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睛

她的眼睛

她的眼睛伯佐爾格·阿拉維寫的一部小說,講述沒落仕宦人家出身的法蘭吉斯,聰明伶俐,美貌非凡,是獨生女兒,父母愛之如掌上明珠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她的眼睛
  • 外文名:Her Eyes
  • 作者:伯佐爾格·阿拉維
  • 作品體裁小說
  • 創作年代:現代
內容概要,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內容概要

她從小嬌生慣養,性格孤傲,虛榮心極強。師範學校畢業後,呆在家裡無所事事,終日以繪畫消遣解悶。聽父親說起畫家馬康,技藝精堪,便去拜師求學,不料遭到畫家的冷遇。一氣之下,她決定自費赴歐洲留學,專攻美術。
在巴黎工藝美術學院學習進修的,多是法國的紈絝子弟和其他國家的公子哥兒,他們見從伊朗來的這位小姐體態輕盈、綽約多姿,便格外動心,一個個大獻殷勤,爭風吃醋,招惹得法蘭吉斯無心向學,盡跟他們在一起廝混。久而久之,學業荒廢不說,還使她對男性產生反感和厭惡。發展到後來,她竟採取報復手段,以折磨求愛者為樂事。一位義大利留學生就因失戀而投湖自盡。在眾多的求愛者當中,還有她的小叔阿拉姆中校。他作為伊朗國防部的代表,是留法軍事學員的負責人,兼任警察總署特聘的指紋專家。阿拉姆春風得意,躊躇滿志,又長得一表人材,風流瀟灑。剛到巴黎時,法蘭吉斯人生地不熟,多虧他殷勤接待,鼎力相助,這才安頓下來。所以,起初法蘭吉斯對他頗有好感。後來交往多了,才發現阿拉姆是個極端自私、狂妄而狡詐的人。他假公濟私,貪污受賄,沒幾年時間就在英國瑞士和法國的銀行存入巨額款項。他盛氣凌人,不可一世,自認為“比別人更高貴、更聰明、更勇敢、更能幹”,還大言不慚地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妨踏著別人的屍體走過去!”在他眼中,“那些為大眾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人全是傻子,活該坐牢殺頭。”至於說留學生當中有人散發進步報刊,進行反政府宣傳,他認為那不過是“兒戲”罷了,成就大事者,則非他莫屬。對於專制獨裁的國王,阿拉姆極盡獻媚取寵之能事,甚至不惜破費,跑遍整個歐洲,也要購買寶馬奉獻王宮,但他又擔心遭人誣諂,受到國王懲罰,因而產生伺機而動,給“阻礙他發展的”當權者以有力打擊的念頭。儘管阿拉姆發誓說,要為法蘭吉斯“打開天堂的大門”,讓她享盡人間榮華富貴,但法蘭吉斯卻無動於衷,不願意領他這份情。
