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膠

套膠就是把海綿和膠皮粘好一起出售的產品。在桌球競技運動中,融速度與旋轉為一體的快攻與弧圈進攻技術已成為當前的主流。這是因為使用反膠海綿球拍擊球,不僅可以獲得近台快攻所需的節奏速度,同樣在大力擊球時可以獲得較快的飛行速度,並且由於反膠摩擦係數高,容易在攻球時帶有強烈上旋,球落台時由於強烈上旋的作用還會有時顯的快速前沖。所以無論在台上,近台或是離台的進攻,使用反膠海綿球拍都可以較容易地獲得更多的制勝因素。因此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使用了反膠海綿球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套膠
  • 簡介:把海綿和膠皮粘好一起出售的產品
  • 主要特點:彈性好,力量足,借力好,二跳快
  • 分檔:簡單
套膠搭配,近台快攻,弧圈快攻,弧圈結合進攻,攻削結合,注意事項,海綿膠皮,內能套膠,基本概念,主要特點,729內能套膠,生產工序,烘膠,切膠,塑煉,配料,過濾,混煉,海綿回煉,膠皮熱煉,海綿硫化,膠皮硫化,切割海綿,膠海綿塊,剖海綿,晾海綿,海綿分檔,膠皮分檔,

套膠搭配

然而現代桌球運動仍然包含著多種不同類型的打法與技,戰術,這些都會對球拍性能提出不同的需求,因此弄清不同技術類型以及不同的戰術要求與球拍之間的關係才能為自己選擇得心應手的球拍。
桌球運動的打法類型總體上分為以下幾類:

近台快攻

這是中國桌球隊在世界乒壇上幾十年保持長盛不衰的傳統打法,採用這種打法的運動員通常使用正膠海綿拍反膠海綿拍,世界冠軍劉國梁鄧亞萍就是這類打法中的佼佼者. 近台快攻首先要求擊球節奏速度快,力爭在檯面上搶攻來球的上升點和最高點.擊球動作幅度較小,多採用爆發或借力加力等用力方式.為了提高小動作擊球的爆發力與突然性,運動員通常先擇較重的球拍,單面覆蓋海綿膠皮的直拍底板重量應該在95克左右,雙面覆蓋海綿膠皮的球拍底板重量應該輕一些,一般在90克以下. 近台快攻運動員為了提高球速,要求擊球弧線儘量低平,因此多採用摩擦較少,擊打較多,使球脫板較快的技術,如:快點,快拉,快攻,彈擊和扣殺等進攻技術.這就要求海綿較軟,較薄,底板的擊球感覺比較堅挺,因此運動員通常選擇七層板或厚度在6.5毫米以上的厚型底板. 為了保證近台攻球的速度,近台快攻選手通常選擇顆粒向外的正膠或表面的粘性中等,顆粒較短,速度較快的反膠.正膠是一種膠質較硬,顆粒向外且較大的膠皮,用它擊球速度較快,也能製造一定的旋轉,通常應搭配厚度為1.8-2.1毫米,硬度在35度左右的海綿;反膠應搭配厚度為1.5-2.0毫米,硬度在40度左右的海綿.

弧圈快攻

這是綜合了旋轉與速度的弧圈球進玫型打法,是當前的主流打法.世界冠軍孔令輝王楠李菊等都屬於這種打法.運動員使用反膠漲綿拍。弧圈快攻打法要求旋轉與速度的統一,因此多採用摩擦與抽殺結合的"鞭抽式"進攻技術,如:挑打,拉沖,反撕,反帶,抹,撇等技術.為了保證擊球時能得到充分的摩擦和彈擊速度,選用的球扳不僅應該有足夠的吃球深度,而且要有足夠的底勁.因此運動員多選木質較軟,彈性好的獨木厚板(毫米左右)或較薄(5.5-6.0毫米)的五層底板。弧圈快攻技術在比寬賽中更多運用變化速度與節奏,時而近台,時而離台,時而擊來球的上升期、高點期,時而擊球的下降期,因此不僅移動範圍大,而且擊球動作幅度較大,自主發力更多,這就要求球拍的重量較輕,以保證在快速擊球時揮擺自如,手感更好。所以選擇直板一般是85克左右,特別是雙面覆蓋海綿膠的直板應該更輕;橫板也應該在90克以下。為了保證弧圈進攻的旋轉,應該選擇表面粘性較好、顆粒略長的反膠;為了保證抽殺進攻的速度,應該挑選較硬(45度以上)較厚(2.1-2.2毫米)的海綿。

