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社會末期,奴隸制生產關係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封建制生產關係逐步取代奴隸制生產關係,從而徹底瓦解奴隸制生產方式。
奴隸與奴隸主的階級鬥爭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反映在階級關係上就是奴隸與奴隸主的階級鬥爭。這種鬥爭表現在奴隸怠工、破壞工具、逃亡等方面,而它的最高形式是奴隸或奴隸聯合其他勞動人民的武裝起義。在奴隸社會的歷史上,充滿了奴隸反對奴隸主的起義,特別是到了奴隸制末期,這種起義更加頻繁,規模也不斷擴大。在羅馬帝國,較大的有公元前137年西西里奴隸起義,公元前104年西西里奴隸第二次起義,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領導的奴隸起義,公元238年阿非利加奴隸和隸農起義,公元263年西西里奴隸第三次起義,以及公元 3世紀中葉高盧奴隸、隸農和貧民的聯合起義等。在中國,當奴隸制到了它的沒落期,奴隸和平民的起義事件也是連綿不斷。奴隸和其他勞動人民反對奴隸主剝削壓迫的鬥爭,特別是波瀾壯闊的奴隸起義,沉重地打擊和動搖了奴隸社會的基礎。
封建制生產關係的產生 奴隸制生產方式的解體與封建制生產關係的產生是相伴而行的,並互為因果。在奴隸制經濟趨於停滯和沒落的情況下,奴隸與奴隸主的階級鬥爭日益尖銳和激化,有些奴隸主,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改變原有的剝削方式。在羅馬,奴隸主開始把大田莊的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耕種,徵收地租,這就使奴隸變成了隸農,產生了最初的封建剝削關係。到了羅馬帝國晚期,隸農制趨於流行。也就是說封建制生產關係已經在奴隸社會的母體中孕育和發展著。在中國,封建制生產關係的產生和孕育,也表現為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國管仲的改革,魯國的“初稅畝”和“作丘甲”,鄭國子產的改革,秦國商鞅的改革,楚國吳起的改革等。這些改革雖然都是為了維護各自的剝削統治和富國強兵,但卻一次又一次地破壞著奴隸社會的基礎,促進了封建關係的發展。
在奴隸制日益沒落、封建制日益發展的社會條件下,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和其他民族的入侵,結束了奴隸制的西羅馬帝國,標誌著西方古代奴隸社會的結束,走向封建社會。中國於公元前5世紀,在諸侯爭霸和混戰的過程中,封建制代替了奴隸制。其他奴隸制的國家,如兩河流域和印度,也採取和經歷了與羅馬或中國類似的方式和過程,從奴隸社會發展為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