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語言學系列教材:社會語言學概論》是200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慶廈。
基本介紹
- 書名:套用語言學系列教材:社會語言學概論
- 作者:戴慶廈
- ISBN:9787100042758
- 類別: 語言文字 > 語言學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04-01-01
- 裝幀:平裝
- 紙張:膠版紙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社會語言學概論》套用語言學事實的存在源遠流長,而作為一門獨立的實驗性學科其歷史則較短。1870年波蘭語言學家J.N.博杜恩·德·庫爾德內提出“套用語言學”這一術語,經過近百年的醞釀、探索,到20世紀40~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科技、文化、教育等的發展,對語言在各方面的套用提出了諸多課題,於是一門多學科結合的套用語言學才作為獨立學科建立起來,60年代開始進入發展時期,其標誌是1964年第一屆國際套用語言學大會在法國召開和國際套用語言學協會的成立。弗賴斯(C.Fries)、拉多(R.Lado)、弗格森(C.Ferguson)、里弗斯(W.Rivers)等對套用語言學的建立、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外在語言信息處理和計算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語言規劃及語言教學理論、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比較先進。語言信息處理和計算語言學是隨著語言學與計算機的緊密結合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沃古瓦(B.Vauquois)、伍茲(W.Woods)、維諾格拉德(T.Winograd)、海斯(D.G.Hays)、巴希勒(Bar―Hillel)、馬丁·凱依(Martrn Kay)等貢獻很大。社會語言學在歐、美一些國家先發展起來,拉波夫(W.Labov)、甘柏茲(J.J.Gumperz)、海姆斯(D.H.Hymes)、羅曼(S.Romaine)、特魯吉爾(P.Trudgill)等人很有貢獻,他們以其研究成果及方法論為支柱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在社會上影響較大。語言規劃方面,美國、法國和俄羅斯也比較領先,威因里希(Vreil weinrich)、費什曼(S.Fishman)、克洛斯(Kloss)等發揮了重要作用。從總體上看,國外套用語言學發展很快,但在理論上還比較薄弱,這有多方面原因:一個是學科形成到現在的時間還不太長,學科基礎不夠深厚,理論研究自然比較薄弱;另一個是套用語言學涵蓋的內容繁多,不容易進行總的理論概括和總結。加強套用語言學各分支學科方法論的綜合梳理與總結,加強套用語言學基本理論研究,將是套用語言學今後在理論建設方面的重要任務。中國套用語言學形成於20世紀80~90年代,其標誌是1984年語言文字套用研究所的成立和1992年《語言文字套用》雜誌創刊。1995年召開“首屆全國語言文字套用學術研討會”,會上的學術成果豐富多彩,充分顯示我國的套用語言學已經有了一定基礎。我國套用語言學能在20世紀80~90年代成為獨立學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二是受國外的影響。這時,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強調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建設,更加重視套用,強調科學研究與現代化建設緊密結合,而國外的套用語言學已經比較成熟,並成為熱門學科,我們引進了這門新興、實用的學科及國外的先進成果。我國套用語言學自建立以來,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相繼成立了一批專門的研究機構,創辦了語言套用、語言教學和語言信息處理等專業刊物,籌備成立學術團體,建立了一批碩士點和博士點,並逐步建立了學科基地,在高等院校開設了專業課程,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建立了專業隊伍,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成果。進入新世紀,我國套用語言學在研究、解決語言套用的實際問題,正確引導我國語言生活,滿足社會、文教、科技的需求等方面,應當做出更大的成績,同時為世界套用語言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套用語言學是一門獨立的交叉學科,分廣義、狹義兩種。狹義的套用語言學研究語言教學。中國一般取廣義的,也有取狹義的。我們取廣義的,包括語言套用的各個方面,範圍是開放的,具體包括四大部分:一是語言教學,主要研究第二語言教學或外語教學;二是語言規劃,主要研究語言地位問題和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三是廣義的社會語言學,研究語言同社會的關係和語言的社會套用;四是語言本體和本體語言學同現代科技的關係,例如語言信息處理和計算語言學。套用語言學是語言本體和本體語言學同相關學科發生關係的學科。作為交叉學科,它和本體語言學具有交融性。如,語法學談語法結構屬於本體研究,而談語法運用就跨界了,談語法規範基本上屬於套用語言學了。