弧圈結合進攻

這種打法將快攻技術與弧圈技術結合在一起,具備兩種打法的特點,通常使用反膠海綿拍或一面反膠、一面生膠海綿拍,如世界冠軍王濤、王晨以及閻森、馬林等國手。快攻結合弧圈進攻型打法要求選擇既適合快攻又能拉弧圈球的球板,用於快攻與弧圈球結合。弧圈球運用較多的人應選擇手感軟一些、且厚度較薄的五層底板,反之快攻技術運用較多的人需要選擇偏硬的、較厚的七層底板。底板的厚度一般在6.5毫米左右,直板單面貼海綿膠的底板重量約在90克左右,雙面貼海綿膠的底板應在85克以下;選擇橫板的重量通常在90-95克之間。反膠可選擇厚度為2.1毫米、硬度在45度左右的海綿,由於多數橫板的反手進攻都在近台,所以用於反手擊球的海綿應該比正手的薄一些,更利於快攻技術的運用。還有一些人選擇使用生膠海綿快攻,生膠是一種膠質軟、彈性較大且顆粒較大的正膠,用它攻球速度快,但是旋轉較差,因此攻球弧線較平(下沉),選擇相應的海綿度為1.8-2.0毫米,硬度在35度左右;也有人使用長膠或半長膠進攻。長膠顆粒在擊球瞬間會被來球壓倒,並立即從不同的方向反彈,因此不容易摩擦來球製造自主旋轉,所以擊球多帶有來球的反旋轉。同時又由於倒向不同方向的顆粒不等,反彈力的方向也不盡相同,因此回球球弧線飄忽不定。長膠進攻通常選擇的海綿厚度為1.0-1.5毫米,而且碣度較高,這樣既能保持一定的擊球速度,又使回球弧線飄忽下沉。

攻削結合

這種打法雖稱之為攻、削結合,但是絕非攻、削各占50%,有的人將發球搶攻、削中反攻作為主要得分手段,削球變化只是為了擾亂對手,製造機會,如世界冠軍丁松就是這樣,最初許多人認為他是防守運動員,把他當守球打結果吃了大虧;也有的人以削球變化作為主要得分手段,進攻只是一種擾對方的戰太手段,如國手王輝等。攻、削結合打法的運動員,由於技術掌握須十分全面,為保證削球與弧圈進攻的旋轉,通常選擇表面的粘性較好、顆粒略長的反膠;為了保證其削球、防守的良好控制,經常挑選厚度適中(1.5-2.0毫米)並且軟、硬適中(40度左右)的海綿。攻、削結合的核心是“變化”----旋轉變化、攻削變化、落點變化和節奏變化等,因此選用的球拍也要充分體現和適應這種變化。許多人選用兩面性能各異的球拍,如一面反膠海用於主動變化旋轉和進攻,另一面選項用厚度在0.8毫米以下的極薄的海綿配長膠正膠生膠;也有人使用防弧膠皮,這是一種彈性低、表面不粘的反膠配合厚度在1.5毫米左右極軟的低彈性海綿用於削球控制與變化。攻、削結合打法選用的底板通常板面較大,這樣的球板手更柔和,控球時間較長。板面較使擊球重心前移也有利於離台擊球用力。

注意事項

1.由於處在學技術階段,打法類型尚末確定,因此應選項擇重量較輕、手感較好、彈生略低的壞拍,以便於儘快掌握控球技術。
2.兒童應選擇適合兒童力量素質發展水平與手型的專用球拍,球拍除了需要得量較輕以外,更重要的是板柄較薄、較細,有利於幫助他們養成正確握拍習慣。
3.兒童與初學者可選用厚度在1.8毫米、硬度40度左右的反膠海綿或硬度35度以下的正膠海綿。兒童在初學階段應儘量選項用反膠或正膠等常規球拍,這樣有利於全面學習技術。

