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體與好生活:亞里士多德的德性政治學

好政體與好生活:亞里士多德的德性政治學

《好政體與好生活:亞里士多德的德性政治學》是一本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好政體與好生活:亞里士多德的德性政治學
  • 作者:董波 
  • 出版時間:2023年4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316 頁
  • ISBN: 9787100220743
  • 定價:98.00 元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共同開啟了西方政治哲學的源頭,而政體問題則是這一源頭的核心關切,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全書即圍繞對政體問題的系統性哲學討論而建構起來。通過深入闡述亞里士多德政體理論的重點問題,可以把握亞里士多德對好生活和好政體的追尋,透視其“德性政治學”的特質。具體而言,本書第一部分討論了亞里士多德德性政治學的基本出發點:城邦的目的、質料與形式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討論了城邦的構成要素如何結為一個政治共同體;第三部分討論了政體類型的倫理內涵,提出了基於亞里士多德的政體六分法和品格狀態六分法的一個猜想:不同的政體類型對應於統治者不同的品格狀態和靈魂結構,從而代表了不同的好生活觀念;第四部分討論了現實政治能夠實現的好政體和好生活,通過對民主制和混合政體的分析揭示了亞里士多德政體理論的實踐性;第五部分討論了亞里士多德的最佳政體以及這一政體所追求的最好的生活。

作者簡介

董波,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劍橋大學古典學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古希臘哲學。

圖書目錄

導言
緒篇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的結構與政體研究的任務
第一部分 城邦的目的、質料與形式
第一章 城邦的目的:好生活
第一節 城邦的四因
第二節 最好的生活與德性
第三節 沉思作為最好的生活
第四節 政治生活的缺陷
第五節 人的境況:神性與人性
第六節 追求德性完善的政治生活
第二章 公民、城邦與政體
第一節 公民的定義
第二節 自然奴隸與理性
第三節 最佳城邦中的非公民
第四節 遠離德性:運氣或錯誤的目的
第五節 必需之物與立法家的知識
第二部分 如何結為共同體:家庭、個人與城邦
第三章 沒有家庭的城邦:對《理想國》方案的批評
第一節 自然開端:如何結為共同體
第二節 一場與蘇格拉底的對話
第三節 城邦的目的:一體化或自足
第四節 同一與差異
第五節 廢除家庭:自然或習俗
第六節 家庭中的友愛與政治的友愛
第七節 城邦一體性的亞里士多德方案
第八節 反對沒有家庭的城邦
第四章 個人與城邦的關係話語:德性、正義或權利?
第一節 權利與個人主義
第二節 概念基礎與文本根據
第三節 德性、正義還是權利?
第四節 城邦的善先於個人的善
第五節 米勒的權利論述
第三部分 政體類型的倫理內涵
第五章 一個猜想:政體類型與品格狀態的對應關係
第一節 政體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第二節 六種政體與六種品格狀態
第三節 《理想國》中政體與靈魂結構的對應關係
第四節 貴族制與德性
第五節 王制與神性
第六節 潛主制與獸性
第七節 寡頭制與惡
第八節 民主制與不自製
第九節 公民制與自製
第十節 政體類型一品格狀態一靈魂結構
第六章 法的統治、理性與實踐智慧
第一節 法的權威與政治正義
第二節 法作為政體優劣的標準
第三節 倫理價值:從正義到德性
第四節 普遍理性與實踐智慧
第五節 服從法律的政治家統治
第四部分 實踐中的好政體與好生活
第七章 民主制為什麼不是一種“好”政體?
第一節 政體與正義
第二節 多數人的德性
第三節 好的民主制和壞的民主制
第四節 歷史終結於民主制?
第五節 自由與不自製的民主制
第六節 德性與民主
第七節 有限參與的民主制與政體改良
第八章 混合政體與能夠實現的好生活
第一節 politeia的屬種模糊性
第二節 公民制的多重定義
第三節 新的政體分類框架:作為混合政體的公民制
第四節 政體為什麼需要混合?如何混合?
第五節 中產政體是混合政體嗎?
第六節 中產政體問題新證
第七節 能夠實現的目標:自製的生活
第八節 政體混合的實踐價值
第五部分 最好的生活與最好的政體
第九章 最好的生活
第一節 政治生活還是哲學生活?
第二節 最好的政治生活
第三節 專制、榮譽與血氣
第四節 德性、閒暇與哲學
第十章 最佳政體的性質
第一節 最佳政體是什麼政體?
第二節 與三種正確政體的比較
第三節 德性原則與平等原則
第四節 最佳政體的獨特性
第十一章 最佳政體的實踐價值與政治生活的局限性
第一節 最佳政體實現的可能性
第二節 最佳政體的實踐意義
第三節 政治生活的局限性
第四節 祈禱中的城邦
結語 德性、政體與教育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