就有三名教師被評為如東縣骨幹教師。保證了“讓學生陽光成長,讓學校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的落實。

管理制度

學校注重校本管理研究,建立健全了“三全”、“三化”、“三制”的管理體制,引進競爭機制,實行動態管理,促進了管理的不斷深入。“三全”:全員參與管理,全方位管理,全流程管理。學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從教職工的衣食住行到學生的吃喝拉撒,從教育教學到各項安全工作,都有一整套的管理要求和強化措施,真正做到管理時間上不留空隙,空間上不留空白,職責上不留空位。“三化”:明確任務,全部工作目標化;制定規章,全員行為規範化;總結評比,全面評估標準化。
學校制定了直夫國中《教工須知》、《學生必讀》、〈班級考核細則〉、〈宿校生管理條例〉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使師生員工在各方面都有矩可依,有章可循,堅持了日查、周結、月評制度。“三制”:領導幹部分工負責制,各項工作專線負責制,班務工作考核獎懲激勵制,學校領導幹部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學校各項工作,落實專人管理,明確要求;班主任工作,一月一考核。連同制度文化,學校編印了《直夫國中校園文化手冊》,形成了校園文化標識21種;每年開展體育、科技、藝術“三節”和清節追思日、6·15環保日、重陽敬老日“三日”活動。此外從校園環境文化入手,多動腦、少花錢,努力打造文化校園、綠色校園、書香校園,促進校園文化的普及、靈動和提升。學校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師生讀書活動,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行動中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績。

組織活動

通過校本課程資源的研究開發,學校初步形成了鮮明的“生活型”德育的工作特色,健全了“五線式”的德育隊伍,即班主任、團組織、教職工、學生幹部、校外輔導員五支隊伍。落實了“選單式”的德育時間,即“每日三餐”(早上學名言,每天一條,抄錄品味;午間唱歌曲,每天一歌,陶冶情操;晚間聽廣播,了解校內外、國內外大事)“每周小宴”(周一的升旗儀式,各班的主題班會,年級組的系列活動),“每月大宴”(學校每月圍繞一個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節假日加餐”(有計畫的布置德育作業,以推動學校、家庭、社會對於青少年德育養成的互動)。學校的“生活型德育的途徑研究”已被立項為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學校以此市級課題為統領,深入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科研工作,全面落實教科研在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先導地位,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科研促教改。近幾年來,全校有近百篇課改論文在各類報刊發表,2008年12月份,在全縣國中第十二屆“黃海潮”教科研活動中,學校又榮獲“組織獎”。