海綿膠皮

進口名牌產品固然精美,然而國產的反膠中也不乏有許多物美價廉的精品。通常日本產的反膠表面澀,出球速度較快,適合快速弧圈球的進攻與對拉球;國產反膠表面粘,有利製造旋轉,更加適合拉出有時間差的強烈旋轉弧圈球。選擇反膠時首先應看它是否經過國際乒聯的批准,有無ITTF的標誌;其次應觀察膠面的粘度和是否有雜質。
國產海綿的質量穩定性與進口名牌產品仍有一定的差距. 但許多廠家正在不斷研製、開發新產品,這種差距正日趨縮短。在選擇海綿時除了選擇厚度與硬度之外,首先應觀察其發泡是否均勻,厚度是否一致,表面是否平整;然後把海綿放在硬的平面上用手指按壓,好的海綿應感覺按下去柔和並有頂手的彈力;把海綿放在手上感覺它的得量和活性,然後攥成一團再突然放開,觀察海綿展開的速度和展開後漲綿表面的皺痕,彈生好的海綿應該比重較輕,展開速度較快,表面幾乎看不到皺痕。

內能套膠

隨著國際桌球協會對有機膠水在桌球比賽中越來越多限制,標識著有機膠水時代的終結。之前通過大量刷膠水來膨脹海綿以達到增加膠皮的彈性做法變得越來越不可行,再加上大部分桌球球友本身對灌膠做法的敬而遠之,於是對不需灌膠即具備較好的彈性和強大能量膠皮需求越來越強烈,順應形勢,各大器材廠商都開始出品標註著內能套膠的膠皮,從而能儘快擺脫乒協對膠水的限制帶來的影響。
其實內能套膠的概念之前已經出現了,只不過由於無機膠水時代的來臨而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比如蝴蝶的BRYCE、多尼克的F1、挺拔的魚雷等內能套膠在之前有機時代就已經出現了。

基本概念

內能套膠,顧名思義,內部蘊藏能量,主要是將膠皮、海綿的張力進行一定的拉伸,待海綿和膠皮拉伸膨脹後再進行粘合的新套膠製作工藝。其設計理念是追求在擊球過程中,將能量損失降至最低,從而製造出的飽滿的弧線以增加弧圈的二速,充分釋放出弧圈的前衝力。這種對膠皮拉伸的工藝各個國家工藝各異。比如日本蝴蝶的TENSION所採取的做法是側重對膠皮的化學拉伸,再利用獨特的粘合技術,使日本的內能套膠有著獨特的性能,在快速膠水的作用下,張力效果非常明顯;相比較德國ESN的TENSOR對膠皮的拉伸則是針對海綿和膠皮進行了化學拉伸,並採用了物理性拉伸的粘合技術,在第一代內能中採取的是膠皮拉伸(套膠彎曲比較大),第二代中採取的是膠皮海綿的拉伸(套膠比較平整了),而3G所採用的是膠皮、海綿拉伸和粘合技術,前兩代的內能是不建議刷快速膠水的,而3G內能開始建議刷快速膠水了。所以,德國的TENSOR是不用灌膠的,但日本的TENSION還是主張灌膠的。

主要特點

內能套膠的特點是套膠彈性好,力量足,借力好,二跳快等優點。但它也存在搓球不轉、弧線不賊、擺短冒高、壽命短等缺點。是否選用內能套膠應該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而定。大部分中國運動員的配置正手一般使用較傳統的國產套膠反手使用國外產的內能套膠,這種配置方法主要取決於運動員的技術打法,國內運動員大多秉承了中國傳統的技術打法,上肢和前臂收的快,打出的球“沖、轉、賊”,如果採用國外產的內能套膠就突出不了這種特點。
由於內能套膠技術德國、日該公司起步較早,早在無機時代日本和德國等桌球廠家就推出了很多著名的內能套膠,所以,國產的所謂內能套膠和上面所說的德國、日本的內能相比還相差甚遠。筆者個人看來國產的這些內能套膠在製作工藝和性能體現上並不能叫內能套膠,在中國只有愛博才有使用TENTION這個標誌的,其他品牌是不允許使用的;國產的所謂內能套膠只有在刷膠水後感覺還可以,但在膠水性能退去後,內能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國產內能套膠中只有愛博的一款和拍里奧的早期內能套膠還有點內能的感覺。

