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史》是2009年9月1日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貝萊爾,譯者是黃艷紅。本書主要詳細記錄了奧地利古代、近代、現代的歷史事實和大事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地利史
- 作者:貝萊爾
- 譯者:黃艷紅
- 出版時間:2009年9月1日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頁數:340 頁
- ISBN:9787500082316
- 定價:40.0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古代,近代,現代,第一共和國,德奧合併,第二共和國,圖書,內容簡介,目錄,
古代
奧地利地區人類活動的遺蹟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發現這一時期的工具、雕刻及岩壁繪畫等,典型代表有維倫多府的女性雕像。進入新石器時代後,線陶文化的居民曾在此地生活。約公元前750~前450年間,此地已屬早期鐵器時代,伊利里亞人在這裡創造出有較高水平的哈爾施塔特文化。公元前 400年,克爾特人自南北兩面湧入,奧地利被迅速克爾特化,公元前2世紀建立起包括東阿爾卑斯山廣泛地區的諾里孔王國,開始了同義大利和巴爾幹諸國的經濟聯繫,氏族社會開始解體,階級關係逐漸形成。公元前2世紀初,羅馬帝國向多瑙河地區擴張,繼和平滲透之後,於公元前15年武裝進占,在克爾特王國的基礎上設定羅馬帝國的瑙里庫姆行省,奧地利東部則歸入羅馬的潘諾尼亞省。此後,經濟、文化得到迅速發展,在羅馬兵營和移民聚居點的基礎上,形成了維也納、林茨、薩爾茨堡等城市。公元300年後,基督教開始傳播。376年,西哥特人(見西哥特王國)入侵,這一地區成為民族大遷徙的角逐場,日耳曼人、匈奴人、阿瓦爾人和馬扎爾人交迭統治。8世紀末,法蘭克王國的查理大帝照愉櫃謎擊敗阿瓦爾人,建立起邊疆伯爵領地,作為加洛林王朝的東部邊區。881年馬扎爾人侵入該地。955年,奧托一世在萊希費爾德之戰中擊敗馬扎爾人,收復該邊區雄精達艱。976年,巴奔堡家族的利奧波德一微捉危世被奧托一世封為邊疆伯爵,將領土擴大到多瑙河兩岸,並成立新邊區。海因里希二世時期 (1141~1177) ,向北擴大領土,直到北部“林區”。1156年升為公國,遷都維也納,巴奔堡家族發展到了頂點。此簽疊潤後,其地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世襲公爵領地。1246年,巴奔堡家族的最後一個國王腓特烈二世(好鬥者)在同馬扎爾人作戰中陣亡,該家族男嗣斷絕,波希米亞的奧塔卡爾二世為奧地利公爵,國土為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瓜分。巴奔堡家族對公國的統治長達270年(976~1246),先後有12個統治者。近 3個世紀裡,生產力得到發展。利奧波德五世時,文化繁榮,教堂成為神學和一般文化的中心。這一時期被稱為中世紀的“黃金時代”。
1273年,神聖羅馬帝國空位時期結束。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被選為德意志皇帝(1273~1291在位),1278年收復被瓜分的巴奔堡領土,從此開始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魯道夫之孫、皇帝腓特烈三世(美男子)1315年與瑞士、1322年與巴伐利亞作戰失敗,失去萊茵河以南領地。此後,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成為對奧地利的統治。1335年,阿爾布雷希特二世(跛子)獲克恩滕和克賴因兩地,1379~1438年王朝疆域擴展到西部的富拉爾貝格和南部的的里雅斯特。1438年起,除1742~1745年外,直到1806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統治者始終保持德意志皇帝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
在擴大國土方面,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的功業超過其前輩,他通過聯姻,於1482年獲勃艮第和尼德蘭,又通過其子女的婚姻,獲得西班牙及西屬龐大殖民地,以束求白及那不勒斯-西西里。查理五世(1519~1556在位)時,奧地利領土擴張達到頂點,被稱為“日不沒帝國”。1521~1522年,查理五世將部分領土封給其弟斐迪南。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分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 兩支。
近代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成為若干獨立國家的鬆散聯盟。17世紀至18世紀初,哈布斯堡家族不斷對外用兵,擴張疆土,它和土耳其因爭奪匈牙利,曾多次戰爭,直到1699年兼併匈牙利。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奧地利獲大片土射拔地,成為強國,但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奧地利屢戰屢敗,威望下降。為保證哈布斯堡領土完整和女嗣的王位及領地的繼承權,皇帝查理六世於1713年頒布《國本詔書》。查理六世1740年逝世後,其女瑪麗亞·特蕾西亞根據《國本詔書》繼承王位。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奧取得防禦性勝利,但失去西里西亞等地。在此後的七年戰爭中,聯合俄、法兩國也沒能消滅普魯士。為鞏固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瑪麗亞·特蕾西亞及其子約瑟夫二世銳意改革,使奧地利的經濟、文化獲得巨大進步,影響巨大。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奧地利三次參加反法聯軍,均遭敗北,弗朗茨二世1804年宣布自己為奧地利皇帝。1806年,法國保護下的“萊茵同盟”建立,弗蘭茨二世正式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奧地利被稱為奧地利帝國。1809年起,梅特涅出任奧地利外交大臣,變反法政策為與法進市船朽行策略性合作。1813年,奧地利又轉而參加反法聯軍,施瓦岑貝格親王領導萊比錫會戰,次年 3月攻占巴黎。梅特涅主持維也納會議後成立神聖同盟,奧地利恢復大國地位。
