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佩劍團體

女子佩劍團體

佩劍是既劈又刺的武器。在比賽中,以劈中得分為多。擊中有效部位是上身、面罩及手臂。有效部位由金屬衣裹覆。團體賽每隊4名隊員,3人參加團體對抗,一名隊員作為替補。每場3分鐘打5劍,共9場。先得45分的隊獲勝。

介紹,歷史概況,比賽環境,比賽規則,觀賽禮儀,

介紹

電子儀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無效擊中。佩劍比賽也講究擊中優先權。
女子佩劍團體為2008北京奧運新增項目之一。

歷史概況

擊劍運動真正得到全面的發展還是在法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時期。1776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發明了面罩,這一發明使擊劍運動進一步走上了高雅道路。人們戴上面罩、手套,穿上擊劍服,就可以安全地進行一連串的攻防交鋒。面罩的問世是擊劍運動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擊劍運動的發展中心。
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的歐洲盛行決鬥。在這種形勢下,為了滿足人們對擊劍的愛好和需要,又不至於傷害生命,一種劍身較短並呈四棱形,劍尖用皮條包紮的新型劍被設計出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並得到廣泛開展,這便是花劍的雛形。從此,在歐洲的習武廳、擊劍廳及專業學校里,花劍的擊劍方式逐漸形成並日趨[更多信息...]完善。
熱衷於決鬥的紳士和貴族從1885年開始,在習武廳進行練習時,使用三棱形劍,交鋒不限制部位,這就是延續至今的重劍。
18世紀末,匈牙利人對東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騎兵用的彎型短刀,進行了改革,於劍柄上裝配了一個象彎月形的護手盤,在擊劍時可以起到保護手指的作用。後來,義大利擊劍大師朱賽普·拉達葉利將它進一步改進,使它能在擊劍運動和決鬥中使用,並根據騎兵作戰的特點,規定有效部位為腰帶以上,這便成為現代佩劍的前身。至此,人們在從事擊劍時就可以自由地選擇花劍、重劍和佩劍。
19世紀初,在法國擊劍權威拉夫熱耳的倡議下,將花、重、佩這三種不同式樣的劍的重量再加以減輕,同時對一些技術原理及戰術意義進行深入研究,並且在一些歐洲國家經常開展競賽活動。擊劍運動由此逐漸成為國際性的體育競賽項目,並最早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員。

比賽環境

佩劍:最長105厘米,重量不超過500克。劍身為鋼製,最長不超過88厘米,橫斷面近似長方形,彎曲角度應小於4厘米。護手盤的大小應能從截面為15厘米×14厘米、高15厘米的長方體量規中通過。
第29屆奧運會擊劍比賽將於2008年8月9日~17日在北京的奧林匹克公園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舉行。

比賽規則

佩劍比賽講究擊中優先權。先攻擊而擊中者得分。被攻擊者須先做出有效防禦動作後再進攻擊中才有效。雙方同時擊中均不得分。佩劍速度最快,用的時間往往也最短。
團體賽每隊4名隊員,3人參加團體對抗,一名隊員作為替補。每場3分鐘打5劍,共9場。先得45分的隊獲勝。如果有的運動員在規定的3分鐘內沒有刺中對方 5劍,這一隊的下一名運動員接著比賽往下打,可以打到他那場應該打到的分數,即:第一場到5分,第二場到10分,第三場到15分……一直打到取得45分,結束比賽。

觀賽禮儀

擊劍比賽和任何體育競賽一樣,都是需要運動員與觀眾進行互動的競賽項目。觀眾良好的行為舉止,不但有利於順暢地觀看比賽,而且有助於運動員在場上保持良好的比賽情緒。
(1)觀眾進入和退出場地時要有序,一般要提前到達場地,這是對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最起碼的尊重。
(2)玻璃瓶、易拉罐飲料都是不允許帶進場地的,只允許帶軟包裝飲料進入場館。退場時,垃圾要用方便袋或者紙袋自行帶出。
(3)比賽場內禁止吸菸。
(4)在比賽開始時,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吃東西或互相聊天、大聲喧譁。
(5)不能在擊劍場館內使用閃光燈。
(6)手機要關機或設定在振動或靜音狀態。
(7)運動員[更多信息...]發揮得好,觀眾要鼓掌;發揮得不好,也要給予運動員支持和鼓勵,不能喝倒彩。裁判員不僅是場上的執法官,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比賽進行的節奏和氣氛。當雙方運動員交鋒結束,裁判員下達“停”的口令時,觀眾應保持安靜,傾聽裁判員的判罰之後,觀眾可為雙方運動員鼓掌加油。當裁判員下達實戰開始口令時觀眾應保持安靜,使運動員能聽清裁判員下達的每一個口令,以免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
(8)比賽結束後,為優勝者頒發獎牌同時演奏其國歌,這時觀眾應全體起立並肅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