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尊佛像的造型與推古31年(623年)止利派佛工所鑄的法隆寺金釋迦尊像中的中尊像極為相似。而且正面的大衣末端披在左前臂上,但大衣的背面卻披在左肩上,這種前後矛盾的衣著方式方面兩尊佛像也是相通的。但本像的表情比金堂像顯得更為祥和,而漩渦狀的頭髮及懸裳的衣褶等特點無不體現了作者的匠心獨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來坐像
- 館藏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此尊佛像的造型與推古31年(623年)止利派佛工所鑄的法隆寺金釋迦尊像中的中尊像極為相似。而且正面的大衣末端披在左前臂上,但大衣的背面卻披在左肩上,這種前後矛盾的衣著方式方面兩尊佛像也是相通的。但本像的表情比金堂像顯得更為祥和,而漩渦狀的頭髮及懸裳的衣褶等特點無不體現了作者的匠心獨運。
此尊佛像的造型與推古31年(623年)止利派佛工所鑄的法隆寺金釋迦尊像中的中尊像極為相似。而且正面的大衣末端披在左前臂上,但大衣的背面卻披在左肩上,這種前後矛盾的衣著方式方面兩尊佛像也是相通的。但本像的表情比金堂像顯得更...
這尊阿彌陀如來坐像就是平安後期突出塊面表現力的佛雕作品的代表。作者定朝和尚是這一時期著名的佛雕藝術家,在當時的雕塑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型態 這尊《阿彌陀如來坐像》是定朝和尚晚年的作品。佛陀身體各部分比例均勻對稱,衣紋柔和地隨肉體起伏,毫無刀斧痕跡,真實而細膩,和從前模仿唐朝的公式化的衣褶完全不同。
大日如來坐像 大日如來坐像是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10—11世紀 銅 高22厘米,座寬14.5厘米,進深(厚)9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銅鎏金寶生如來坐像 銅鎏金寶生如來坐像,出土於大理崇聖寺千尋塔,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時期:大理國 尺寸:高8.3厘米 出土地:大理崇聖寺千尋塔 雲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寶生如來位於南方,結與願印,此印表示諸佛等施眾生的慈悲,能令眾生圓滿一切諸樂。
長谷寺鐵造樂師如來佛坐像 長谷寺鐵造樂師如來佛坐像,建於朝鮮忠清南道青陽郡大峙面長谷寺的朝鮮三國新羅後期的佛像。高2.32公尺,形象逼真,歷史悠久,是朝鮮的國寶。
右足壓於左股上,呈吉祥半跏坐姿。簡介 此像與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大理國盛明二年”款大日如來鎏金銅佛像的面貌、體形與服飾相比,其造型風格完全一致。這件銅鎏金佛坐像古樸端莊,金色保存良好,造型準確,亦應是一件十二世紀中葉相當南宋紹興年間大理國所造作品,是存世不多的難得的藝術佳品。
清石灣窯白釉如來佛陶坐像 清石灣窯白釉如來佛陶坐像是清代時期的文物。
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佛教典籍中載,其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曾發十二誓願,為眾生消除痛苦、求得安樂。這尊清代藥師佛,佛像肉髻高隆,面相方圓,長眉細目,隆準小口大耳垂,上穿袒右袈裟,下著長裙,結迦坐於蓮花座上,左手持一缽。整尊造像沉穩大氣,手感厚重,足可見清代宮廷文化中,藏傳佛教的...
明代銅鎏金毗盧遮那佛坐像,該佛像與其基座皆為空腔,從整體造型特徵看,應採用了模鑄、失蠟法等多種工藝。佛像整體造型生動,線條簡潔流暢。蓮座為盛開的五層仰蓮座。相關資料 毗盧遮那佛,又作毗盧舍那、毗盧折那,意譯為大日如來、遍照、光明遍照或淨滿、三業滿、廣博嚴淨等,是中國寺院中常見的一尊佛像,...
阿閦佛金坐像,大理國時期文物,像高8.5厘米,重120克。這尊阿閦佛由純金鑄造,1978年出土於大理崇聖寺主塔。歷史背景 阿閦佛,又稱“不動佛”,在五方佛中居於東方,是初期大乘經典中主持東方淨土的佛陀。他象徵大日如來的大圓鏡智,此智可以覺悟人的本性,使之具有斷絕世界煩惱而成就解脫智慧的心境。文物價值...
銅鎏金毗盧遮那佛坐像出自明代,通高173厘米,由坐佛與佛座兩部分組成。通體鎏金,但鎏金多已脫落。明代。通高173厘米,由坐佛與佛座兩部分組成。通體鎏金,但鎏金多已脫落。坐佛頭戴五佛冠,腦後原飾有頭光,已殘。螺發,面相豐腴,雙目下垂,眉間白毫,唇線清晰,略帶笑意。大耳垂肩,耳垂飾耳璫。冠側寶...
金阿閦佛坐像是大理國時期的文物。文物特徵 重120克,阿閦佛,又稱“不動佛”,在五方佛中居於東方,是初期大乘經典中主持東方淨土的佛陀。他象徵大日如來的大圓鏡智,此智可以覺悟人的本性,使之具有斷絕世界煩惱而成就解脫智慧的心境。 這尊阿閦佛由純金鑄造,1978年出土於大理崇聖寺主塔.佛肉髻平緩,水波式...