套用語言學既注重語言套用規律和基礎理論的研究,更著眼於語言的實際套用研究;既注重思辨性的探討,更立足於自然觀察、社會調查和科學實驗。 正是由於套用語言學的理論比較薄弱,所以過去國內外有些人認為,套用語言學沒有什麼理論,它只是對語言學理論的運用。這種認識顯然是不全面的,沒有理論怎么能成為一門學科?事實上套用語言學有自己的理論,如交際理論、動態理論、中介理論和人文性理論,儘管這些理論還不夠成熟,也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交際理論是居總綱位置的理論,是本體語言學和套用語言學結合的紐帶。交際是一種活動,語言存在於交際活動之中。因此,語言是動態的,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性是語言的本質。其實人們早就看到了語言的動態性,問題是如何看待語言的動態和靜態的關係和地位。由於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影響,很長一個時期里,人們習慣於把靜態看作是語言的本質特徵,認為動態是對靜態使用的表現。語言的動態理論則認為,物體運動速度不同,速度相對比較慢的叫穩態,速度相對比較快的叫動態,動態是語言的主導方面。而所謂的靜態只是為了研究、說明、解釋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種狀態。中介理論一開始是從語言教學中來的,現在不僅語言教學講中介,社會語言學也重視中介。還有人文性理論。這三者都是語言交際理論下位層次的理論,此外還有層次理論、潛顯理論等。與理論相關聯的是方法,套用語言學的方法有綜合的,也有本學科常用的,總體上是兼容的;其實有些方法很難截然分開是屬於本體語言學或其他學科還是套用語言學的,只是在研究中有時會有所側重。另外,方法和方法論也有層次,在一個層次里是方法,在另一個層次里它可能又是方法論。套用語言學的交叉學科性質,決定它的方法主要是兼容綜合的。有傳統語言學和其他學科的方法,如比較法,它從本體語言學中來,在套用語言學中也非常重要。套用語言學也有自己比較常用的方法,比如實驗法和計量法,這些方法在傳統語言學和有些學科中也使用。現在就我國來看,實驗法在套用語言學中用得不夠好。計量法在我國套用語言學中有的用得比較好,但總體上用得還比較少,而國外這方面用得很好。還有調查法,在傳統語言學和有些學科中也用,但套用語言學中用得更多一些。可以說,實驗法、調查法和計量法是套用語言學的基本方法。套用語言學的方法論主要是實證論,特彆強調使用的方法要受到實踐的檢驗。 我國套用語言學研究有自己的特色。我國套用語言學建立的背景是:那時語言教學需要加強,尤其是對外漢語教學和雙語教學;語言文字工作決策要進一步科學化;語言研究要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服務;新興的交叉學科要進一步發展。語用所就是隨著這幾個條件成立和發展的,我國的套用語言學實際上也是隨著這幾個條件產生和發展,並為這些條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我國的套用語言學十多年來與上面幾個方面的需要和發展同命運,與我國的改革開放同命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跟國外相比較,我們的套用語言學比較注意研究各分支學科的實際問題和總規律,而且認為套用語言學不只是理論的套用,本身也有理論。在理論方面,有從國外借鑑而有所發展的,有主要是我國提出的。在分支學科方面,尤其是語言規劃、語言與社會文化、語言信息處理等,我們也有許多特點。我國套用語言學學科一建立,基本上就是取廣義的,在研究中跟語言實際緊密結合,力求解決我國語言套用、語言教學和語言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國的語言套用研究還跟本體語言研究密切結合。一個時期我國的本體語言學很受重視,現在研究套用語言學的有一批是從本體語言研究中來的,他們兼做本體和套用兩方面的研究,這對套用語言學的發展十分有利。有比較好的本體語言研究做基礎,這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好傳統,也是我國語言套用研究的一個特點和長處。 近些年來,我國的套用語言學得到了比較快的發展,這是令人鼓舞的。一門學科的發展,要具備兩個相互推動的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是外部條件;二是及時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是內部條件。從外部條件看,我國社會條件的改善,社會生活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改革開放的深化等等,對我國的套用語言學提出了許多要求,同時也為其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內部條件看,重視、關心、參加語言套用研究,是我國自古以來語言研究的傳統。同時,我們還有了一支良好的研究隊伍。我國的套用語言學正遇到好時機,在今後時期內將會有較大的發展,理論和方法方面也會有所加強和完善。但就目前來看,我國的套用語言學在理論建設、方法研究、隊伍建設及學科的整體規劃方面,還存在不足,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論建設的不足,跟我們的語言套用研究工作急於求成,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有很大關係。語言套用是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啟動起來需要一定時間,而要停下來,由於慣性作用也需要時間,所以語言工作有時要適度超前,做好促進工作。對隊伍建設的重視不夠,也跟過去對語言套用的認識不足有關。