1848年,維也納爆發武裝起義,梅特涅體制被推翻,奧地利產生了第一部憲法。匈牙利也發生革命,宣布成立共和國,但遭奧、俄鎮壓,帝國專制統治更為反動,政治倒退。1866年普奧戰爭中,奧地利戰敗,國內矛盾激化。1867年,奧匈妥協,成立二元制奧匈帝國。奧匈帝國時期經濟、文化有發展,但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帝國內的斯拉夫人強烈要求政治和民族的平等,德、奧、俄“三皇同盟”(1873)和德、奧、意“三國同盟(1882)”(1882)簽訂後,1908年奧匈帝國宣布合併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引起塞爾維亞王國的強烈反感,奧塞矛盾尖銳化。1914年奧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遇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8年,同盟國戰敗,帝國瓦解。11月12日,舉行臨時國民大會,宣布成立共和國。次日,卡爾一世皇帝被廢黜,封建帝制從此結束。
現代
第一共和國
戰爭餘波
1918年10月21日,奧地利帝國議會中的210名日耳曼議員自行組成德意志-奧地利國民議會,繼而於10月30日宣布德意志-奧地利為獨立國家,其領導機構國務委員會(Staatsrat)包括3個主要黨派的領袖及其他民選委員。維也納市內的革命騷亂,尤其是有關德國革命的訊息,迫使國務委員會走上共和制道路。11月12日,亦即查理遜位的次日,國民議會一致決定:“德意志-奧地利為民主共和國”,並稱“德意志-奧地利為德意志共和國的組成部分”。11月22日,國民議會聲明:新國家擁有原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日耳曼人占多數的各地,從而進一步明確地說明了共和國的領土範圍,其中還包括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
從第一天起,共和國就面臨了戰爭遺留下來的災難性後果。4年竭力進行戰爭,繼而哈布斯堡帝國分崩離析,其後果是經濟上的枯竭和混亂,社會問題叢生,人民貧困,引發革命活動,一時布爾什維克主義似乎是新共和國的最大危險,特別是1919年3月底匈牙利成立蘇維埃共和國之後。比至1919年中,政治及社會秩序已經回到議會制原則上來,共產黨已經勢衰,微不足道。而更為危險的是,各州有脫離維也納,甚至要求幾乎完全獨立的傾向。其主要起因固然是各州不願供應維也納糧食,但也反映了典型的社會、政治及意識形態的衝突,因為位於工業化首都的政府由社會黨控制,而基本上為農業經濟的各州卻依然保守而忠於天主教傳統,過去,維繫奧地利境內日耳曼人各州的唯一紐帶是皇帝,現廢掉了皇帝,各州共同的效忠象徵體不復存在。1919年5月福拉爾貝格州通過投票表決要求併入瑞士,蒂羅爾州也企圖脫離。
憲法問題的解決
1919年2月舉行制憲議會的選舉。維也納升為州,市長與州長同級。制憲議會通過了聯邦共和國憲法(1920年10月1日)。廢除國務委員會,成立兩院制議會──聯邦議會。聯邦院(上院)僅行使暫停否決權,議員選舉大致按照各州人口比例進行。下院稱民族院,議員根據比例代表制原則普選產生。聯邦共和國總統由議會全體會議選舉,任期4年,聯邦政府以總理為首腦,由民族院根據主要委員會的動議選出,主要委員會委員人數按各黨派在民族院中的席位比例分配。
政府及主要政黨代表人物的對外政策一直堅決要求德奧合併,遲至1921年,西部各州還舉行自發的全民投票,絕大多數投票者贊成德奧合併。但是,1919年9月10日簽訂的《聖日耳曼條約》中的第88條規定,未經國際聯盟認可不得實行德奧合併,還規定,共和國應廢止德意志-奧地利這一國名,改稱奧地利共和國。奧地利原要求波希米亞及摩拉維亞的日耳曼語民族地區,遭到和會的批駁,於是奧地利必須承認按照歷史上的行政區畫定而略加更動的捷克斯洛伐克國界。鄰近南斯拉夫的南部邊境有遭受南斯拉夫武裝入侵的危險,最終決定以公民投票解決問題,1920年10月10日公民投票結果,59%公民擁護奧地利。匈牙利西部的德語地區本應無條件地讓與奧地利,但是面臨匈牙利的抵抗,只好舉行公民投票。肖普朗(Sopron)地區終於歸還匈牙利。
經濟重建
自從1920年秋季以後,當政的歷屆非社會黨政府的主要任務在於恢復財政及經濟上的穩定。1919~1921年,奧地利城市人口基本上靠美國及英國的救濟為生,同時,生產雖有上升,通貨膨脹卻造成困境,1922年財政金融大有因通貨膨脹而崩潰之勢。1922年10月自國際聯盟獲得巨額貸款,使奧地利金融得以穩定。貸款的條件是,至少在20年內,奧地利必須保持獨立。國際聯盟所任命的審計長在1925年12月報告,奧地利政府預算已經達到令人滿意的平衡,1926年3月國際金融監督停止。
憑藉這筆貸款,奧地利獲得了幾年的穩定,而且有可能進行經濟重建和求得相對的繁榮。在社會黨控制下的維也納,實行了大膽的計畫,如工人階級住房、保健事業和成人教育事業。
政治紛爭
1920年3個主要政黨都大談民主。但是,一方面是民主的措詞,另一方面關於內戰的準備從未停止。基督教社會黨認為,他們必須保衛現有的社會秩序,防止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在地方上,本來是為了防禦南斯拉夫人或僅為防犯各民族間的騷亂而組建的一支反動武裝保全團(Heimwehr),逐漸趨向法西斯主義。社會民主黨感覺到,它的社會改革計畫受到反動勢力的威脅。它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即保衛同盟(Schutzbund),其前身為1918年的人民衛隊,這支部隊與反動部隊經常互相舉行示威。
世界經濟大危機掩蔽了奧地利國內政治變動。社會民主黨領導人一方面認為,對付危機應當使用緊縮貨幣和削減支出等正統方法,另一方面又不支持這些措施,表示決不妥協,同時也不參加聯合政府。但是,1931年10月奧地利決定暫緩按照1929年憲法舉行總統直接普選時,社會民主黨人也予以默認。政府不得不以非常手段避免經濟崩潰。它於1931年3月開始執行與德國結成關稅同盟的規畫,激起法國以及小協約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的強烈反對,後來又在海牙國際法庭上受到多數派的譴責。奧地利最有勢力的銀行信貸銀行於1931年5月倒閉,於是該國瀕臨財經災難。這種局勢加上國家社會黨在德國興起,遂使納粹黨人在奧地利大受擁護。1932年的地方選舉結果表明,納粹黨奪去了本來會投給各保守黨派的選票。民族主義人士開始要求舉行大選,社會民主黨也擁護這種要求,認為它是爭取議會多數席位的機會。