雲岡大佛是位於山西大同市,雲岡石窟的那尊露天大佛,是第二十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民間俗稱雲岡大佛,)高達17米。大耳垂肩,是雲岡的標誌佛像形態端莊,是中國文化傳統的表現手法;但其臉部形象:額寬、鼻高、眼大而唇薄,卻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徵。雲岡大佛意義在於發展出佛教世俗化中國化,即常說的我佛...
鎌倉大佛位於古都鎌倉的淨土宗寺院高德院內的阿彌陀如來青銅坐像俗稱鎌倉大佛,是古都鎌倉的象徵,大佛淨高11.3米,連台座高13.35米,重約121噸。佛像建造於1252年,大佛的較平的面相、較低的肉髻和前傾的姿勢等,具有鎌倉時代流行的宋代佛像的風格,是鎌倉時期的代表性塑像,被定為日本國寶。與奈良東大寺大佛在後世...
飛鳥大佛指日本奈良安居院的本尊佛像,為銅造的丈六釋迦如來坐像,其原型是龍門石窟賓陽中洞主佛。營造背景 “經過遣隋使、遣唐使的往來,日本全方位接受中國文化,從政治、經濟制度到文學藝術思想等,幾乎所有領域都打上了中國文化的烙印。”一般認為佛教最早正式進入日本是在公元6世紀中期,朝鮮半島的百濟國派使者給...
上野大佛(日語:上野大仏/うえのだいぶつ)是一尊像高約6米的釋迦如來坐像大佛。因其臉部浮雕“不落地”,與日語“不落第”(即考試合格)發音相同而又稱“合格大佛”。由於數度遇災嚴重損壞,現存部分僅剩臉部浮雕。大佛現位於東京都台東區上野恩賜公園內,緊鄰上野精養軒的大佛山山丘之上,另設有祈願塔以及志...
殿內透雕刻花供奉泥塑貼金的三如來佛坐像,正中是佛祖釋迦牟尼佛坐像,右側是消災延壽藥師佛,左側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像前,左右站立著弟子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佛前燈、花、幢、幡羅列莊嚴。殿內東西兩側山牆上繪有十六尊者的畫像。三如來佛像後面的迎風屏上,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
本尊:薬師如來、十壹面観音 開基:藤原宇合 札所等:新西國三十三個所25番 神戸十三佛4番 神戸六地藏1番 播州薬師1番 明石西國26番 明石西國新23番(龍象院)文化材:本堂(國寶)仁王門、阿彌陀如來坐像(重要文化材)正殿的側面沒有牆壁,是壹棟開放性的建築。這是在日本傳統的建築方法的基礎上,融入了...
塔基四面各有四個小坐像。塔頂四角飾蕉葉山花。每角蕉葉山花向內部分,刻有坐像;向外部分的兩面,各分上下兩層,刻著佛經故事。塔剎飾有四輪,輪用金屬製成,表面塗白色,其上刻有簡單的∽紋和連珠紋。輪都串在鐵剎上。塔頂中心有稍凸出的蓮花座。塔底有蓋板,其上鑄有“吳越國王錢俶敬造寶塔八萬四千所,...
金堂“東間”內安置的銅造藥師如來坐像(國寶)的光背銘記有如下的記述:“用明天皇為祈禱自己病癒而起誓建立伽藍,但是用明天皇不久之後去世,繼承其遺志的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在推古天皇十五年(607年)完成了佛像和寺院的建立”。但是,正史“日本書紀”上雖然載有其後的670年火災的紀錄,關於法隆寺創建卻沒有...
梓潼廟摩崖造像位於永泰鎮太元觀村,鑿於隋唐延至明代,坐東朝西,開鑿於毛坎山的崖壁上,呈上下兩區分布,造像總計10龕15尊像。上區龕高3.4、寬3.5、龕深0.52米,內有高2.9 米、寬1.5米的火焰紋尖拱形眉龕,龕內有一如來佛祖坐像,像高1.86米、寬1.04米;佛祖左側有一圓拱形空龕,龕高1米、寬...
木造藥師如來坐像 被安放於本坊北側的靈明殿(供奉仁和寺歷代寺院主持靈牌的堂)的本尊。1986年,在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第一次調查里被確認,1990年,被指定為國寶。系康和5年(1103年),根據白河天皇的王子覺行法親王的發願,委託做佛像的手藝人日元和製作的橢圓造像。實體的像高11厘米,包含光輪和台座,是一尊帶有...
內部保有統一新羅時代文物無量壽殿前的石燈(國寶17號),石造如來坐像(寶物第220號),三層石塔(寶物第249號),幢竿支柱(寶物第255號),石造棋壇以及高麗時代的無量壽殿(國寶第18號),祖師堂(國寶第19號),塑造如來坐像(國寶第45號),祖師堂壁畫(國寶第46號)等。特別是無量壽殿是韓國最古老的木製...
2 如來坐像 唐 3 如來坐像 唐 4 寶冠如來坐像 唐 5 寶冠如來坐像 唐 6 如來立像 唐 7 如來坐像 唐 二、石窟保護和基建施工中清理出土的文物 8 獅頭部 北魏 9 菩薩殘段 北魏 10 飛天殘件 北魏 11 菩薩 北魏 12 菩薩頭部 北魏 13 菩薩頭部 北朝晚期 14 如來頭部 北魏 15 如來頭部 唐 16 如來立像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