729內能套膠

相信初次見到729內能套膠的球友,一定會首先驚詫於它的包裝。因為相對於它不到百元的價格而言,如此隆重地以硬紙殼層層包裹,看上去顯得十分奢侈。包裝的畫面設計精美,字型選擇也相當考究,之前網友測試活動中發現的個別錯別字,在編輯部拿到的樣品上也已經得到了修正。
從膠皮本身的做工看,不得不承認729作為“老字號”的功底之深,膠粒晶瑩剔透,其外觀水準絕非後來者一朝一夕就可輕易趕超,即使比之其它逾百元的本土產品,也毫不遜色。自產的天籟、焦點海綿,儘管仍偶見“砂眼”,但顯然比729以前出品的HRS海綿柔和細膩得多;而所配的日德海綿,則屬於進口單片海綿的正常水準。就切邊而言,純粹本土血統的焦點I、鋒魂和超躍體現出與其膠皮同樣的嚴謹工藝,遺憾的是,搭配進口海綿的鋒魂II、鋒魂III和超躍II、超躍III在這方面反而顯得與其海綿的身份不相稱,好在這並不影響使用。

生產工序

桌球套膠的生產需要經歷多道工序。以DHS紅雙喜公司為例,主要工序包括:烘膠、切膠、塑煉、配料等。

烘膠

套膠是單膠皮與海綿的結合體,但從本源來說,膠皮與海綿同出一處——都是以天然橡膠為主要原料。天然橡膠原材料,通常呈大塊的固體狀,在正式進入生產流程之前,必須先經過“烘料”,其環境溫度多在50~60攝氏度之間,烘2~3天。在恆定的高溫環境下,分子間距相對拉長。

切膠

經過烘膠後的橡膠,不再像起初那么堅硬,變得柔韌,此時就可直接利用切膠機將其切為數塊,膠塊的厚度由切膠機決定。切好的膠料,需要存放於潔淨、乾燥處。

塑煉

膠皮、海綿的彈性和硬度,源於橡膠的可塑性,而可塑性正是來自於塑煉過程。為了提升可塑性,使塑煉後的橡膠整體特性更為均勻,需要將切好的膠料,連續投入清潔的煉膠機內,反覆煉之,最後再打成三角包後存放,以保證橡膠塑煉均勻。
在塑煉的過程中,持續供應的冷卻水必不可少,因為煉膠機中滾輪的持續摩擦會導致輥筒的升溫,致使橡膠受熱不夠均勻,直接影響塑煉效果,最終導致成品質量下降。

配料

生產套膠的配料,即決定橡膠原料與各種化學輔助劑(如發泡劑、添色劑)的成分配比。不同的配比方案,做出的套膠各具個性,如狂飈、G系列、TNT、C7等具有代表性的套膠在配方上大相逕庭。

過濾

某些劣質海綿中常能發現明顯的雜質;早期的國產膠皮,往往因為純度不夠而顯得顏色暗淡。類似的問題,不應出現在高品質的套膠中,而解決之道,正是過濾——為膠皮海綿進行由表及里的系統除污,令成品色彩更鮮明,質量更穩定。

混煉

橡膠原料到了分岔口——是變成海綿?還是變成膠皮?
開啟煉膠機,通入冷卻水,調節好輥距,投入過濾後的膠料,薄通幾次,以保證隨後與配料的混合更細緻、均勻。
按照既定次序投入配料,待膠料基本“吃”完配料後,調節輥距,開始翻煉;原料混合基本均勻後,繼續調節輥距,翻三角包N次,以使配料與橡膠完全融合;再次調節輥距,令其成卷。
在此過程中,膠料要經過充分的發泡,發泡時要求泡形大小統一、分布均勻,這一步是海綿成形的關鍵,將直接影響其性能。
經過細緻混煉後,海綿與膠皮的原體方現,橡膠片變成了桔黃、藍、白、紅等顏色的不同結合體。
作為底板與膠皮之間的介質物,海綿的主要功用在於底勁和穿透力,考慮到亞洲選手的力量多相對較弱,DHS特意在專業海綿的生產過程中,安排了兩次混煉,其間再穿插一次過濾,儘管這會使海綿的製造變得比膠皮繁瑣許多,但大大提高了海綿的提煉效果,使海綿的純度、均勻度、彈性等物理指標明顯改善。