權力主義:陶爾斐斯和舒施尼格
大選之後,陶爾斐斯上台組織基督教社會黨政府,彼時他在議會所掌握的多數,其差數僅為一票。他認為,要想恢復政治及社會安定,必須建立某種強大的權威。基督教社會黨人發現,攻擊他們的是兩股意識形態敵人:馬克思主義者和納粹黨人,他們顯然威脅了保守制度的基礎。陶爾斐斯的對策是以專制代替代議制政體。機會於1933年3月到來,當時議會正在就一項次要提案進行辯論,有人提出,表決過程中有舞弊情事。先是民族院議長辭職,後來兩位副議長也辭職,於是陶爾斐斯宣布,事實證明議會已無法運作。其後議會再未舉行全體會議,陶爾斐斯根據緊急狀態令實行統治。
此時(1933年春季),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執政,納粹黨加緊宣傳兼併奧地利。陶爾斐斯向義大利求救,他認為英法的援助會是杯水車薪。促成外交政策上這一轉變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陶爾斐斯為了保住政權,必須依靠反馬克思主義的保全團。
社會民主黨頻頻遭到挑釁,乃於1934年2月12日動用武力,於是發生了內戰。經過4天戰鬥,陶爾斐斯和保全團勝。社會民主黨被取締,轉入地下。同年內,一切政黨都被禁止,唯留祖國陣線,它是1933年由陶爾斐斯網羅一切保守黨派而組成的。1934年4月召集殘餘議會,通過了專制主義的憲法。行政部門完全控制立法機關,民選的各級議會撤銷,代之以諮詢機構,諮詢機構是透過繁雜的手續任命產生。原民主憲法所保證的人權一掃而光。國名中刪去“共和國”一詞,僅稱“奧地利聯邦”。
1934年7月25日,一幫納粹分子占領總理府,企圖宣布另行成立政府。他們先已將陶爾斐斯俘獲,此時遂將他殺害。納粹分子的計畫半途而廢,占領總理府的納粹分子被迫投降,首領被處決;施蒂里亞州的納粹暴亂也被敉平。由於義大利出動軍隊集結在布倫納羅山口附近,希特勒乃譴責他的奧地利黨徒。但是他派遣弗朗茨·馮·巴本為德國駐奧大使,以另外一種方式削弱奧地利。繼任總理的舒施尼格為人較為溫和,政治感情也較為和緩。他的政府固然遵奉專制主義的憲法,但是具有平易的奧地利風格,不似義大利及德國政府那樣殘暴。舒施尼格略有復辟哈布斯堡王朝之心,但是懾於此事可能引起的國際問題。他的政權得不到人民贊同,聊以圖存,又因內部人事鬥爭和高官的野心而削弱,僅靠義大利方面的保障維持不倒。英、法、義三國曾在義國境內斯特雷薩(Stresa)開會(1935年4月),暫時結成“斯特雷薩陣線”,似有導致安定之勢,但是,不久衣索比亞危機就破壞了西方列強的團結,1936年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結成盟友,於是奧地利完全陷於孤立。舒施尼格不得不同德國談判,尋求妥協,1936年7月11日雙方簽署協定。德國承諾尊重奧地利的主權,奧地利則承認本身是“德意志國家”。有了這項協定,納粹黨人就得以自由滲入奧地利。1938年1月,奧地利警方破獲新的納粹陰謀。舒施尼格希望透過與希特勒會談以擊敗這起陰謀,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接見他,以進行軍事干涉支持奧國納粹黨人相威脅。舒施尼格只好同意大赦納粹分子,並吸收一些首要納粹分子參加他的內閣,內政部遂交由奧國納粹黨代言人阿圖爾·賽斯-英夸特執掌。納粹黨人公開進行煽動,大有毀滅政府權威之勢,而且,通過在歐洲幾個國家的首都進行的秘密接觸,舒施尼格意識到他不能指望列強的支持。於是他決定單獨一人向希特勒挑戰。3月9日他宣布要在3月13日舉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奧地利保持獨立。
德奧合併
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奧地利危機事出希特勒無備,但是他迅速採取有力行動,既有墨索里尼保證中立,而法國正處於政府危機之下,英國也早已表示不反對奧地利併入德國。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提出兩項專橫的要求:延緩舉行公民投票;舒施尼格辭職。舒施尼格退讓,於是德國軍隊在希特勒親身陪同下在3月12日開進奧地利。以賽斯-因克瓦特為首腦的奧地利納粹政府成立,它與希特勒於3月13日共同宣布德奧合併。法英兩國對希特勒採用的手法提出抗議,但承認既成事實,其他國家政府也承認了既成事實。4月10日在德國全境舉行公民投票,結果99%以上的選票支持希特勒的行動。
奧地利併入了德國。德軍進入奧境後,納粹黨人立即逮捕奧國各政黨首腦,許多奧地利人,尤其是猶太裔,亡命外國。過去政治上的互相敵對曾損害奧地利共和國的地位,此時也使得流亡人士之間無法合作,國內各抗敵組織也因此各自為戰。
但是,重建獨立的奧地利的可能性決沒有泯滅,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盟國政府開始重新檢討各自對德奧合併的態度。1941年12月,史達林通知英國,蘇聯認為恢復獨立的奧地利共和國是戰後中歐秩序的必要成分,而且,在英、蘇、美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1943年10月)上,發表了一項聲明,宣布德奧合併無效,並保證盟國要恢復奧地利獨立。英國首相邱吉爾繼續建議成立中歐邦聯,包含前哈布斯堡王朝治下之地乃至德國南部,但是設在倫敦的歐洲顧問委員會卻預期,奧地利將依照1937年的疆界恢復主權。蘇聯軍隊於1945年4月13日解放維也納,允許抗暴運動和原各政黨的代表人進行組織工作。
第二共和國
1945年4月27日,由社會民主黨人、基督教社會黨人和共產黨人組成的臨時政府成立,宣布重建奧地利為民主共和國,但是最高政治及行政權力由4個占領國的軍事指揮官掌握。政府決定不草擬新憲法而恢復經過1929年的法律修改的1920年憲法。1945年7月簽訂的有關盟國對奧國實行政治監督的管制協定,在1946年6月經過修改,限制盟國在實質上屬於憲法的問題上進行干涉。先後於1946和1947年通過的非納粹化法律,消滅了納粹黨人在奧國政治中的勢力。在戰後期間執政的聯合政府是根據各黨派在議會中的實力按比例組成的,僅包含奧地利人民黨和社會黨。這種比例代表制始行於1919年,它在1945年以後的奧地利政治中是重要因素。
