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所處時代:明朝
- 本名:奯山和尚
- 身份:陰那山僧人
岩頭全奯,男,泉州人,光啟三年逝世,是一名禪師。(同“豁”,音huo)禪師,德山宣鑒禪師之法嗣,俗姓柯,泉州人。少而挺秀,氣度宏遠,而性情疏略。初禮青原誼公落髮,後往長安寶壽寺受戒,並學習經律諸部。學成後,即行腳參學,遊歷諸方禪苑,與雪峰義存、欽山文邃禪師為友。行腳期間,全奯禪師曾從...
《送奯上人還日本並簡雙林明極和尚》是元末明初詩人至仁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十年問法天王地,萬里鄉山碧海東。雪室有禪傳鼻祖,蒲帆無恙轉秋風。潮連蓬島晴雲白,霞擁扶桑曉日紅。為問雙林老尊者,尺書還寄北來鴻。作者簡介 至仁, 元僧,鄱陽人,字行中,號熙怡叟、澹居子,俗姓吳。得法於...
靈光寺的三柏軒主人李士淳是明朝的翰林,曾任東宮侍讀,即皇太子的老師之一,相傳,他南下逃離北京時,曾攜皇室人員潛遁歸里。因明末皇太子下落不明,於是衍生出太子出家陰那山的傳說,奯山和尚甚至被認為就是出家的太子朱慈烺。農曆三月十九日是明思宗朱由檢上吊自縊的日子,因此每年到了三月十九日李二何和朱慈烺會...
石臼和尚 鎮州金牛和尚 亮座主 百靈和尚 則川和尚 忻州打地和尚 潭州秀溪和尚 江西椑樹和尚 浮杯和尚 潭州龍山和尚 蒙溪和尚 襄州龐蘊居士(四十七人)澧州藥山惟儼禪師(青二。石頭嗣)鄧州丹霞天然禪師 潭州大川禪師 潮州靈山大顛禪師 潭州長髭嚝禪師 潭州招提慧朗禪師 長沙興國振朗禪師 汾州石樓禪師...
欽山文邃禪師悟道因緣 文邃禪師在杭州大慈山寰中禪師受業時,當時岩頭全奯、雪峰義存禪師亦在大慈座下參學。岩頭和雪峰通過觀察文邃禪師的言談舉止,知道他是個法器,於是便經常帶著他遊方參學。當時,岩頭和雪峰均已開悟,並獲德山禪師的印記。而文邃禪師則因為因緣不契,雖屢蒙德山禪師激揚啟發,卻仍然疑滯...
《送善兄還洞山兼呈方丈》是南宋詩人釋慧空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洞山好佛貴兼尊,老奯才方得入門。留得中心者些子,而今著力有兒孫。作者簡介 釋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號東山,俗姓陳,福州(今屬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學於圓悟、六祖,後至疏山,為南嶽下十四世,泐潭清禪師法嗣。...
上堂。舉岩頭參德山才跨門便問是凡是聖。山便喝。頭禮拜。洞山聞雲不是奯公也大難承當。頭雲洞山老人錯下名言。我當時一手抬一手搦。師頌雲。重圍深入脫身難。再拜投降得活還。手腳一時都露了。如何遮掩得傍觀。上堂。釋迦不是佛。達磨不是祖。佛法滿天下。諸人還知否。青草池塘處處蛙。黃梅時節家家雨。上堂...
舉岩頭到德山。跨門便問。是凡是聖。山便喝。頭禮拜。洞山聞舉雲。若不是奯公。大難承當。頭雲。洞山老漢。不識好惡。我當時一手抬一手搦。頌曰 挫來機總權柄。事有必行之威。國有不犯之令。賓尚奉而主驕。君忌諫而臣佞。底意岩頭問德山。一抬一搦看心行 舉魯祖凡見僧來便面壁。南泉聞雲。我尋常...
當年山中居住著一位名字頗為奇特的僧人——奯山和尚,山志記錄了他的兩首詩,其一: “誰人伸臂劃虛空,裂碎迷雲千萬重。 掌握明珠山吐月,周天星斗五輪中。”氣勢不凡,令人遐想。碰巧的是,靈光寺的三柏軒主人李士淳是明朝的翰林,曾任東宮侍讀,即皇太子的老師之一,相傳,他 南下逃離北京時,曾攜皇室人員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