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勃洛摩夫

奧勃洛摩夫

《奧勃洛摩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伊萬·亞歷山德羅維奇·岡察洛夫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59年。

小說講述地主知識分子奧勃洛摩夫養尊處優,視勞動與公職為不堪忍受的重負。儘管他構想了龐大的行動計畫,卻無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後只能躺在沙發上混日子,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懶漢和廢物。小說通過對腐朽沒落的地主奧勃洛摩夫一生的敘述,客觀真實地再現了19世紀40至60年代俄羅斯的現實生活,鮮明地揭示了當時俄羅斯社會的腐朽與黑暗,預示了農奴制必將走向滅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奧勃洛摩夫
  • 外文名稱:обломов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伊萬·亞歷山大洛維奇·岡察洛夫
  • 首版時間:1859年
  • 字數:444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伊利亞·伊里奇·奧勃洛摩夫是個出身貴族的十等文官,善良、單純、溫順。為了過安靜逍遙的日子,他辭去公職,息交絕遊,過著離群索居、足不出戶的生活。他整天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因此三十二三歲就已經胖得和年齡不相稱了。好友希托爾茲不希望奧勃洛摩夫整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於是拉著他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並給他介紹了美麗純潔的奧爾加小姐。不久奧勃洛摩夫與奧爾加墜入愛河。奧爾加盡力促使奧勃洛摩夫從懶散的生活中覺醒過來,然而最終沒有成功,兩人也因此分道揚鑣。之後奧勃洛摩夫整整病了一年,而房東太太、寡婦普西尼欽娜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最終使奧勃洛摩夫娶了她。奧爾加也與精明能幹的希托爾茲結了婚。奧勃洛摩夫就這樣在妻子的悉心照顧下長年靜臥不動,最後因太胖中風而死。
奧勃洛摩夫

創作背景

岡察洛夫的童年在富裕的莊園裡度過,他所見過的貴族地主的寄生生活為他後來創作的小說《奧勃洛摩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1849年,岡察洛夫著手創作長篇小說《奧勃洛摩夫》,其中個別章節發表在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領導的《現代人》雜誌上。1859年,創作延續十年之久的《奧勃洛摩夫》脫稿,在《祖國紀事》上連載。

人物介紹

奧勃洛摩夫
《奧勃洛摩夫》的主人公。俄國地主。他為人正直、善良,溫柔得像一隻鴿子。可是,慵懶懈怠,耽於幻想,無所作為和因循守舊成了他的致命弱點,使他變為一個活死人。奧勃洛摩夫生活在俄國農奴制即將崩潰的時期,他在遙遠的外省鄉間一個稱為“奧勃洛摩夫卡”的貴族莊園裡降生,他的父母是擁有三百多農奴的典型莊園貴族。他們愚昧落後,因循守舊,除了自己的飲食和健康,從不關心任何事情。在這種環境裡,奧勃洛摩夫作為一個地主少爺,從小就嬌生慣養,自己不做任何事情,從他懂事那天起,父母灌輸給他的思想就是:他是少爺,自己做事情是可恥的。
奧爾加
女主人公,俄羅斯文學中光彩照人的婦女形象。奧爾迎樸實無華,熱情活潑,有顆水遠向上的心。她外表漂亮,內心世界也很豐富,她對愛情和婚姻的態度是嚴肅而認真的。她的兩次戀愛過程,充分展示了她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性格特徵。她與奧勃洛摩夫的戀愛,經歷了由同情到相愛的過程。她愛奧勃洛摩夫是由於他天性善良,富有詩意的氣質。奧爾加企圖用愛情的溫吸,挽救奧勃洛摩夫,使他的精神復甦。為了把奧勃洛摩夫從懶惰的習性中解救出來,她熱情地幫助他,督促他,甚至不顧一切世俗偏見,主動到奧勃洛摩夫家。她愛得真摯而又深沉。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奧勃洛摩夫是個年輕地主,他固然有善良、溫和的一面,也受過教育,但是農奴制度使他在彼得堡醉生夢死的寄生生活中變成一條懶蟲,一個廢物。他留戀行將崩潰的舊制度,對新的變化麻木不仁,他也想到“改革”,卻徒有美麗的幻想,實際上卻什麼事也不乾,害怕生活中微小的變化來破壞他的安寧。甚至連愛情和友誼也難以煥發起他的精神,幫他從渾渾疆噩的生活中解脫出來。
作品表達了當時社會上強烈的反農奴制情緒和要求變革的願望,生動地揭露了農奴制度對一代人心靈的戕害,控訴了它對社會發展的阻撓。
《奧勃洛摩夫》這部小說的思想意義就在於,他向俄羅斯廣大民眾提出了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要推動歷史前進,要消滅農奴制,就必須掃除那些附生於農奴制度之上且死抱住農奴制不放的千千萬萬個“奧勃洛摩夫”們,就必須根除“奧勃洛摩夫”們滋生的土壤——俄國封建農奴制度。

藝術特色

《奧勃洛摩夫》可以說是一部不注意的作品。沒有什麼外部的事件,沒有什麼蔓生的插曲。作家著重刻劃的是人物性格和心理作品詳盡地描寫了主人公從童年到死亡的生命全過程,立體地塑造了奧勃洛摩夫性格,奧勃洛摩夫性格的主要特徵是惰性。他天天穿著睡衣,把一生大好時光消磨在臥室之中,甚至在夢中還夢見睡覺。就是希托爾茲的友誼,奧爾加的愛情,也不能將他驚醒,不能使他振作,平淡、寂靜的普西尼欽娜家是奧勃洛摩夫吃和睡的理想環境,因此他和這位女房東結合了而同奧爾加分了手。小說深刻地描寫了環境對人物性格的影響。對宗法制莊園奧勃洛摩夫的描寫,揭示了奧勃洛摩夫性格形成的原因和過程。對女房東普西尼欽娜家的描寫,則揭示了奧勃洛摩夫性格的歸宿。在環境描寫中,作家選取了富有特徵的細節,來表現主人公的慵懶,如寬鬆的睡衣,肥大的拖鞋,軟綿綿的沙發,大大小小的食具,各式各樣的茶炊,俄國作家皮沙烈夫把岡察洛夫的細節描寫,稱作布魯塞爾的花邊,以用來裝璜人物的性格。

作品影響

小說體現了岡察洛夫獨特的創作風格:故事簡單明了,敘述從容自然,環境氣氛的描寫細膩真切,人物形象塑造得豐滿、逼真、立體。因此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說:“縱然到了只剩下一個俄羅斯人的時候,他都會記得奧勃洛摩夫的。”奧勃洛摩夫被認為是俄國文學中的“多餘人”形象之一,“奧勃洛摩夫性格”這個概念後來成為指稱淡漠、萎靡、懶惰、缺乏生活能力和麻木不仁的代名詞。

作者簡介

伊萬·山歷山德羅維奇·岡察洛夫(1812—1891),俄國作家,生於辛比爾斯克市一個富裕糧商之家。岡察洛夫在學生時代已表現出對文學的愛好。他的早期中篇小說《癩》、《因禍得福》和特寫《伊凡·薩維奇·波德查勃林》等,帶有自然派特色。1846年與別林斯基相識,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影響。其主要代表作為3部長篇小說《平凡的故事》《奧勃洛摩夫》和《懸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