海綿回煉

存放數天后,在恆定的較低溫度下,海綿原體開始回煉。膠料經過開煉機薄通、翻三角包後卸料,再進行二次卷煉,關鍵在於將膠料滾至光滑無縫,且煉至膠內無空氣,目的是促使膠體內部密度均勻。回煉後,就可以根據需要將膠料切成規定重量的若干塊,存放於乾燥處。

膠皮熱煉

經過幾小時存放的膠皮原體,經過熱煉機均勻開刀翻煉後打卷,以便隨後壓延成片。

海綿硫化

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硫化機,將使膠皮與海綿成型,以確保其硬度、密度的穩定。由於切割為塊狀的海綿半成品較厚,為了防止硫化不徹底而導致海綿規格的不穩定,DHS海綿往往經過多次硫化。

膠皮硫化

膠皮的底皮較薄,經過一次硫化就完成,但不同的膠皮需有各異的齒模和蓋板,前者讓齒粒成形,後者印上產品型號。
至此,海綿半成品基本成型,單膠皮的生產更是近於完工。

切割海綿

將塊狀的海綿半成品經過細緻挑選後,按照固定的尺寸規格,用鋼皮尺裁去毛邊。

膠海綿塊

為了滿足剖海綿的需要,事先必須將裁好的海綿塊較為光滑一面朝下,置於專用夾具進行上膠處理,待膠水完全乾燥後,相互膠合,將海綿對海綿彼此疊放,幾塊作為一組送進壓力機。海綿塊加壓後,還需存放數小時,以保持海綿性能的穩定性,通常夏季的存放時間約為冬季的一半。

剖海綿

將膠合在夾具上的海綿塊穩固地夾入海綿剖切機內,持續注入冷卻水,開始剖切海綿片,其間需保持刀具的平穩性,並適時對剖後的海綿進行厚度檢測。
行業內的國際慣例,多數採用平剖技術來剖切海綿,唯有DHS獨創立剖技術,即將海綿垂直懸掛,刀片與海綿平行切割。一般而言,若進行平剖,是先拿一大張厚海綿剖為多層薄片,然後再裁切為小塊海綿。而立剖是直接進行小塊的裁切,工藝要求相對精細,易於一次成型。立剖技術的運用,也是與DHS海綿的特殊性相對應的——DHS海綿對硬度的要求較高,橡膠本體的作用更顯突出,嚴格來說立剖方式不會破壞海綿中橡膠本體的特性,而平剖時由於海綿內部壓力的緣故,剖切厚度的均勻性會受到一定影響。平時見到的DHS運海海綿表面多有獨特的波狀紋路,就是立剖技術的副產品。

晾海綿

海綿剖好後,穿繩在室內晾乾,每片海綿之間須有空隙,保持室內乾燥、通風、避免陽光直射,待海綿內的水分完全揮發掉才可進入下一步。通常需要陰晾48小時,否則海綿內的水分會影響海綿硬度和厚度的測量,而且會導致海綿性能的不穩定。

海綿分檔

主要是進行厚度和硬度的分檔。
海綿厚度:在海綿塊上任選N點,用測厚儀測量,按照不同的厚度規格如1.8mm、2.0mm、2.1mm、2.2mm等蓋章分類。
海綿硬度:這是DHS區別於其它海綿製造商的又一特點,即採用邵式硬度標準,且40年來一貫如是。這般特立獨行的理由,同樣源於DHS海綿的特性——硬度高、密度大,採用針式探頭(A型)測量,精度更高,常用的球狀探頭(C型)在這裡反而不適用。

膠皮分檔

相對於海綿,膠皮的分檔比較簡單,主要是把兩片膠皮的聯條剪成單片,再將有雜質、氣泡、雜色等瑕疵的膠皮作為廢品剔除。最後,將膠皮塗好膠水,待膠水乾燥後,與海綿複合,送入機器內加壓,成為套膠,對反膠覆上一層基本真空的保護膜,包裝完畢,存放一段時間後即可面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