就在法蘭吉斯因虛度年華,學無所成而自暴自棄,甚至動了自殺念頭之時,有幸結識了一對革命熱情飽滿的未婚夫婦。胡達達德本來也是美院的伊朗留學生,因為在學生中間散發反對禮薩王獨裁統治和反映伊朗人民生活疾苦的波斯文報紙《戰鬥報》,並以事實揭露伊朗莊法使館特務的醜惡面目,被使館宣布為“危險分子”,不準其他學生同他來往,而且取消了他的助學金。這位體弱多病的青年是花匠的兒子,通過畫家馬康的關係,才得以赴歐洲深造。留學期間,他經常得到馬康的鼓勵、關懷和指導。在困難和壓力面前,胡達達德沒有屈服,他以賣畫餬口,堅持正義鬥爭。他的未婚妻梅赫爾·芭努,是伊朗首批公費女留學生之一,在巴黎醫學院兒科專業學習。兩人的生活雖然十分清苦,但他們志同道合,非常樂觀,對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心。法蘭吉斯從胡達達德那裡聽到許多革命道理,和對國內外政治形勢的分析,雖然不能全部接受,卻也深受啟發。她為胡達達德帶病堅持鬥爭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動,自願幫他寄發郵件,並給以資助。在胡達達德的建議和鼓勵下,法蘭吉斯決定回國去找畫家馬康,參加由他領導的地下組織的秘密工作。
相隔5年之後,法蘭吉斯與馬康再度相逢,心情異常激動,希望能在工作接觸中贏得畫家的愛情。馬康則向她強調在白色恐怖下從事政治鬥爭,時刻都有坐牢殺頭的危險,要特別謹慎小心,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第一次接頭後不久,法蘭吉斯收到巴黎來信說,胡達達德病重住院,急需醫療費用。她向手頭拮据的馬康表示可以出錢資助,博得畫家的好感。此後,馬康指示法蘭吉斯學會打字,印發傳單,揭露國王在馬贊德朗廉價收購土地。事發不久,德黑蘭有300餘人被捕,郵電大臣被革職,還準備撤換警察局長。馬康指示法蘭吉斯轉移到城外的破舊小屋,繼續打字,印發傳單。結果,法蘭吉斯家遭到警察搜查,父親被流放外地,經過這場鬥爭的考驗,馬康很欣賞法蘭吉斯表現出的勇敢和沉著,進而萌發了愛慕之心。此時,法蘭吉斯反而思想鬥爭激烈,經過徹夜不眠的思考,她得出“自己配不上畫家”的結論,因為馬康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為了實現崇高的理想,不惜拋棄垂手可得的名譽、地位和愛情;而她卻捨不得丟悼自己已有的一切:豐厚的家產和優裕的生活條件。馬康一心撲在革命工作上,置生死於度外,不遑顧及個人幸福;而她“僅僅為了他”才甘冒風險,不怕犧牲,並不是為了他為之奮鬥的“人民”、馬康是“近百年來伊朗最偉大的畫家”;而她意志薄弱,無力攀登藝術的高峰。兩個人的差距太大,難以結合組成家庭。
不過,陷入情網的法蘭吉斯無力自拔,她仍然執著地追求著個人幸福。在以後與畫家交往的七、八個月里,她主動接近馬康,盡力協助他工作。當地下組織的成員被捕時,法蘭吉斯自告奮勇前去探獄,打聽虛實;並應畫家的要求,親自去找新任警察局長阿拉姆,設法搭救出獄中難友。當她意識到馬康處境危險時,極力想幫助畫家擺脫困境。但她多次求見,均遭到畫家堅決拒絕。馬康被捕入獄,法蘭吉斯十分焦急,她生怕嚴刑之下拒不招供的畫家會被處以極刑。萬般無奈,法蘭吉斯違心地同意與阿拉姆成婚,以換取畫家的生命安全。警察局長考慮再三,勉強答應將馬康流放外地。3年後,畫家死於流放地卡拉特,留下他最後創作的油畫《她的眼睛》。

