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地點
貴州省赫章縣可樂鄉“可樂遺址”
可樂地處烏蒙山腹地,平均海拔1990米,可樂河自西向東流過。
可樂遺址(古墓群)幅員9.4平方公里,由3個遺址和15個墓群組成,
約有古墓上萬座。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該地進行過多次發掘。共
發掘墓葬271座,出土文物近2000件。目前發掘的墓葬尚不足4%,有
“貴州考古聖地、夜郎青銅文化殷墟”的美譽。屬於古代夜郎時期“南夷”
民族戰國至西漢時期墓葬108座,在許多重要發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奇特的“套頭葬”等特殊葬式。
專家們發現,使用套頭葬的墓只占一小部分,這類墓中有較多隨葬
器物,有某種威嚴或神秘的氣氛。由此,專家推斷,死者的身份定與常
人不同——他們是夜郎民族的中下層巫師,還是地位尊崇的氏族首領?
除套頭葬之外,可樂的出土文物,為復原夜郎文化提供著豐富的線索,
比如,具有鏤空捲雲紋的銅柄鐵劍顯示出高超的鑄造工藝,銅戈提供著
夜郎文化在地域分布上的重要信息。一具“乾欄”式陶屋模型,展現了
中原建築文化和夜郎建築文化的融合……
胡楊著.消逝古國全檔案.中國工人出版社,2012.01.
神秘的“套頭葬”
墓葬文化在中國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伴隨華夏文明誕生而同步發
展的。華夏遠古的先民們在創造華夏文明的同時,也在譜寫著中國墓葬
文化史。同時也給今人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謎。
在眾多歷史知名的墓葬文化中,發現與貴州省畢節地區夜郎國可樂
遺址的套頭葬文化,更因夜郎國這個充滿各種歷史謎團的歷史古國而顯
得尤其神秘。
一具數千年以前的屍骨靜靜地躺在墓穴中,頭頂套著一件銅釜,或
是鐵釜、銅鼓的大型金屬器,有的足部也套一件銅釜或鐵釜,或墊一件
銅洗。這就是可樂最重要的考古現象——套頭葬。可樂發現的套頭葬,在國內外可謂比較獨特的了。
套頭葬分布
“套頭葬”及這些特殊葬式在國內其他地區尚未發現過,屬夜郎民族特有的葬式,所反映出的喪葬意識和宗教觀念很值得研究。“套頭葬”使用了兩類銅釜。一類是辮索紋耳大銅釜,寬沿外侈,鼓腹,圜底,腹上部縱向安置一對碩大的辮索紋環狀耳。274號墓出土的一件大銅釜肩腹部裝飾一對圓雕立虎,立虎昂首揚尾,呲牙長嘯,十分威武。這類銅釜共出土3件,外壁都附有較厚的煙炱。另一類是鼓形銅釜,出土3件。這種形制的銅釜最早出土於雲南祥雲大波那和楚雄萬家壩。赫章可樂先後已發現這種銅釜10餘件,都用於“套頭葬”墓。類墓是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其時代可上溯至戰國。據說廣西西林普馱發現了一種“銅鼓葬”,將屍骨全部放在倒置的銅鼓中,另用銅鼓為蓋。專家認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葬式,“套頭葬”為貴州獨有,很可能是“古夜郎人”的墳墓。赫章可樂有20座以銅釜、銅鼓、兵器為葬具,套頭而葬。“套頭葬”是極為罕見的一種喪葬方式,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作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難怪有人把這裡稱為“貴州考古聖地,夜郎青銅文化殷墟”。
這座套頭葬墓使用的鼓形銅釜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在雲南滇文化墓葬中也曾發現過,但滇文化中沒有套頭葬。
銅釜套在死者頭頂部,發掘時部份頭骨及牙齒尚存,看出人臉部基本露在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