1945~1952年,奧地利必須以鬥爭求生存。擺脫納粹統治之後,奧國所面臨的是徹底的經濟大混亂。奧國之所以能夠生存,先有賴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援助,1948年以後則有賴美國根據“馬歇爾計畫”所給予的援助。1946年對重工業和金融業實行國有化,政府還試圖通過一系列的工資-物價協定控制通貨膨脹。由於在蘇聯占領區內軍事指揮官干預政治及經濟事務,大量資金及工業從維也納及下奧地利州轉移到過去純屬農業經濟的西部各州,從而引起了經濟及社會結構的深遠變化。美、英、法、蘇四國軍隊對奧地利的占領於1955年結束。原來預期不久即可簽訂恢復奧地利主權的條約,但是,由於冷戰氣氛,過去的各盟國之間不可能達成協定。1953年蘇聯政府宣布,它將自行承擔占領費用(美國早自1947年即已如此),於是奧地利經濟卸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其後英法兩國也採取了同樣行動。
1949年允許前納粹黨人參加大選。相當於原日耳曼民族主義各派而與之並無意識形態關係的獨立派聯盟(Union of Independents,後改名自由黨),贏得16個議會席位。在其後的歷次選舉(1953、1956、1959、1962)中,三黨的關係穩定不變。卡爾·倫納總統死(1950年12月31日)後,原任維也納市長的社會黨人特奧多爾·克爾納經過直接投票當選總統。1957年社會黨領袖沙爾夫(Adolf Scharf)繼任總統,其後任總統的人次第為1965年前維也納市長約納斯(Franz Jonas),1974年前外交部長基爾施拉格(Rudolf Kirchschlager)。1953年政府更替之後,經濟好轉,恢復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未見的繁榮景氣,其基礎是經過修改變通的自由市場經濟。主要的經濟效益來自國有的鋼鐵工業、發電廠和油田,以及私有的木材工業、紡織工業和旅遊交通。奧地利經濟的主要發展趨勢是服務業突出,超過一般比例,主要是旅遊交通業占重要地位,它改變了阿爾卑斯山農村地區的經濟及社會性質。
1954年1月法、英、蘇、美四國外長的柏林會議,使奧地利人燃起締結和約的希望。和約終於在1955年5月15日在維也納由四國與奧地利代表簽訂。根據和約,奧地利在1938年以前的疆域內以一個“主權獨立和民主的國家”正式重建共和國。和約禁止德奧合併,禁止復辟哈布斯堡王朝。和約保障卡林西亞、施蒂里亞和布爾根蘭等地的少數民族斯洛維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的權利。英、美、法三國完全放棄占有前德國財產或戰利品或聲稱應占有的一切財產、權益及利益,授與奧地利。但是,蘇聯為交還奧地利的自由索取了可觀的代價。奧地利向國內蘇聯財產管理局以1,500萬美元買回蘇聯沒收的前德國企業。奧地利支付200萬美元以收回第一多瑙河輪船公司的德國被沒收財產。奧地利還要付給蘇聯1,000萬公噸原油以換回被蘇聯當作戰利品占有的奧地利油田和煉油設備。和約於1955年7月27日生效,到了10月25日,占領軍已全部撤出。10月26日公布奧地利永久中立法。奧地利政府從來沒有讓人們對有關中立的保證的意義有所懷疑,它只能解釋為軍事性的,不是意識形態性的。在整個蘇聯占領期間,奧地利人以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反共態度,1956年蘇軍鎮壓匈牙利革命,當時奧地利人民的自發反應表示,他們同情西方民主思想。奧地利保持了政治穩定,政府及政黨中的人事變動和意識形態轉變都沒有引起重大政治危機。
奧地利先後於1955和1956年加入聯合國和歐洲委員會。對外關係方面的主要問題有在南蒂羅爾(Sudtirol;即上阿迪傑〔Alto Adige〕)問題上與義大利的衝突,還有參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問題。在1946年巴黎和會上,各方面簽訂了一項協定,保障南蒂羅爾地區操德語人口的權利。奧地利政府藉口義大利未實現這種保證,提出舉行雙邊會談。在60年代初期,由於操德語的沙文主義分子進行恐怖活動,使談判難以有所進展,1969年終於就執行1946年協定中的保證問題達成了協定。1958年奧地利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但是根據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商定的特殊安排,加以與共產主義各鄰國審慎交往,奧地利仍能維持中立國家的地位。奧地利為從東歐湧來的大批難民進行了安置,同時又是從蘇聯逃出的猶太人的中途轉運站。
在70年代,奧地利不僅政局穩定,而且經濟也穩定。該國的社會保障和健康保健制度十分發達,失業率在歐洲為最低者,經濟持續繁榮。政府多方面推行改革計畫,其中,由法務部長布羅達(Christian Broda)所領導的改革法典運動,的確具有歷史意義。
1986年庫爾特·瓦爾德海姆當選為總統,但有人說他曾為納粹戰犯。國際史學委員會未發現瓦爾德海姆本人犯有戰爭罪行的證據,但是證明他有一部分經歷交待不清楚。雖然瓦爾德海姆一口咬定當年他無非是履行職責,但是,國內政局中的爾虞我詐,支持他的人們中有些人流露排猶情緒,加之美國把他列在不宜入境者名單上,於是,這一事件幾乎完全使奧地利的國內輿論陷於分裂,其程度甚於1945年以來的任何事件。
在瓦爾德海姆垮台之後,舉行了新的選舉,結果由社會黨和人民黨組成大聯合政府。這個政府推行預算及稅收改革,有一定成效,並對國營工業進行私有化。這些改革促進了經濟成長和社會穩定,遂使奧地利成為執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各項計畫最成功的國家。但是,由於發生了許多醜聞(主要是涉及保險業舞弊及殺人案的盧科納事件〔Lucona affair〕以及涉及國營公司非法向伊朗出售武器的諾里庫姆事件〔Noricum affair〕),人民黨傳統的內哄頻仍不斷,右翼反對派捲土重來,加之綠黨興起(1986年進入議會),遂使大聯合政府大為遜色。在1990年以後,經過改組的社會黨-人民黨聯合政府面臨著許多新問題,造成這些新問題的主因是國際形勢的突然變化∶奧地利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於是有關其在國內的後果問題以及其是否符合中立原則問題,重新挑起激烈爭論。《華沙條約》崩潰,南斯拉夫國內大亂,後一個問題再一次被提出。1990年奧地利政府單方面地廢除了1955年國家條約中有關奧國中立的若干規定。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奧地利政府採取一項引起爭論的決定,允許盟國飛機過境,及美國通過奧國領土運送救助坦克。難民的爆炸性增加,使國內的政治穩定經受考驗,右翼的自由黨在1991年秋季的地方選舉中獲得強大的支持,其中部分原因即在於此。這些問題連同德國統一所引起的後果以及德國公司的接管奧國主要工業及報紙,使得奧地利在歐洲新格局下究竟要起什麼作用,成了問題。
