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場上出現奢侈品鑑定培訓班,10天學費32800元,且培訓班老師稱“不建議短期培訓班學生完成培訓後直接擔任鑑定師”。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奢侈品市場鑑定無門現象較為普遍,奢侈品牌不設立鑑定部門,奢侈品鑑定行業也沒有執業資格證件。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發生糾紛,很難有權威的中立方介入。
班級來源,學習流程,調查分析,
班級來源
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了一家奢侈品初級鑑定的培訓班,負責招生的董老師稱,培訓班是“國內第一個正規的奢侈品鑑定方面的培訓班”。據了解,該課程學費為32800元,2014年8月19日開始授課,2014年8月29日課程結束,整個課程持續10天,培訓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至12點,下午2點至5點。該招生老師還表示,培訓班自己招生然後集中進行培訓。“學生報名之後,我們會進行面試,有專業老師考核學生對於奢侈品的了解程度。我們每次上課學生的人數不會多於10人。”
學習流程
課程中既有理論學習的部分,也有實際操作的部分。“理論課介紹品牌歷史知識、文化沿襲和品牌系列包款辨識及製作工藝,實際操作課程針對不同品牌的包介紹不同的鑑定知識,除了鑑定真偽外,還有估價的部分。”李老師介紹說,此次開課的十天課程是初級班。理論課是第一步,了解品牌背後的文化、歷史和包款的價格。實踐課是第二步,學員可識別市面上70%或以上的假貨。她預計會在近期推出中級班或高級班,要求學員在接受初級班課程之後的六個月才可以報名更高階課程。“高級班課程會提升學員的鑑定水平,能夠辨識市面上80%以上的假貨。”
實際操作課程中,老師會帶領學生了解品牌的製作工藝,並通過高倍放大鏡、紫外線等多種手段觀察包款細節。北青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課程教具包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提供的。“我會帶來一些包,學生們也會帶來自己的包,奢侈品鑑定是一個門檻很高又需要海量收集的工作,需要大家協力完成。”李老師介紹說。
調查分析
奢侈品鑑定這一職業幾乎是亞洲特色,其原因是日本起步較早的二手貿易市場,以及中國的山寨產業鏈和日漸興起的二手奢侈品買賣。
在沒有統一奢侈品鑑定行業標準的情況下,能夠提供權威認證的部門趨近於零。在贗品與真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比拼中,普通消費者基本喪失了鑑別能力。一方面,消費者很需要鑒包常識,而這樣的常識,品牌沒有提供義務,大規模的普及也會讓造假商有更多仿真信息。另一方面,一旦消費者與商家產生糾紛,卻沒有權威的第三方鑑定平台,消費者很難維權。奢侈品第三方鑑定確有市場,鑑定培訓需求正在增長,但如果一直缺乏行業權威機構或國家標準,則規範行業將成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