作品賞析

伯佐爾格·阿拉維的代表作《她的眼睛》,通過出身沒落仕宦之家的貴族小姐法蘭吉斯執著地追求革命畫家馬康的愛情故事,寫出了在白色恐怖下從事地下活動的革命者不畏艱險、勇於犧牲的鬥爭精神,和他們全心全意為工作奮鬥,公而忘私的高貴品質;寫出了女青年知識分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對個人幸福的大膽追求,對革命者的同情和支持,以及由於舊世界觀作祟而造成的愛情悲劇;同時也寫出了禮薩王反動政權內部的重重矛盾,極端腐朽和墮落。
以革命鬥爭為題材,塑造地下工作者英雄形象的作品得以問世,這在獨裁者統治下的伊朗是難能可貴的。更可喜的是,這部思想內容健康的作品,還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作者對女主人公法蘭吉斯的性格和思想特徵把握得十分準確,刻畫得惟妙惟肖。這位大家閨秀,從小養尊處優,出落得如花似玉,在紈絝子弟和公子哥兒們的心目中是備受崇拜的“維納斯”。當她對吃喝玩樂,談情說愛的庸俗生活感到厭倦時,便採取玩世不恭的態度,甚至對求愛者報以折磨的手段。在她精神空虛、百無聊賴的情況下,結識了帶病堅持工作的革命青年胡達達德,為對方忘我的鬥爭精神所感動,並且產生自慚形穢的自卑感。她當時的思想狀態,是“一個驅體,兩顆心靈”,有同情和支持革命的一面,又有留戀過去,貪圖享樂的一面。她“受到兩種對立的力量的制約”,還不能夠堅決地“一邊倒”。法蘭吉斯這種搖擺不定、動搖猶豫的思想特徵,尤其突出地表現在她對革命畫家的愛情追求上。從巴黎回國之後,法蘭吉斯真心實意地愛上了馬康。馬康是“近百年來伊朗最偉大的畫家”,他的畫作富於民族特色,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使她為之傾倒,馬康還是伊朗地下革命組織的領導人,他大公無私,富於自我犧牲精神,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她的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對愛情的渴望。而當馬康對她在工作中表現出的勇敢、沉著表示讚賞,並產生愛慕之心時,法蘭吉斯卻又動搖退縮了。經過徹夜不眠的激烈思想鬥爭,她覺得“自己配不上畫家”,“不能與他並肩戰鬥”,因為“那樣會一輩子活受罪”。既然如此,就應該分道揚鑣,各奔東西;可是,她又捨不得離開馬康,依然主動地接近馬康。後來,馬康被捕,嚴刑之下拒不招供,很可能被處以極刑。這時,心急如焚的法蘭吉斯草率從事,為搭救馬康,違心地答應她的小叔、警察局長阿拉姆的求婚。這種極端錯誤的決定,是她年輕幼稚的表現,但從根本上說,還是由於沒有下定決心與舊世界觀一刀兩斷,老是動搖猶豫釀成的惡果。
作品還比較成功地運用了設定懸念的藝術手法。小說開頭寫當局出面為去世的馬康舉辦畫展,其中畫家在流放期間創作的最後一幅油畫《她的眼睛》,格外引人注目。由此引出一個神秘的女人。觀眾議論紛紛:這幅畫畫的是誰?她是怎樣一個女人?現在是否還活著?她與畫家是什麼關係?她與畫家被捕、流放和去世有無瓜葛?被流放外地的畫家為什麼要創作這幅畫?他的動機是什麼?……這一連串的問題全是懸案,因而引起讀者對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的極大興趣和關注。以下的故事情節便是圍繞這個神秘女人逐步展開,如“剝繭抽絲”,層層深入,將籠罩在讀者心頭的疑團一一消釋。全書故事講完,仍然能吸引讀者對《她的眼睛》這幅畫的內涵做進一步的思考,正所謂“言止而意不盡”,餘味無窮。小說採取作者和女主人公對話的形式,主要讓法蘭吉斯用第一人稱“我”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往事,娓娓動聽,給人以親切、自然之感。作品中運用“多副筆墨”,將敘事、議論和抒情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熔為一爐,使讀者在把握故事脈絡的同時,體味女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了解她對人對己對事的看法,從中領悟作者的創作旨趣,進而得到審美的享受。

作者簡介

伯佐爾格·阿拉維,伊朗小說家。1904年生於德黑蘭,商人家庭出身。早年留學德國,歸國後在德黑蘭工業學校任教。20世紀30年代初,與好友薩迪克·赫達亞特等4人成立“拉貝”文學小組,經常聚會討論國內外大事和文學創作問題。他們為引進西方流行的小說創作方法,與保守派展開論戰。1934年,阿拉維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手提箱》問世,引起文學界的關注。從小說的構思謀篇和人物塑造來看,是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說的影響。1936年,因積極參加反對禮薩王獨裁統治的政治活動,阿拉維和以埃朗尼博士為首的其他52位革命志士一起被捕,直至1941年穆罕默德·禮薩王即位,宣布大赦,才獲釋出獄。出獄不久,他就出版了第二部短篇小說集《獄中札記》(1941),形象地描述了獄中難友的艱苦鬥爭經歷和所遭受的種種磨難。接著,他又發表了報告文學《五十三人》(1942),詳盡地述說了他們被捕、受審和坐牢的經過,揭露了禮薩王反動統治的罪惡行徑。1952年是阿拉維文學創作的豐收年。他先出版短篇小說集《書簡》,榮獲了“金質和平獎章”,繼而則以獨具特色的中篇小說《她的眼睛》轟動了伊朗文壇。《書簡》生動地展示了20世紀40年代伊朗北部農村圍繞土地問題而展開的激烈鬥爭。阿拉維是位革命作家,他筆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敢於面對冷酷的現實,敢於反抗社會的壓迫和不公。移居德國後,他改用德文進行創作,雖然寫了幾部與伊朗有關的小說,但其成就不如前期的作品。此外,阿拉維還翻譯了席勒的《烏列昂小姐》等名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