歷史沿革

革命烈士

在如東、海安兩縣交界的三鄉二鎮(沿南、沿口、角斜、袁莊、河口)串場河畔,半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傳頌著一個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王直夫!他用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在人們心中豎起了一塊巍峨的豐碑。
王直夫,又名王寶生,一九一八年農曆二月初十出生於江蘇省泰興縣河失鎮河頭村一個貧苦家庭。他的父親王左欽是一個正直、善良、勇敢的漢子,參加革命不久,便被敵人殺害。少年直夫幼小的心靈里便埋下了對敵人的深仇大恨,並萌發出革命戰爭種子。
一九三四年,年僅16歲的直夫到立新國小教書,不久又到泰縣的一個區里做財務工作。一九四○年新四軍東進,王直夫參加革命來到紫石(今海安)縣李堡區工作,不久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黨。他先後任紫石縣李堡區長和武工隊支隊長。一九四五年冬天,王直夫的兒子降生了,為了慶祝抗日戰爭的勝利,他給孩子取名為王冬慶。
革命的道路並不平坦,國民黨反動派為了搶奪抗戰的勝利果實,向人民舉起了屠刀。王直夫在角斜一帶與敵人展開了英勇的鬥爭。當時,在他的家鄉,敵人的“清紅隊”常常到革命者家中抓人、放火。因王直夫一家幾個人都在外革命,所以國民黨地方武裝及“和平軍”都經常竄到王直夫家進行騷擾和威脅,直夫的母親和他的妻子殷春芳,多次被敵人抓進監獄。然而這並不能動搖王直夫的革命意志。於是,兇惡的敵人變本加厲,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漢奸領著幾個壞蛋撲進王直夫家,殘忍地將王媽媽打昏,從她懷中搶下僅八個多月的小冬慶,惡狠狠地摔死在地上。但是,這仍然沒有能夠嚇倒王直夫,他已經從一個圖報家仇的熱血青年成長為一個成熟的革命者了。他忍著強烈的悲痛,和區裡的同志一道,依靠黨的領導,發揮集體智慧,深入發動民眾,建立地方武裝,在南到栟茶運河之南,北至范公堤北,東到淮河,西至堡河這東西十八華里,南北十二華里的區域內,和敵人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戰略戰術,或向幹部、民眾宣傳革命的道理;夜晚,他們走村串戶,發動民眾,風餐露宿,走南闖北,含辛茹苦。王直夫常常對大家說,共產黨是革命的,革命就要吃苦,不吃革命的苦,就要吃敵人的苦。
一九四六年六月一八日,蔣介石指令湯恩伯、李默庵部隊的五個整編師、十二個旅共十二萬人向我蘇中地區瘋狂侵犯。我軍在司令員粟裕、政委潭震林的直接指揮下,從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七日的一個半月內,相繼在泰興、海安、李堡、丁埝、如皋等七個戰場和敵人展開決戰,共殲敵五萬三千餘人,取得“七敵七捷”的輝煌戰績。在海安、李堡戰鬥中,王直夫把角斜的幹部民眾動員起來,積極投入到支前鬥爭中去:一是組織地方武裝防止還鄉團的騷擾,保衛農民分得的田地、財產。二是動員參軍,不斷充實人民軍隊。全區出現了父親送兒子、弟妹送史長、妻了送丈夫參軍的動人場面,僅當時的沿北鄉就有四十二人主動要求上前線。三是為部隊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區、鄉、村層層組織擔架隊,僅角斜區參加運輸的就近一萬人。在各鄉村人人參與支前,婦女做被子、納軍鞋、磨軍糧,保證前方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在八月十日至十一日(農曆七月半)的李堡戰鬥中,王直夫帶領偵察員觀察敵人的動靜,率領武工隊員破壞敵人的交通要道,剪斷敵人的電話線。在戰鬥打響後,他不顧個人安危,帶領大家冒著槍林彈雨,源源不斷地把饅頭、茶水、武器彈藥等送到前沿陣地,他親自抬架上陣,救護傷病員;組織民兵游擊隊在煤油箱中點燃鞭炮,聲東擊西,以唬弄敵人。戰鬥結束後,又組織民兵清理戰場。他不顧勞累,還和游擊隊員在李堡附近的一條小河裡打撈到敵人扔掉的十幾支長槍,武裝了游擊隊,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栟茶、角斜、李堡等據點的敵人氣焰更加囂張了,他們經常不分晝夜地出動,反覆圍剿我根據地。他們野蠻地襲擊我游擊隊,逮捕殺害區鄉幹部和進步民眾,妄圖消滅我根據地,扼殺新興的革命政權。面對白色恐怖,王直夫忠於職守,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指揮才能。
