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尼麥耶

奧斯卡·尼麥耶

奧斯卡·尼麥耶O'scar Niemeyer (Rio de Janeiro , 1907-2012 )於1907年誕生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 1934年畢業於里約熱內盧的國立美術學校( Escola Nacional de Belas Artes )。尼麥耶強調建築作品的創造性。他認為建築師必須不斷的創新,不但刷新原有的水準,而且要突破結構和建築設計任務書的規定。總觀來說,尼麥耶的建築作品既具有本世紀中期現代主義建築的普遍性,又帶有拉丁美洲的地區性及特殊性。他於1988年獲得國際普立茲克建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斯卡·尼麥耶
  • 出生地:里約熱內盧
  • 出生日期:1907年
  • 性別:男
生平簡介,建築成就,重要作品,作品分析,巴西司法院大樓(MinisistryofJustice),巴西議會大廈(NationalCongress),令人惋惜的病逝,

生平簡介

尼麥耶於1907年誕生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 1934年畢業於里約熱內盧的國立美術學校( Escola Nacional de Belas Artes )。1936年與Le Corbusier共同參與教育衛生局(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 Rio de Janeiro)的規劃設計案,並受到一生決定性的影響。在這段工作的期間他認識了當地的首長,也就是未來巴西的總統,所以造就了他往後成為巴西主要建築師的原因。
他於1937年設計的里約熱內廬婦幼醫院( Nursery and Maternity Clinic ), 1940年Ourp Preto飯店、1941年國家體育館競圖設計、1942年為於里約自宅,其中Ourp Preto飯店展現出他在基地新舊融合的傑出處理手法,而自宅由於開放的室內設計等特殊表現成為當地的重要景點。另外有四個較大型的作品強調出了尼麥耶的職業生涯: 1942年Pampulha 、1947年Sao Jose Dos Campos 、1950至1954年Ibirapuera 、1956至1961年Brasilia。Pampulha建築群因其不同構思的各種造型、輕快的光影互動作用及技巧地整合建築、繪畫與雕刻而聞名。而Sao Jose Dos Campos航空技術中心的Staff集合住宅單元,在柱、平面和層次上表現出新的可能性,以及使基地與景觀間有更好的關係。之後在聖保羅市(Sao Paulo)的Parque Ibirapuera展覽建築成功而富想像力,其誇張並加強整個設計和一般概念的質樸,與一般在展覽場地可見到的雜亂形成對比,這段期間是尼麥耶登峰造極的成就。
在1947年時加入紐約聯合國總部的設計工作,其與Le Corbuseir所提之意見強烈影響設計案的發展。1954年在加拉加斯的博物館作了一個倒金字塔的設計。1937至1956 , Juscelino Kubitschek任命他為Brasilia的建築部長並承擔了巴西利亞的許多重要建築設計,如三權廣場四周的建築群,計有1957年總統官邸(Alvorada Palace) 、1958年的議會大廈(Congress Building) 、總統府(Planalto Palace) 、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er) 、 1960巴西利亞大學、 1962外交部大廈、1963法務部大廈、 1968國防部大廈、 1965巴西利亞機場、 1970巴西利亞大教堂等。
尼麥耶於在60~70年代還有到法國、義大利、阿爾及利亞等地設計了一些建築物,如1966年法國共產黨總部、1968米蘭蒙達多利出版社大樓(Mondadori Building) ,均帶有曲線和曲面的量體,充分表達出尼麥耶表現性及雕塑性的手法。

建築成就

尼麥耶強調建築作品的創造性。他認為建築師必須不斷的創新,不但刷新原有的水準,而且要突破結構和建築設計任務書的規定。總觀來說,尼麥耶的建築作品既具有本世紀中期現代主義建築的普遍性,又帶有拉丁美洲的地區性及特殊性。熱帶的氣候和地理特點反映在建築其上,尼麥耶的建築作品的造型輕快,自由,活潑。尼麥耶主要是用鋼筋混泥土材料,在他的手中,這種堅硬的材料被柔化了,他用鋼筋混泥土塑造出有抒情意味的建築物。他工作上的大膽與想像力使他獲得領導現代建築的國際聲譽,也總是站在巴西建築的領導地位,使巴西發展出一種新的建築風格,並且具有領導潮流和打開新方向的表現,不僅影響學生也影響其同行的建築師們。
1988年獲得國際普立茲克建築獎。

