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

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Feminism film criticism theory),又稱女權主義電影批評理論。是借用精神分析學和意識形態理論概念,解構、批判以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電影性別觀念和秩序的一種電影批評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
  • 外文名:Feminism film criticism theory
  • 定義:電影批評理論
  • 理論主旨:揭示和抨擊銀幕上的性別歧視
基本概念,代表文本,作用影響,

基本概念

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的主旨是揭示和抨擊銀幕上的性別歧視,闡明男權社會的無意識所構成的電影形式的反女性本質。
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①形象批評階段(1972~1975)。即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的形成時期。立足於男女生理的差異,探討電影藝術對女性形象的歪曲問題,並指出女性在電影這套符號象徵系統中已被意識形態建構為具有穩定不變的形象和意義的符號,意識形態又以此方式強化男權社會的性歧視。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M.羅森和M.哈斯科爾。早期的女性主義電影批評在研究方法上過於倚重對電影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缺乏對媒介機制的特徵研究,使得女性主義電影批評流於表面,而無法做出深入透徹的闡釋。
②敘事批評階段(1975~1985)。女性主義電影批評迅速吸納了符號學、意識形態分析和精神分析批評等理論資源,開始探討以男性視點拍攝的影片中女性的主體性及其客體地位的形成原因。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L.穆爾維,她把精神分析批評當作一種政治批判的武器,深入闡明了男權社會的無意識如何構成了電影的敘事模式。
③文化批評階(1985~ )。女性主義電影批評對兩性差異進行文化反思的階段。從前期的男女性別差異二元論轉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以探求多元化的、可能的觀影方式。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是T.de瑞蒂斯。她以性別問題作為分析中心,要求重新確定電影研究的規則。她認為女性主義電影批評應擴大到階級、種族、膚色、年齡等領域,應從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廣泛展開,才能對女性自我主體性有更準確的把握和認識。

代表文本

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的代表性文本包括:C.莊士敦的《女性電影作為抗衡的電影》,穆爾維的《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以及《穆爾維關於 <太陽浴血記> 對 <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的進一步思考》,J.米切爾的《精神分析與女權主義》,羅拉蒂斯的《愛麗絲說不》,E.A.卡普蘭的《母親行為、女權主義和再現》,C.約翰斯頓的《走向女權主義電影實踐:幾個命題》。這些論文試圖用不同的方法破譯好萊塢影像符碼,揭示其中隱含的“性別歧視”,從而解構傳統的“經典敘事”。

作用影響

作為當代電影理論的重要流派,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具有激烈的批判立場和高度綜合的方法論基礎,採用了符號學、敘事學、精神分析學、意識形態理論等對好萊塢電影工業和製作方式進行批判和解構,並試圖顛覆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語言和意識形態結構。作為一種純粹的批評性理論,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理論在立場和方法上自覺地疏離電影創作實踐,以維護理論形態本身的自洽性和政治、美學批評的獨立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