圖書
作 者: 貝萊爾 著,黃艷紅 譯
出 版 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9-1
字 數: 310000
版 次: 1
頁 數: 340
印刷時間: 2009-9-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0082316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歷史>> 世界史>> 歐洲史
定價:¥40.00
內容簡介
現代奧地利是個繁榮的中歐小國,但它有一段十分豐富和複雜的歷史,這段歷史遠遠超出它如今的國境線。史蒂芬·貝萊爾以引人入勝、全面深入的闡述追溯了奧地利非凡歷程中的諸多變遷:從作為德意志軍事邊區到王朝世家的建立,從成為帝國皇室家族到建立中歐大帝國,從失敗的阿爾卑斯共和國到德國的一個地區,再到成功的阿爾卑斯共和國,奧地利的特性和遺產及其多姿多彩的源泉構成了一幅多層次的畫卷。這是一段充滿反常與另類色彩的故事,是探討歐洲歷史的另一面的力作,它並非以更為清晰的民族敘述方式給出方便的答案,因而更切合於今天的世界。
目錄
致謝
導論
第一章 1439年前的東部邊區
一、公元一千年之前的奧地利
二、巴奔堡時代,1000—1278年
三、哈布斯堡時代的開端,1278—1439年
第二章 AEIOU:普世君主國之夢,1439—1740年
一、普世君主國,1439—1556年
二、基督教世界的堡壘,1521—1648年
三、哈布斯堡君主國的奠基,1648—1740年
第三章 困頓與改革,1740—1866年
一、開明國家,1740—1792年
二、正統帝國,1792—1848年
三、進步的挑戰,1848—1866年
第四章 協商帝國,1866—1918年
一、妥協君主國,1866—1879年
二、變革中的奧地利,1879—1908年
三、分崩離析的帝國,1908—1918年
第五章 失根的國家,1918—1945年
一、孤兒共和國,1918—1927年
二、文化戰爭,1927—1938年
三、希特勒時代,1938—1945年
第六章 1945年以後的奧地利聯合社團
一、免費的斷裂,1945—1955年
二、繁榮之路,1955—1970年
二、至福島,1970—1985年
三、為未來而反省:1985年以後的歷程
結論
進一步閱讀書目
索引
近代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成為若干獨立國家的鬆散聯盟。17世紀至18世紀初,哈布斯堡家族不斷對外用兵,擴張疆土,它和土耳其因爭奪匈牙利,曾多次戰爭,直到1699年兼併匈牙利。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奧地利獲大片土地,成為強國,但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奧地利屢戰屢敗,威望下降。為保證哈布斯堡領土完整和女嗣的王位及領地的繼承權,皇帝查理六世於1713年頒布《國本詔書》。查理六世1740年逝世後,其女瑪麗亞·特蕾西亞根據《國本詔書》繼承王位。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奧取得防禦性勝利,但失去西里西亞等地。在此後的七年戰爭中,聯合俄、法兩國也沒能消滅普魯士。為鞏固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瑪麗亞·特蕾西亞及其子約瑟夫二世銳意改革,使奧地利的經濟、文化獲得巨大進步,影響巨大。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奧地利三次參加反法聯軍,均遭敗北,弗朗茨二世1804年宣布自己為奧地利皇帝。1806年,法國保護下的“萊茵同盟”建立,弗蘭茨二世正式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奧地利被稱為奧地利帝國。1809年起,梅特涅出任奧地利外交大臣,變反法政策為與法進行策略性合作。1813年,奧地利又轉而參加反法聯軍,施瓦岑貝格親王領導萊比錫會戰,次年 3月攻占巴黎。梅特涅主持維也納會議後成立神聖同盟,奧地利恢復大國地位。
1848年,維也納爆發武裝起義,梅特涅體制被推翻,奧地利產生了第一部憲法。匈牙利也發生革命,宣布成立共和國,但遭奧、俄鎮壓,帝國專制統治更為反動,政治倒退。1866年普奧戰爭中,奧地利戰敗,國內矛盾激化。1867年,奧匈妥協,成立二元制奧匈帝國。奧匈帝國時期經濟、文化有發展,但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帝國內的斯拉夫人強烈要求政治和民族的平等,德、奧、俄“三皇同盟”(1873)和德、奧、意“三國同盟(1882)”(1882)簽訂後,1908年奧匈帝國宣布合併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引起塞爾維亞王國的強烈反感,奧塞矛盾尖銳化。1914年奧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遇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8年,同盟國戰敗,帝國瓦解。11月12日,舉行臨時國民大會,宣布成立共和國。次日,卡爾一世皇帝被廢黜,封建帝制從此結束。
現代
第一共和國
戰爭餘波
1918年10月21日,奧地利帝國議會中的210名日耳曼議員自行組成德意志-奧地利國民議會,繼而於10月30日宣布德意志-奧地利為獨立國家,其領導機構國務委員會(Staatsrat)包括3個主要黨派的領袖及其他民選委員。維也納市內的革命騷亂,尤其是有關德國革命的訊息,迫使國務委員會走上共和制道路。11月12日,亦即查理遜位的次日,國民議會一致決定:“德意志-奧地利為民主共和國”,並稱“德意志-奧地利為德意志共和國的組成部分”。11月22日,國民議會聲明:新國家擁有原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日耳曼人占多數的各地,從而進一步明確地說明了共和國的領土範圍,其中還包括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