十二月二十七日,王區長和區裡的同志一道在范堤以北的來南、光明兩鄉布置工作,恰逢東台縣公安局偵察科長張建明來到角斜區傳達上級指示,他們便在晚上來到栟茶運河河南的井兒莊召開全區鄉乾的秘密會議。會上,張科長傳達了上級的“縣不離縣、區不離區,鄉不離鄉,建立武工隊,堅持原地鬥爭”的指示。王區長號召大家保衛紅色政權,堅持原地鬥爭,奪取最後勝利。王直夫將各鄉指導員、民兵大隊等三十七人組織起來,建立了區武工隊(隊內稱一個排),當晚建好編制,發了槍枝,編好花名冊,並察看了地形,大家商定,如有意外,往西或往南撤,明天傍晚到草盪頭(今沿南鄉內)再集中。由於連日奔波,晚上又跑了十多里路,加之開了幾個小時的會,大家都疲憊不堪,和衣一躺下便很快進入了夢鄉。
次日凌晨,大霧瀰漫。敵六十五師一三五團駐角斜的一個邊約一百多人,得到奸細的密報,趁著濃霧向我區隊輕裝奔襲,包圍了井兒莊。查哨的人發現情況萬分緊急,立即鳴槍報警並高聲大叫:“有情況!”聽到槍聲,同志們都拿起武器衝到門外,少部分人掩護,大部分人向西撤退。
為了迷惑敵人,王區長帶領警衛員吳方貴、公安局張科長向危險性較大的南面衝去。王區長邊跑邊向敵人射擊,以牽制吸引敵人,掩護區隊突圍。敵人嚇懵了,緊接著便惡狼似的朝南追趕過來,以為追上的是區隊。
王區長三人邊打邊撤,連續過了兩條河,越過了幾道溝。這時身上夾襖已全部濕透,又冷又重裹在身上跑不快。突然,王區長一個趔趄,敵人的一顆罪惡的子彈擊中了他的右腿,頓時血流如注。他往前又跑了幾步才倒下來,順勢抬手朝後又打了幾槍,撂倒了幾個敵人。警衛員吳方貴立刻把王區長馱在背上,張科長加槍掩護。吳方貴因年幼個子小,背著區長奔跑困難很大,竭盡全力向前走了一里多路,敵人便追近了,子彈在他們身邊“嗖嗖”地飛過。王區長從小吳背上竄下來,命令小吳趕快撤退。小吳捨不得丟下區長,王區長把槍一揮:“我命令你走!不走就是違抗命令。”小吳只好放下區長含淚向西奔去跳進一條小河裡,用柴草蓋在頭上才躲過了敵人的追捕。這時王區長已失血過多,臉色蒼白,他知道自己難以行動,可能逃不出敵人的魔掌。他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把生命的希望留給同志,當機立斷,請張科長趕快走。可張科長卻又堅持背了王區長一段路。到了繆家莊,敵人的“哇哇”叫聲已經聽得很清楚了。他們朝天放槍,妄想抓活的。王區長忍著傷口的劇痛,把張科長推到了身邊的一條小河裡,接著揮槍向敵人猛烈射擊,直到子彈打光,然後鎮定自若地把自己心愛的一支花鼓牌二膛德制駁殼槍全部拆開,把零件扔到河裡(後來,武工隊員只撈到一根保險帶)。窮凶極惡的敵人蜂擁而上,企圖將他綁架回據點。王直夫堅貞不屈,怒視敵人,抗拒不走。敵人軟硬兼施,但始終未能使王直夫屈服。一籌莫展的敵人惱羞成怒,在他身上胡亂戳了幾刀後,又開了幾槍,殘酷地把他殺害於途中。人民的好區長、好兒子王直夫同志壯烈犧牲了,年僅二十八歲。
晚上,同志們在海河灘為王區長收殮。看到區長渾身彈痕累累,血跡斑斑,而他保存的抗幣、革命政權的鈐記以及檔案等還妥善珍藏著,不由痛哭流涕,泣不成聲。
戰士們連夜把烈士的遺體運到沿南鄉十七大隊的一塊地里埋好,然後默默地身自己的區長告別。老百姓的好區長、泰興人民的好兒子、黨的忠誠戰士王直夫同志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人人民的解放,拋妻別子,遠離家鄉,把七尺之軀,滿腔熱血獻給了如東大地,獻給了祖國壯麗的解放事業。

紀念革命烈士

解放後,為了弘揚王直夫烈士的精神,如東縣人民政府以王直夫的名字命名了直夫公社(今河口鎮)、直夫初級中學、直夫國小和直夫橋。
王直夫烈士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