重要作品

Obra do Berco Nursery and Maternity Clinic , Rio de Janeiro , 1937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 Rio de Janeiro , 1937~43
(with Le Corbusier , Lucio Costa , Jorge Machado Moreira and Afonso Eduardo Reidy)
Brazilian Pavilion , World`s Fair , New York City , 1939
Pampulha Development , with the Church of Sao Francisco de Assisi , Yacht
Club , and Retaurant , Minas Gerais , near Belo Horizonte , 1942~46
Mondadori Building , Milan , 1968~75
Samba Stadium , Rio de Janeiro , 1983
Sixty Schools , State of Rio de Janeiro , 1984
Memorial da America Latina , Sao Paulo , 1988
Nove de Novembro Monument , Volta Redonda , 1989
Manchete Headquarters , Rio de Janeiro , 1966
Communist Party Headquarters , Paris , 1967~72
Church of Brasilia , Brasilia , 1970
Oscar Niemeyer House , Gavea , Rio de Janeiro , 1942
Recreation Center , Rodrigos de Freitas Lagoon , Rio de Janeiro , 1944
United Nations Building , New York City , 1947~52
(with international team of architects , including Le Corbusier and Sven Markelius ----Wallace K. Harrison , chairman)
Parque Ibirapuera , Sao Paulo , 1950
Oscar Niemeyer House , Rio de Janeiro , 1953
All major government buildings , the cathedral , the university , the national theater ,and a housing complex , Brasilia , 1957~64

作品分析

巴西司法院大樓(MinisistryofJustice)

奧斯卡·尼麥耶
建築師奧斯卡尼麥耶Oscar Niemeyer
地點Brasillia,DFBrazil
時間1962
設計手法
在巴西司法院的建築表現上,採用一矩形的玻璃盒子作為建築物的主體,而主體的四周則使用柱廊來包圍住中央的主體建築,圍廊很寬大,可以遮擋陽光的直射。屋頂平整而且薄,而柱子各有新意。那些柱子是變成截面的,包含曲線和直線,造型簡潔且瀟灑。在建築物內部以一個通道串連兩個空間,一個是行政管理的空間,另一個是個種不同機能的空間,建築物的主要量體是由玻璃板組成的玻璃盒子,在主要立面上使用高強度混凝土所朔造成的弧形版來製造一個水景元素,在室內的一樓大廳增加了一個室內花園以烘托出大廳空間的活潑性。
綜合評論
建築物外圍的迴廊空間形成了進入司法院的過度空間,而迴廊的頂端剛好形成了一個大型的遮陽版,來阻隔太陽光的進入,尼麥耶在對於公共性建築物的處理大都使用這種手法,而此種手法也成為當地政府機關的特色,也反映出當地的氣候條件。在政府機關的公共性建築物較為規矩的立面形式上,尼麥耶還是利用他最擅長使用的混泥土材料,來配合水景做了一些立面上的變化。

巴西議會大廈(NationalCongress)

奧斯卡·尼麥耶
建築師奧斯卡尼麥耶Oscar Niemeyer
地點Brasillia,DFBrazil
時間1958
設計手法
議會大廈東西軸線的東端,及鳥形城市平面的鳥頭部位。尼邁耶塑造議會大廈的形式非常奇特。他有一個扁平的議會樓和高聳秘書處辦公樓。扁平的會議樓正面長240米,寬80米,三層,平屋頂。屋頂上有兩個鍋狀形體,一個正置,其中是眾議院會場;另一個到扣著,裡面是參議院的會場。扁平會議樓面是27層的高樓,他本身又分成靠的很近的兩個薄片,都是矩形版片,中間留著一線天。這個高層雙面辦公樓以窄邊與會議樓相接。會議樓合辦公樓本身都是簡單的幾何形體,光溜溜,沒有凹凸和裝飾。
綜合評論
這個議會建築群的的構圖特色在於形式的對比。首先是高矮的對比,橫豎的對比,平板與球面的對比。正放的鍋形物與倒置的鍋形物的對比,前者的穩定與後者的動搖不安定感之間也形成對比,此外還有大片實牆與大片玻璃牆面的虛實對比。這些對比效果是那樣的簡明,強烈和直率。這個會議建築幾乎沒有系不可供人鑑賞,突出的大的對比效果。這裡的廣場的尺度超大,議會建築的周圍空空曠曠。在熱帶強烈的陽光照射下,在遼闊的環境之中,這個議會顯得原始,奇特和空寂,有起分神秘感,讓人聯想到古代美洲的祭台建築。

令人惋惜的病逝

曾於1988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巴西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奧斯卡·尼麥耶(Oscar Niemeyer)因腎臟衰竭引起的併發症在里約熱內盧的Samaritano醫院病逝,享年104歲。這一天(當地時間2012年12月5日)本剛好是他的105歲壽辰……
在這104年裡,尼麥耶一直活在高強度的狀態下。他出生在里約熱內盧,在1947年加入紐約聯合國總部的設計,並承擔了巴西的很多重要建築設計。他這樣形容自己的風格:“我有意識地忽略了T正方形和三角形這種被很多人接受並覺得其合理的結構,為了全心全意讓世界進入曲線時代……”奧斯卡·尼麥耶在1988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
尼麥耶是少數幾個能被來自社會各界人士認可和欽佩的建築師,特別是在他的家鄉巴西,他被認為是現代主義的標誌。事實上,他總是主動地為自己的同胞設計,所以說尼麥耶首先是一個巴西人,其次才是一個建築師。
尼麥耶說過:“作為建築師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思考建築,而是思考建築如何去當今世界存在的問題。建築的任務是為人類爭取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所以他們要打造能服務每個人的建築,而不僅僅是為了特權人士而建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