從第一天起,共和國就面臨了戰爭遺留下來的災難性後果。4年竭力進行戰爭,繼而哈布斯堡帝國分崩離析,其後果是經濟上的枯竭和混亂,社會問題叢生,人民貧困,引發革命活動,一時布爾什維克主義似乎是新共和國的最大危險,特別是1919年3月底匈牙利成立蘇維埃共和國之後。比至1919年中,政治及社會秩序已經回到議會制原則上來,共產黨已經勢衰,微不足道。而更為危險的是,各州有脫離維也納,甚至要求幾乎完全獨立的傾向。其主要起因固然是各州不願供應維也納糧食,但也反映了典型的社會、政治及意識形態的衝突,因為位於工業化首都的政府由社會黨控制,而基本上為農業經濟的各州卻依然保守而忠於天主教傳統,過去,維繫奧地利境內日耳曼人各州的唯一紐帶是皇帝,現廢掉了皇帝,各州共同的效忠象徵體不復存在。1919年5月福拉爾貝格州通過投票表決要求併入瑞士,蒂羅爾州也企圖脫離。
憲法問題的解決
1919年2月舉行制憲議會的選舉。維也納升為州,市長與州長同級。制憲議會通過了聯邦共和國憲法(1920年10月1日)。廢除國務委員會,成立兩院制議會──聯邦議會。聯邦院(上院)僅行使暫停否決權,議員選舉大致按照各州人口比例進行。下院稱民族院,議員根據比例代表制原則普選產生。聯邦共和國總統由議會全體會議選舉,任期4年,聯邦政府以總理為首腦,由民族院根據主要委員會的動議選出,主要委員會委員人數按各黨派在民族院中的席位比例分配。
政府及主要政黨代表人物的對外政策一直堅決要求德奧合併,遲至1921年,西部各州還舉行自發的全民投票,絕大多數投票者贊成德奧合併。但是,1919年9月10日簽訂的《聖日耳曼條約》中的第88條規定,未經國際聯盟認可不得實行德奧合併,還規定,共和國應廢止德意志-奧地利這一國名,改稱奧地利共和國。奧地利原要求波希米亞及摩拉維亞的日耳曼語民族地區,遭到和會的批駁,於是奧地利必須承認按照歷史上的行政區畫定而略加更動的捷克斯洛伐克國界。鄰近南斯拉夫的南部邊境有遭受南斯拉夫武裝入侵的危險,最終決定以公民投票解決問題,1920年10月10日公民投票結果,59%公民擁護奧地利。匈牙利西部的德語地區本應無條件地讓與奧地利,但是面臨匈牙利的抵抗,只好舉行公民投票。肖普朗(Sopron)地區終於歸還匈牙利。
經濟重建
自從1920年秋季以後,當政的歷屆非社會黨政府的主要任務在於恢復財政及經濟上的穩定。1919~1921年,奧地利城市人口基本上靠美國及英國的救濟為生,同時,生產雖有上升,通貨膨脹卻造成困境,1922年財政金融大有因通貨膨脹而崩潰之勢。1922年10月自國際聯盟獲得巨額貸款,使奧地利金融得以穩定。貸款的條件是,至少在20年內,奧地利必須保持獨立。國際聯盟所任命的審計長在1925年12月報告,奧地利政府預算已經達到令人滿意的平衡,1926年3月國際金融監督停止。
憑藉這筆貸款,奧地利獲得了幾年的穩定,而且有可能進行經濟重建和求得相對的繁榮。在社會黨控制下的維也納,實行了大膽的計畫,如工人階級住房、保健事業和成人教育事業。
政治紛爭
1920年3個主要政黨都大談民主。但是,一方面是民主的措詞,另一方面關於內戰的準備從未停止。基督教社會黨認為,他們必須保衛現有的社會秩序,防止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在地方上,本來是為了防禦南斯拉夫人或僅為防犯各民族間的騷亂而組建的一支反動武裝保全團(Heimwehr),逐漸趨向法西斯主義。社會民主黨感覺到,它的社會改革計畫受到反動勢力的威脅。它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即保衛同盟(Schutzbund),其前身為1918年的人民衛隊,這支部隊與反動部隊經常互相舉行示威。
世界經濟大危機掩蔽了奧地利國內政治變動。社會民主黨領導人一方面認為,對付危機應當使用緊縮貨幣和削減支出等正統方法,另一方面又不支持這些措施,表示決不妥協,同時也不參加聯合政府。但是,1931年10月奧地利決定暫緩按照1929年憲法舉行總統直接普選時,社會民主黨人也予以默認。政府不得不以非常手段避免經濟崩潰。它於1931年3月開始執行與德國結成關稅同盟的規畫,激起法國以及小協約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的強烈反對,後來又在海牙國際法庭上受到多數派的譴責。奧地利最有勢力的銀行信貸銀行於1931年5月倒閉,於是該國瀕臨財經災難。這種局勢加上國家社會黨在德國興起,遂使納粹黨人在奧地利大受擁護。1932年的地方選舉結果表明,納粹黨奪去了本來會投給各保守黨派的選票。民族主義人士開始要求舉行大選,社會民主黨也擁護這種要求,認為它是爭取議會多數席位的機會。
權力主義:陶爾斐斯和舒施尼格
大選之後,陶爾斐斯上台組織基督教社會黨政府,彼時他在議會所掌握的多數,其差數僅為一票。他認為,要想恢復政治及社會安定,必須建立某種強大的權威。基督教社會黨人發現,攻擊他們的是兩股意識形態敵人:馬克思主義者和納粹黨人,他們顯然威脅了保守制度的基礎。陶爾斐斯的對策是以專制代替代議制政體。機會於1933年3月到來,當時議會正在就一項次要提案進行辯論,有人提出,表決過程中有舞弊情事。先是民族院議長辭職,後來兩位副議長也辭職,於是陶爾斐斯宣布,事實證明議會已無法運作。其後議會再未舉行全體會議,陶爾斐斯根據緊急狀態令實行統治。
此時(1933年春季),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執政,納粹黨加緊宣傳兼併奧地利。陶爾斐斯向義大利求救,他認為英法的援助會是杯水車薪。促成外交政策上這一轉變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陶爾斐斯為了保住政權,必須依靠反馬克思主義的保全團。
社會民主黨頻頻遭到挑釁,乃於1934年2月12日動用武力,於是發生了內戰。經過4天戰鬥,陶爾斐斯和保全團勝。社會民主黨被取締,轉入地下。同年內,一切政黨都被禁止,唯留祖國陣線,它是1933年由陶爾斐斯網羅一切保守黨派而組成的。1934年4月召集殘餘議會,通過了專制主義的憲法。行政部門完全控制立法機關,民選的各級議會撤銷,代之以諮詢機構,諮詢機構是透過繁雜的手續任命產生。原民主憲法所保證的人權一掃而光。國名中刪去“共和國”一詞,僅稱“奧地利聯邦”。
