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電影

女性電影

女性主義電影:女性主義電影理論作為當代電影理論的一個流派,發端於20世紀60年代,融合了精神分析學、後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等諸學說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女性在電影文本中的呈現,解讀電影文本中性別敘事的意識形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女性電影
  • 解釋:當代電影理論的一個流派
  • 角色:多半以女性角色為核心
  • 開始時間:20世紀60年代
  • 分類:女性主義電影、女導演創作的電影
  • 作品舉例:《時時刻刻 The Hours》
分類,電影理論,作品舉例,

分類

電影理論學者朱蒂絲·梅恩把女性電影分為兩大類型:一是根據消費對象而言,針對女性觀眾的充滿情緒的通俗劇電影,號稱“淚水片”(WEEIP-ES)。其中尤以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好萊塢的通俗劇最為常見,影片大多為男性導演所攝製。另一種是依據作者而言,就是女性導演拍攝的影片。這兩大類型的電影,前者側重影片的議題,只強調影片的中心議題是否關心到女性生存狀況,不太關注導演的性別,後者側重導演的性別身份,把女性電影限定在女性導演的範圍內。
國內通常把女性電影分為三類:女性題材或主體的電影、女性主義電影、女導演創作的電影。
從創作主體上講,強調女性電影必須是由女性執導。這裡又大致分為兩種不同的看法。其一,女性執導,影片要帶有鮮明的女性意識。其二,一些研究者認為,電影和文學創作不同,女性文學可以界定為女作家寫的,以女性經驗、言說為主體的文學。而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需要群體智慧,很難做到編、導、演等主創人員都是女性、且主題又是關涉女性生存體驗的。所以,對電影而言,女性導演的、以表現女性為主的、顯示女性的真實存在和覺醒的作品,都可以算作是女性電影。
新中國女導演女性意識的覺醒與突破
隨著女導演女性意識的自覺,一些女性導演突破了幾十年來對男性創作的藝術模仿,大膽亮示出,屬於女性自己的獨有情感、志趣、生活、追求。史蜀君的女學生三部曲《女大學生宿舍》、《失蹤的女中學生》、《夏日的期待》展現的是青春期的女孩子的生活情態和困惑;王君正的《山林中頭一個女人》,對比了今昔兩代婦女命運的不同,表現了新社會的女人在掌控自己的命運後給自己、給山林生活帶來的溫馨與活力;凌子的《原野》從女人原始力量的角度來探索女性命運;彭小蓮的《女人的故事》敘述了幾個農村女性意識覺醒後的自主自立;張暖忻的《沙鷗》表現的是女性運動員永不言敗的頑強精神,《青春祭》描寫了女主人公險些滑過的青春之美和對這一美好經歷的虔誠的懷念;李少紅的《紅粉》把妓女題材放在歷史多元化中表現它的獨特性;黃蜀芹的《人·鬼·情》更是以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深刻揭示了女性難以言說的人生苦痛。這裡林林總總匯集的是女性獨有的、隱秘的、多基調的五味人生。

電影理論

西方女性主義電影理論
1972年,在紐約舉行了第一屆國際婦女電影節,同年在愛丁堡電影節內舉辦了婦女專題,第一份專門研究女性主義電影的刊物《女性與電影》也在同年出現。
隨著研究的廣泛深入,女性電影研究理論開始逐漸創立。這方面衍生出的重要文獻有:莫莉·哈斯凱爾的《從敬畏到強暴:電影中的女性待遇》、瓊·麥倫的《新電影中的女人和性執》(1974年);克萊爾·強斯頓的《多蘿西·阿茲納的作品》、勞拉·莫爾薇的經典論文《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漢》(1975年);卡倫·凱和傑拉爾德·派瑞合編的第一本女性與電影的論文集《女性與電影》1977年個;卡普蘭主編《黑色電影中的女人世界》(1978年;)勞拉·里德爾的《帶回夜晚:女人看色情片》(1980年);安妮特·庫恩州女人電影:《女性主義和電影漢》(1982年);卡婭·塞佛曼《符號學的主體》(1983年);瑪麗·安·杜恩、帕特麗西婭·麥倫坎普和琳達·威廉士合編的《再視:女性主義電影理論批評論文集》(1984年);瑪麗·吉堤以電影女性主義:《理論與實踐》、T·德·羅瑞提斯絲的《愛麗絲不再從》(1985年)`”,;德里沙·迪羅拉蒂斯的《性別的技術:有關理論,電影與虛構的論文孰》(1987年)。

作品舉例

黃蜀芹的《人·鬼·情》
(戴錦華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女性電影'。”)
香特爾·阿克曼的《讓娜·迪爾曼 》
影片內容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一個中年寡婦三天的日常生活(影片其實是從第一天下午到第三天的下午,仔細算下來也就兩天多一點),影片的拍攝手法也十分“簡單”——固定長鏡頭(影片中的機位選擇非常嚴格,比如說廚房是正面、側面兩個機位,算下來全片也就只有十幾個機位),影片場景同樣十分“單調”——超過90%是在讓娜迪爾曼所住的公寓裡拍攝的。
史蒂芬·戴德利的《時時刻刻 The Hours》
阿涅斯·瓦爾的《五至七時的奇奧Cléo de 5 à 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