在方法、方法論建設方面,現在做得不夠好、研究不夠深入,計量、實驗等方法用得較少,還有為方法而方法的情況,採用的方法不能很好地說明問題。對套用語言學學科建設的總體規劃不夠完整、不夠清晰、不夠具體,這也是比較重要的問題。存在上述問題,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原因。歷史上,我國的語言學理論建設有較大局限,科學方法沒能很好發展起來。現實中,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比較薄弱。今後我們要在這些方面加倍努力。套用語言學是新興的交叉學科,因此隊伍建設要重視跨學科人才的培養,加強兩棲人才、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作為現代套用語言學研究者,應該懂語言學又懂現代科技及其他相關學科。學科建設,還要有學科帶頭人、學術領袖和高層次的學術群體。縱觀我國學科發展情況,學科帶頭人或學術領袖起了很大作用。學術群體不一定是地域性的,可以跨地域跨學科,既有共同點,又有個性,群體與群體之間是合作的、交融的。我們還要營造良好的學術空氣,要提倡學術民主,在這方面我們和國外差距較大。套用語言學搞得好不好,要看我們對問題的解決程度,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和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這是學科發展的立足點。 學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教材建設。在1998年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套用學術研討會上,許嘉璐先生對套用語言學科今後的發展談了三點意見:一是要加強理論建設,二是要使套用語言學進入大學課堂,三是研究人員要實行知識更新。會後,我們討論了套用語言學進入大學課堂問題,想組織人員編寫套用語言學系列教材。不久,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和商務印書館漢語編輯室共同策劃此事。1999年10月,在北京廣播學院召開了第四次套用語言學學術研討會,會議的主題之一就是套用語言學教材建設。陳章太在會上作了“關於編寫套用語言學系列教材的幾個問題”的報告。陳章太說:“套用語言學在國際、國內建立以後,其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主要方法,以及新的研究成果,應當編入有關的教材當中;而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套用語言學在解決社會、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科技等對它提出的問題時,取得了明顯的成績,這也要通過教材把它總結、肯定下來,以便傳授給眾多的專業受業者,並促進本學科的不斷發展。然而我國至今還沒有成體系的套用語言學教材,更談不上教材的多樣與選擇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不小的損失和遺憾!擺在我們套用語言學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就是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有利的條件,儘快編寫、出版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有較高水平的套用語言學教材。”(《語言文字套用》2000年第1期)這次研討會之前,已經策劃快一年了。會議結束的第二天,在商務印書館召開了總主編、分冊主編、策劃人員等參加的工作會議。陳章太就編寫套用語言學系列教材的緣起、特色、編寫人員、具體要求和第一批書目等問題做了具體說明。計畫第一批編寫10本,都叫概論。總主編是我們兩人。於根元主編《套用語言學概論》,俞士汶主編《計算語言學概論》,莊文中主編《中國小語言教學概論》,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陳章太主編《語言規劃概論》,戴慶廈主編《社會語言學概論》,張頌主編《傳播語言概論》,李如龍主編《文化語言學概論》,曹先擢主編《中國辭書學概論》,袁暉主編《漢語語體概論》。會議決定成立這套教材編委會,由總主編、分主編和有關人員組成。各分冊編者請有實力的本學科學術帶頭人擔任,組織編寫人員時應注意老中青結合、教學人員與科研人員結合。每一分冊的編寫組擬出大綱,其框架和內容經過編委會詳細討論,最後由總主編和分主編審訂。會議商定2002年陸續完成初稿,由分主編統稿,總主編審稿,最後由分主編定稿,2003年分期出版。期間又召開了幾次編委會,主要討論全書的內容、寫法、體例,及有關的編務,交流各書大綱和編寫過程中的問題。編寫、出版工作大體按計畫進行。這套教材的體例總的來說是統一的,第一章是“緒論”,最後一章是“回顧與展望”。一般每節後面配有思考和練習題,章後附有參考文獻,書末附有術語表。各書有自己的內容,但有的內容是共有的,共有的內容在觀點和寫法上會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吧,這是很自然的事兒,可能有利於學術的發展。由於我們的水平和經驗所限,這套教材的編寫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敬請讀者朋友不吝賜教。兩年後,我們將根據讀者意見和學科發展及教學實際的需要,再進行認真修訂。 最後我們要衷心感謝參加這套教材編寫的全體同仁,正是由於他們的辛勤勞動,編寫工作才得以順利完成。我們還應該真誠感謝商務印書館的領導和有關同志,正是由於他們的最大支持和認真督促,這套教材才能夠如期與讀者見面。