1934年7月25日,一幫納粹分子占領總理府,企圖宣布另行成立政府。他們先已將陶爾斐斯俘獲,此時遂將他殺害。納粹分子的計畫半途而廢,占領總理府的納粹分子被迫投降,首領被處決;施蒂里亞州的納粹暴亂也被敉平。由於義大利出動軍隊集結在布倫納羅山口附近,希特勒乃譴責他的奧地利黨徒。但是他派遣弗朗茨·馮·巴本為德國駐奧大使,以另外一種方式削弱奧地利。繼任總理的舒施尼格為人較為溫和,政治感情也較為和緩。他的政府固然遵奉專制主義的憲法,但是具有平易的奧地利風格,不似義大利及德國政府那樣殘暴。舒施尼格略有復辟哈布斯堡王朝之心,但是懾於此事可能引起的國際問題。他的政權得不到人民贊同,聊以圖存,又因內部人事鬥爭和高官的野心而削弱,僅靠義大利方面的保障維持不倒。英、法、義三國曾在義國境內斯特雷薩(Stresa)開會(1935年4月),暫時結成“斯特雷薩陣線”,似有導致安定之勢,但是,不久衣索比亞危機就破壞了西方列強的團結,1936年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結成盟友,於是奧地利完全陷於孤立。舒施尼格不得不同德國談判,尋求妥協,1936年7月11日雙方簽署協定。德國承諾尊重奧地利的主權,奧地利則承認本身是“德意志國家”。有了這項協定,納粹黨人就得以自由滲入奧地利。1938年1月,奧地利警方破獲新的納粹陰謀。舒施尼格希望透過與希特勒會談以擊敗這起陰謀,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接見他,以進行軍事干涉支持奧國納粹黨人相威脅。舒施尼格只好同意大赦納粹分子,並吸收一些首要納粹分子參加他的內閣,內政部遂交由奧國納粹黨代言人阿圖爾·賽斯-英夸特執掌。納粹黨人公開進行煽動,大有毀滅政府權威之勢,而且,通過在歐洲幾個國家的首都進行的秘密接觸,舒施尼格意識到他不能指望列強的支持。於是他決定單獨一人向希特勒挑戰。3月9日他宣布要在3月13日舉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奧地利保持獨立。
德奧合併
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奧地利危機事出希特勒無備,但是他迅速採取有力行動,既有墨索里尼保證中立,而法國正處於政府危機之下,英國也早已表示不反對奧地利併入德國。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提出兩項專橫的要求:延緩舉行公民投票;舒施尼格辭職。舒施尼格退讓,於是德國軍隊在希特勒親身陪同下在3月12日開進奧地利。以賽斯-因克瓦特為首腦的奧地利納粹政府成立,它與希特勒於3月13日共同宣布德奧合併。法英兩國對希特勒採用的手法提出抗議,但承認既成事實,其他國家政府也承認了既成事實。4月10日在德國全境舉行公民投票,結果99%以上的選票支持希特勒的行動。
奧地利併入了德國。德軍進入奧境後,納粹黨人立即逮捕奧國各政黨首腦,許多奧地利人,尤其是猶太裔,亡命外國。過去政治上的互相敵對曾損害奧地利共和國的地位,此時也使得流亡人士之間無法合作,國內各抗敵組織也因此各自為戰。
但是,重建獨立的奧地利的可能性決沒有泯滅,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盟國政府開始重新檢討各自對德奧合併的態度。1941年12月,史達林通知英國,蘇聯認為恢復獨立的奧地利共和國是戰後中歐秩序的必要成分,而且,在英、蘇、美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1943年10月)上,發表了一項聲明,宣布德奧合併無效,並保證盟國要恢復奧地利獨立。英國首相邱吉爾繼續建議成立中歐邦聯,包含前哈布斯堡王朝治下之地乃至德國南部,但是設在倫敦的歐洲顧問委員會卻預期,奧地利將依照1937年的疆界恢復主權。蘇聯軍隊於1945年4月13日解放維也納,允許抗暴運動和原各政黨的代表人進行組織工作。
第二共和國
1945年4月27日,由社會民主黨人、基督教社會黨人和共產黨人組成的臨時政府成立,宣布重建奧地利為民主共和國,但是最高政治及行政權力由4個占領國的軍事指揮官掌握。政府決定不草擬新憲法而恢復經過1929年的法律修改的1920年憲法。1945年7月簽訂的有關盟國對奧國實行政治監督的管制協定,在1946年6月經過修改,限制盟國在實質上屬於憲法的問題上進行干涉。先後於1946和1947年通過的非納粹化法律,消滅了納粹黨人在奧國政治中的勢力。在戰後期間執政的聯合政府是根據各黨派在議會中的實力按比例組成的,僅包含奧地利人民黨和社會黨。這種比例代表制始行於1919年,它在1945年以後的奧地利政治中是重要因素。
1945~1952年,奧地利必須以鬥爭求生存。擺脫納粹統治之後,奧國所面臨的是徹底的經濟大混亂。奧國之所以能夠生存,先有賴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援助,1948年以後則有賴美國根據“馬歇爾計畫”所給予的援助。1946年對重工業和金融業實行國有化,政府還試圖通過一系列的工資-物價協定控制通貨膨脹。由於在蘇聯占領區內軍事指揮官干預政治及經濟事務,大量資金及工業從維也納及下奧地利州轉移到過去純屬農業經濟的西部各州,從而引起了經濟及社會結構的深遠變化。美、英、法、蘇四國軍隊對奧地利的占領於1955年結束。原來預期不久即可簽訂恢復奧地利主權的條約,但是,由於冷戰氣氛,過去的各盟國之間不可能達成協定。1953年蘇聯政府宣布,它將自行承擔占領費用(美國早自1947年即已如此),於是奧地利經濟卸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其後英法兩國也採取了同樣行動。
1949年允許前納粹黨人參加大選。相當於原日耳曼民族主義各派而與之並無意識形態關係的獨立派聯盟(Union of Independents,後改名自由黨),贏得16個議會席位。在其後的歷次選舉(1953、1956、1959、1962)中,三黨的關係穩定不變。卡爾·倫納總統死(1950年12月31日)後,原任維也納市長的社會黨人特奧多爾·克爾納經過直接投票當選總統。1957年社會黨領袖沙爾夫(Adolf Scharf)繼任總統,其後任總統的人次第為1965年前維也納市長約納斯(Franz Jonas),1974年前外交部長基爾施拉格(Rudolf Kirchschlager)。1953年政府更替之後,經濟好轉,恢復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未見的繁榮景氣,其基礎是經過修改變通的自由市場經濟。主要的經濟效益來自國有的鋼鐵工業、發電廠和油田,以及私有的木材工業、紡織工業和旅遊交通。奧地利經濟的主要發展趨勢是服務業突出,超過一般比例,主要是旅遊交通業占重要地位,它改變了阿爾卑斯山農村地區的經濟及社會性質。
1954年1月法、英、蘇、美四國外長的柏林會議,使奧地利人燃起締結和約的希望。和約終於在1955年5月15日在維也納由四國與奧地利代表簽訂。根據和約,奧地利在1938年以前的疆域內以一個“主權獨立和民主的國家”正式重建共和國。和約禁止德奧合併,禁止復辟哈布斯堡王朝。和約保障卡林西亞、施蒂里亞和布爾根蘭等地的少數民族斯洛維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的權利。英、美、法三國完全放棄占有前德國財產或戰利品或聲稱應占有的一切財產、權益及利益,授與奧地利。但是,蘇聯為交還奧地利的自由索取了可觀的代價。奧地利向國內蘇聯財產管理局以1,500萬美元買回蘇聯沒收的前德國企業。奧地利支付200萬美元以收回第一多瑙河輪船公司的德國被沒收財產。奧地利還要付給蘇聯1,000萬公噸原油以換回被蘇聯當作戰利品占有的奧地利油田和煉油設備。和約於1955年7月27日生效,到了10月25日,占領軍已全部撤出。10月26日公布奧地利永久中立法。奧地利政府從來沒有讓人們對有關中立的保證的意義有所懷疑,它只能解釋為軍事性的,不是意識形態性的。在整個蘇聯占領期間,奧地利人以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反共態度,1956年蘇軍鎮壓匈牙利革命,當時奧地利人民的自發反應表示,他們同情西方民主思想。奧地利保持了政治穩定,政府及政黨中的人事變動和意識形態轉變都沒有引起重大政治危機。
奧地利先後於1955和1956年加入聯合國和歐洲委員會。對外關係方面的主要問題有在南蒂羅爾(Sudtirol;即上阿迪傑〔Alto Adige〕)問題上與義大利的衝突,還有參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問題。在1946年巴黎和會上,各方面簽訂了一項協定,保障南蒂羅爾地區操德語人口的權利。奧地利政府藉口義大利未實現這種保證,提出舉行雙邊會談。在60年代初期,由於操德語的沙文主義分子進行恐怖活動,使談判難以有所進展,1969年終於就執行1946年協定中的保證問題達成了協定。1958年奧地利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但是根據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商定的特殊安排,加以與共產主義各鄰國審慎交往,奧地利仍能維持中立國家的地位。奧地利為從東歐湧來的大批難民進行了安置,同時又是從蘇聯逃出的猶太人的中途轉運站。
在70年代,奧地利不僅政局穩定,而且經濟也穩定。該國的社會保障和健康保健制度十分發達,失業率在歐洲為最低者,經濟持續繁榮。政府多方面推行改革計畫,其中,由法務部長布羅達(Christian Broda)所領導的改革法典運動,的確具有歷史意義。
1986年庫爾特·瓦爾德海姆當選為總統,但有人說他曾為納粹戰犯。國際史學委員會未發現瓦爾德海姆本人犯有戰爭罪行的證據,但是證明他有一部分經歷交待不清楚。雖然瓦爾德海姆一口咬定當年他無非是履行職責,但是,國內政局中的爾虞我詐,支持他的人們中有些人流露排猶情緒,加之美國把他列在不宜入境者名單上,於是,這一事件幾乎完全使奧地利的國內輿論陷於分裂,其程度甚於1945年以來的任何事件。
在瓦爾德海姆垮台之後,舉行了新的選舉,結果由社會黨和人民黨組成大聯合政府。這個政府推行預算及稅收改革,有一定成效,並對國營工業進行私有化。這些改革促進了經濟成長和社會穩定,遂使奧地利成為執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各項計畫最成功的國家。但是,由於發生了許多醜聞(主要是涉及保險業舞弊及殺人案的盧科納事件〔Lucona affair〕以及涉及國營公司非法向伊朗出售武器的諾里庫姆事件〔Noricum affair〕),人民黨傳統的內哄頻仍不斷,右翼反對派捲土重來,加之綠黨興起(1986年進入議會),遂使大聯合政府大為遜色。在1990年以後,經過改組的社會黨-人民黨聯合政府面臨著許多新問題,造成這些新問題的主因是國際形勢的突然變化∶奧地利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於是有關其在國內的後果問題以及其是否符合中立原則問題,重新挑起激烈爭論。《華沙條約》崩潰,南斯拉夫國內大亂,後一個問題再一次被提出。1990年奧地利政府單方面地廢除了1955年國家條約中有關奧國中立的若干規定。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奧地利政府採取一項引起爭論的決定,允許盟國飛機過境,及美國通過奧國領土運送救助坦克。難民的爆炸性增加,使國內的政治穩定經受考驗,右翼的自由黨在1991年秋季的地方選舉中獲得強大的支持,其中部分原因即在於此。這些問題連同德國統一所引起的後果以及德國公司的接管奧國主要工業及報紙,使得奧地利在歐洲新格局下究竟要起什麼作用,成了問題。
圖書
作 者: 貝萊爾 著,黃艷紅 譯
出 版 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9-1
字 數: 310000
版 次: 1
頁 數: 340
印刷時間: 2009-9-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0082316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歷史>> 世界史>> 歐洲史
定價:¥40.00
內容簡介
現代奧地利是個繁榮的中歐小國,但它有一段十分豐富和複雜的歷史,這段歷史遠遠超出它如今的國境線。史蒂芬·貝萊爾以引人入勝、全面深入的闡述追溯了奧地利非凡歷程中的諸多變遷:從作為德意志軍事邊區到王朝世家的建立,從成為帝國皇室家族到建立中歐大帝國,從失敗的阿爾卑斯共和國到德國的一個地區,再到成功的阿爾卑斯共和國,奧地利的特性和遺產及其多姿多彩的源泉構成了一幅多層次的畫卷。這是一段充滿反常與另類色彩的故事,是探討歐洲歷史的另一面的力作,它並非以更為清晰的民族敘述方式給出方便的答案,因而更切合於今天的世界。
目錄
致謝
導論
第一章 1439年前的東部邊區
一、公元一千年之前的奧地利
二、巴奔堡時代,1000—1278年
三、哈布斯堡時代的開端,1278—1439年
第二章 AEIOU:普世君主國之夢,1439—1740年
一、普世君主國,1439—1556年
二、基督教世界的堡壘,1521—1648年
三、哈布斯堡君主國的奠基,1648—1740年
第三章 困頓與改革,1740—1866年
一、開明國家,1740—1792年
二、正統帝國,1792—1848年
三、進步的挑戰,1848—1866年
第四章 協商帝國,1866—1918年
一、妥協君主國,1866—1879年
二、變革中的奧地利,1879—1908年
三、分崩離析的帝國,1908—1918年
第五章 失根的國家,1918—1945年
一、孤兒共和國,1918—1927年
二、文化戰爭,1927—1938年
三、希特勒時代,1938—1945年
第六章 1945年以後的奧地利聯合社團
一、免費的斷裂,1945—1955年
二、繁榮之路,1955—1970年
二、至福島,1970—1985年
三、為未來而反省:1985年以後的歷程
結論
進一步閱讀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